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即年3月2日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数据显示
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
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1现在的人耳朵越来越聋?耳机一带,谁都不爱
如果一个人出门,怎么才显得年轻呢?年轻人之间有这样一个梗:“出门不带耳机和没穿小内内的等级差不多。”可见现在的年轻人对耳机的依赖程度。
甚至环境越嘈杂,大家约会把音量调制最高。而如此长期佩戴耳机,不仅隔绝了外面的噪音,更对耳朵造成了摧残!久而久之,内耳毛细胞就被震死了……
据不完全统计,地铁及公交车的背景噪声达70分贝。在嘈杂环境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在公交车、地铁及其他嘈杂环境中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
声音越大,我心越嗨
小编也曾体验过嗨吧的氛围,狂欢乱舞、酒醉神迷、脑仁嗡鸣、震耳欲聋,出来后的一个想法就是:岁月果然还是“静”好!
经常去KTV、夜店、KTV、酒吧等背景噪音可达分贝地方,完全可以一瞬间“偷走”人们的听力。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工地的工人、夜场、KTV的工作人员等长期暴露在噪音下的打工人,成为了耳聋患者的首当其冲,由此引起的耳聋也称之为噪声性耳聋。
深一点,再深一点…
深夜,下班回家的小琳,打开音乐
准备好工具,找了舒服的姿势坐下
闭上眼睛
深一点,再深一点
享受心流酥麻的感觉……
原来她在掏耳朵!
很多人(包括小编)都喜欢掏耳朵,当挖耳勺伸进耳道的时候,带着点欲拒还迎的刺激,转动手中的工具,将耳屎轻轻从耳壁上刮下的瞬间,感觉是前所未有的爽!
只是,有多少人还不知道,掏耳朵这个动作背后,可能“暗藏杀机”!因为挖耳的习惯,不仅容易导致外耳炎症,还可能造成鼓膜穿孔的意外,严重损伤听力。用未消过毒的挖耳勺掏耳朵则可能造成外耳道发炎。所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
你的耳朵也要“睡觉”
我们的耳朵跟眼睛一样,感受器均为神经,而神经系统感受器疲劳时也是需要休息的。就好比领导让你熬夜加班你会抗议一样,耳朵也是会“过劳死”。
临床发现,一般年轻的耳鸣耳聋患者患病前多有一段过度疲劳期。比如不少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睡眠少,感觉十分劳累;学生患者则多表示在考试前有持续熬夜经历。所以,长期熬夜伤肝伤肾也伤耳哦!
感冒、病毒?耳朵也怕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脑膜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耳带状疱疹、伤寒等均可损伤内耳而引起轻重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
另外,在感冒时很多人擤鼻涕,又喜欢同时捏住两侧鼻子用力擤。殊不知这样会使鼻涕冲浪般“冲进”中耳,使中耳内的器官“溺水”,导致听力损害。
你要生气?耳朵要聋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例越来越多,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大不无关系。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
所以,管住自己的坏脾气,可是利心、利身、利耳的“爱耳政策”哦!
2你的耳朵,要怎么保护?①注意耳部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因为挖耳不仅容易导致外耳炎症,还可能造成鼓膜穿孔的意外。当然,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也不想挖,但我痒呀。”还是那句话,有问题,看医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减少噪音吸收。避免在噪音环境中暴露过长时间,因为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③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长时间的使用耳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性耳聋。特别是小朋友们,除了喜欢长时间看手机,还喜欢戴耳机。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对听力的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可以使用耳机,但一定要适度。
④吃药需谨慎。尽量避免选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⑤感冒时期需注意。当出现鼻塞、流鼻涕、耳鸣或耳闷的情况时,应当避免游泳、嬉水、跳水等活动,因为我们的耳、鼻有“管道”相通,如果鼻子发炎,很容易沿着管道传播至耳朵,引起中耳炎。
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感觉耳朵不舒服,无论是疼痛、耳鸣、耳闷、耳痒或者听力下降,请不要想当然地自行处理、服药或者盲从“偏方”。一定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及时检查和治疗对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
3拒绝变成“小聋人”!?
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
希望我们重视起这个让我们耳听八方的耳朵
远离噪音
不得已接触噪音时,要戴好防噪耳塞
少戴耳机
牢记60-60-60原则
(不超过60分钟、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
不高于60分贝)
拒绝熬夜
最好晚上11点前睡觉,保证7小时睡眠
不要年纪轻轻就变成了
小聋人
本文专业内容指导
刘德芳
副主任医师
医院
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症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毕业于北京大学,于年开始从事精神科临床及心理咨询工作,发表论文及出版著作十余篇。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医院副院长。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心理健康与干预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康复医学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精神卫生健康分会常委。京津冀抑郁症防治联盟理事。沧州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沧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沧州老年健康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
end
医院
审核║刘德芳
编辑║宣传科
排版║宣传科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
推荐阅读:
??飞跃困境:愿我们对生命一往情深(二)
??原生家庭的伤,不该成为束缚自由飞翔的枷锁
??音乐心理疗法:乐尽千帆,总有归处
??春季‖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该做些什么?
??科普篇:如何判断自己是酒精依赖呢?
-地址-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永济东路62号(石油二部)
-咨询电话-
;-
-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