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耳聋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人工听觉技术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11-23
刘军连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130328/4147810.html

目前,比较成熟的人工听觉技术包括人工耳蜗、骨锚式助听器、振动声桥等。近年来,人工脑干技术也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人工耳蜗技术和骨锚式助听器。

(一)人工耳蜗技术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重建听力并获得听觉。1

结构组成

主要由体外的麦克风、声音处理器、传输线圈(图9-2-8)和植入体内的接收器-刺激器、电极(图9-2-9)等部分组成。图9-2-8人工耳蜗的体外部分图9-2-9人工耳蜗的体内部分2

工作原理

外界声音由麦克风接收后送到言语处理器,后者将声信号变成具有一定特征和规律的电信号,再由发送装置变为无线电波通过发送线圈传到体内。植入体内的刺激接收器收到信号后,再通过电极刺激听觉神经,并将声信息传达到听觉中枢,使之产生听觉。3

人工耳蜗植入的重要注意事项

(1)人工耳蜗植入主要用于治疗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语前聋患者的植入年龄通常为12个月至6岁,年龄越小效果越佳;(3)植入前要有佩戴助听器和语言训练的经验;(4)植入后一定要进行听觉言语训练;(5)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6)语后聋患者在助听器不能提供有效帮助时可选择人工耳蜗植入。4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流程

遵循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年发布的中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的要求。(二)骨锚式助听器

骨锚式助听器(BAHA)是一种锚钉在颅骨上的新型植入式骨导助听器,通过骨传导方式将声音传入内耳,借以改善患者的听力。

BAHA由外置声音处理器、连接基座和钛植入体三部分组成。其中钛植入体固定于耳后颅骨,连接基座穿皮连接钛钉和声音处理器。其工作原理是声音处理器通过内置麦克风接收声音后,由连接基座将放大的声振动传入至植入体,再经颅骨传至到耳蜗(图9-2-10)。BAHA具有声音传送效率高,音质较好,减少啸叫等优点,缺点是不适合听力损失较重的患者。

图9-2-10BAHA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三)振动声桥振动声桥(VSB)是一种振动式的中耳植入装置,通过将振动直接传递并驱动中耳或内耳,来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VSB由两部分组成:①佩带于体外的言语处理器,包括:麦克风、音效处理器、外部磁体、发射线圈;②植入体内的振动听骨链重建假体,包括:接收线圈、内部磁体、解调器和漂浮质量传感器(图9-2-11)。

图9-2-11VSB组成及植入模式图

VSB的工作原理:言语处理器拾取并处理声信号,将声能转化为电能并放大,再传递到漂浮质量传感器,后者产生振动并带动听骨链,最终刺激听觉末稍产生听觉。这种设计更接近生理情况下的听觉产生途径,提高了声音保真度。VSB适用于气导阈值40~70dB范围内,传统助听器效果不满意的感音神经性患者及骨导阈值在0~50dB范围内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的患者。

(四)听觉脑干植入听觉脑干植入(ABI)是将声音转化成电刺激直接作用于脑干起始部位耳蜗核复合体的电子植入装置。可使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听神经缺失或中断、听觉传导通路不完整的患者获得一定的听觉能力。目前主要用于年龄大于12岁,被诊断为2型神经纤维瘤(NF2)及双侧听神经瘤引起的全聋患者。

来源:辅具中心

扶残助残,你我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8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