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两则医案小故事都是六味地黄丸的加减,适应广泛,疗效确切,不负千古流芳之名,学者用者专心深究,定可托付重病、大病、疑难病。(编辑/青立)
多年耳聋
作者/吕郁哉
一九五六年到兰州以教书为主,来兰后去看多年相别的旧友李孔炤。以事前无讯,乍然相逢,喜出望外。
因伊耳聋多年,中西医治疗,收效不大,因此一见请诊治。余以其哼嗯声多,所答非所问,知其苦闷久矣。
乃诊其脉,两尺虚大,问有腰疼否?
答以不厉害,断为肾水不足,虚阳上亢。
疏以六味丸滋阴为主,加龙骨、牡蛎镇之,引用肉桂少许,缓缓多服几剂。
不想其聋竟用此方治愈。
伊云:初服毫无感觉,大约不到十剂,听话清楚多矣。
并云:或系剂量大小之故欤?余以多年旧疾治愈,但亦未想到小量的一方乃愈多年的耳聋。
色素沉着论治有感
作者/巢伯舫
余听鸿著《诊余集》记载:某巨富,以千金聘丹徒王九峰至家治病,病愈。临行时,有一巢姓妇人,满而起黑斑,面色黧黑,求诊焉。
九峰看前方用七味地黄汤,即将前方加肉桂一钱,服百剂,黑色可退。此肾水上泛之证也。
问巢姓曰:此方为谁所书?曰:马省三先生也。
九峰曰:省三颇有心得,医道不在吾下。
果服百剂愈。
省三至老年果医道大行。
笔者于年春季,治一邓姓妇女,47岁,工人。
因面部皮肤由黄变黑,由局部发展至整个而部,黑色逐渐加深,犹如涂漆,无其他症状。
西医诊断为“色素沉着”。经多种治疗无效。
余处方以淮山药10克,云茯苓10克,大熟地12克,粉丹皮5克,山萸肉10克,福泽泻5克,肉桂3克,连服十五剂,面部黑色渐淡,又服十五剂,黑色基本已退。
原方制成丸剂以巩固疗效。随访13年,面部皮肤色泽仍然正常。
后又用此方治愈数人,现尚有两人在治疗中,已有显效。
《诊余集》是一部医话医案著作,内容所述,皆为实事,无剽窃他人成果及浮夸之嫌。
马省三处方甚本符合病情,王九峰加用肉桂,犹如画龙点睛,并能预料奏效日期。
可贵的是,重复应用此方而能获得良效。余、马、王三位前辈,不愧名医,非欺世盗名者,可同日而语。
推荐阅读
六味地黄丸,你真的用对了吗?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医案医话荟要》、《长江医话》,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吕郁哉、巢伯舫。编辑/青立。校对/白吉林、徐艺萌。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