药物性耳聋,是指在使用某些药物或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耳聋。据统计,可导致耳聋的药物不下百种。由于用药安全的意识和知识的不足,人们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有时甚至达到了滥用的程度。目前,药物致聋己成为我国聋儿的主要发病原因,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药物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听觉系统的慢性中毒,以耳聋、耳鸣为主。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症状,且逐渐加重,半年后趋于稳定。耳聋多双侧对称,以高频听力损失开始,渐向低频扩展,一些人会恶化以至全聋。除此之外,这些药物还可造成肝、肾、造血、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损伤。
不同药物致聋也各有其特点: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表现为早先出现4kHz以上高频听力下降,因听觉频率尚未受累,患者常不易察觉,此时立即停药和采取治疗措施有可能制止耳聋发展。此外,该类药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用药量与中毒程度极不相称,少量用药即可导致不可逆的重度耳聋。
利尿剂、阿司匹林、心得安、肼笨达嗪等药物致聋多为可逆性的,早期停药后听力可恢复,但肾功能不全或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合用则可能造成永久性耳聋。
今天,医院药剂科就为大家说说几种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氨基糖苷类药物
几乎所有的氨基糖苷类药物都有耳毒性。其中,链霉素对内耳前庭比耳蜗部分更容易造成损伤。4%—15%的接受1g/d链霉素治疗超过1周的患者,可检测到的耳聋,如果治疗继续,可逐渐加重为永久性耳聋。
新霉素在所有抗生素中具有最大的耳蜗毒性。当大剂量口服和结肠灌注时,特别是存在肠道溃疡或其他黏膜病变时,易造成损伤听力。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的耳蜗毒性与新霉素近似。紫霉素对前庭和耳蜗均有毒性。万古霉素可引起耳聋,尤其是在有肾功能不良时。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对耳蜗及前庭也有毒性。
一般认为该类药物的耳毒性顺序为: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此外,与吩噻嗪类、抗组胺类药物等合用时可能掩盖耳鸣、头晕等潜在的耳毒性表现,应加以留意。
2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类抗生素可引起可逆的双侧听力损害,通常伴有耳鸣。其耳毒性和血药浓度有关,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听力损害。
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口服或静脉给药均有耳毒性的报道,经耳给药后偶有中耳疼痛及瘙痒感,停药后症状多缓解或消失。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已有资料表明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具有耳鸣或听力减退的不良反应,尤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较高剂量用药时,症状通常停药后可缓解。
5利尿剂
髓袢利尿药主要包括呋噻米(速尿)、布美他尼、依他尼酸。耳毒性作用是此类药物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以依他尼酸为最大,呋噻米次之,布美他尼最小。因为依他尼酸有较强的耳源性毒性,目前临床上已较少用。
6解热抗炎镇痛药
水杨酸盐: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水杨酸钠、赖氨匹林等。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以水杨酸钠耳毒反应最明显,损害部位为耳蜗底,故初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丧失,并可引起耳鸣、眩晕、平衡失调。水杨酸所致耳毒性与血药浓度有关,通常不严重,及时停药多数在24~72h可完全恢复,仅少数病人恢复迟缓或不完全。
6心血管系统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阿普洛尔、美托洛尔等,除治疗心律失常外,对其他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但据临床报道,各种β-受体阻滞剂均可引发耳鸣、耳聋,应引起重视。
硝酸甘油静滴引起的可逆性耳聋作用机制可能与硝酸甘油致鼓膜及中耳音导结构的小血管急性扩张、充血而影响其听觉功能有关,应调整剂量并减慢滴速。
7化疗药物
很多化疗药物可以导致听力损伤,比如顺铂、5-氟尿嘧啶、博莱霉素、氮芥,其中顺铂的毒性最大。
有研究表明,顺铂的耳毒性呈剂量相关,累积剂量mg/m2预示着可能有严重的听力丧失。
3其他药物
卡维地洛、雷米普利、索他洛尔等降压药物,丙戊酸、舍曲林等精神系统药物也可以引起耳聋。这些药物引起的耳毒性易被忽视,相关的研究也明显不足。
药物性耳聋的预防药物性耳聋重在预防,应严格掌握、遵循各种耳毒性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
对有家族中毒史和肾炎患者,应忌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对婴儿、老人、孕妇、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忌用耳毒性药物。
避免利尿剂、化疗药与氨基糖甙类药物联合使用。
在应用耳毒性抗生素治病时,定期复查听力,一旦病情许可,应立即停药。
国家卫计委早在年,就出台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该规范中提到了十个危险因素,应被大家重视:
高日剂量和数量;
长期治疗超过2周;
血药浓度升高;
发热、脱水和败血症时,血药浓度增高;
肾功能不全,使药物蓄积,加重其耳毒性副作用的发生;
老年人;
与其他耳毒性药物联用;
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
曾有听力异常者;
患耳感染及有家族史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