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其项背:是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错误:经常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望尘莫及:指只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后,常用作谦词。注意:经常用“鞭长莫及”替换。“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两个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错误:经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
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主语不能是提意见的群众。
人满为患:意思是因人多而造成的问题或麻烦。错误:经常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危言危行:意思是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错误: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尚能令人勉强满意,词性偏褒义,包含满意的意思。错误:经常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错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错误:常被人代替“首先”。
首鼠两端:意思是犹豫不决,动摇不定。错误:经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用于战争等。错误:经常误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
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亦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无所不为:意思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含贬义。
侧目而视:意思为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或又怕又愤恨。含贬义。错误:经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无可厚非:意思为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也可说未可厚非。注意: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两个词容易混淆。
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错误:经常被用来形容景物。
抛砖引玉: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作品,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注意: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注意: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注意: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注意: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一发不可收拾:指一件事情发展势头很猛,无法收手,不可阻挡。也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含贬义。注意:易与有“一发而不可收”混淆,一发而不可收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含褒义。
良莠不齐:意思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现在可以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注意:不能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注意:不能用于时间。
弹冠相庆:意思是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含贬义。注意: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置之度外:意思是不去考虑,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含褒义。注意: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溢美之词: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错误:经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注意:只能说“我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休戚与共: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注意:与“患难与共”不同。
耿耿于怀:意思是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注意:不能用于记住别人的好处。
始作俑者:意思是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注意:经常误用于某些事件的倡导人。
鼎力相助:意思是大力支持帮助,用于请别人帮助自己。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含贬义,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罪不容诛:意思是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注意:经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信笔涂鸦:意思是比喻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很潦草或胡乱地写文章,随意涂鸦。含贬义,常用自谦之词。注意:不能用来表示画得又好又快。
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的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注意:只能用于形容书籍或著作,不能用来形容人多或作品内容庞杂。
处心积虑:意思是形容蓄谋已久,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注意:不用用于褒义场合。
面目全非:指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注意:多为贬义,不能表示“变化大的不认识”。
不忍卒读:意思是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注意:不能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相敬如宾:意思是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注意:不能用于无夫妻关系的人。
安之若素:意思是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注意: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改头换面:意思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注意:含贬义,不能用来夸人面貌一新,日常生活中经常把这词当作褒义词使用。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注意:含褒义,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上行下效:本意是指上面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后比喻上级的言行很大地影响着下属。注意:含贬义,不能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注意:指人无学术、没本事,含贬义。不能用来说别人不学习,游手好闲。
七月流火: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错误:人们常常误认为天气炎热。
穷形尽相:意思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指丑态毕露。注意:“穷形尽相”指一个人尽力想掩盖自己的丑相,却无法掩盖,导致丑态毕露。而“原形毕露”指在揭开之前还是好的形象,揭开后本来面目完全暴露。两者的区别是一个想掩盖但无法掩盖,一个是曾经成功,后来被揭露。容易混用。
目无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注意:含褒义。经常被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改弦易辙:意思是换上新琴弦、改变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针、办法或方向。注意:不能用“改邪归正”代替。
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注意:不能说这个事情耸人听闻。
不刊之论: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注意:经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注意:不能用来形容声音大。
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至高境界。
万人空巷:意思使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注意:不能用作街巷空空无人。
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注意:使用时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赏心悦目:指因看到好的事物而心情欢畅。注意:只能用于美好的景色。
登堂入室: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注意:经常被错误理解为进入屋子。
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注意:不能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不以为然:不认为使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注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两词经常被混用。
一蹴而就:意思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贬义和否定句中,形容求之过急。注意:“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含褒义。两词经常混用。
咬文嚼字: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注意:不能用于表扬。
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注意:只能用于赞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xel/1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