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耳聋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华大夫讲堂爱耳日讲讲听力障碍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12-8
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01/6140856.html

首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年3月3日即将迎来第21届全国爱耳日也是第8届国际爱耳日这次世界爱耳日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身受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估算,全球5.3%的人口(约3.6亿人)伴有聋度为残疾的听力损失,其中3.28亿为成人(91%),逾万为儿童(9%),主要分布在中低收入国家。约有60%儿童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全球约11亿人口的年轻人(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可能面临有听力损失的危险;65岁以上老年人中大约三分之一受听力损失影响。

因此,定期做好听力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天华大夫讲堂跟大家讲讲关于耳聋的那些事儿!

我们的耳朵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外耳、中耳和内耳。我们看到的耳廓是外耳的一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声音经过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听骨链带动卵圆窗引起耳蜗淋巴液振动,耳蜗螺旋器(Corti器)将机械性声音振动信号转化成生物电信号,耳蜗螺旋器中的毛细胞将生物电信号传递给听神经,从而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1.老年性听力下降:老人听力下降一般会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俗称感音神经性聋是器官神经性老化。

2.药物性听力下降:有些药物具有耳毒性,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的一类药物。

3.噪音性听力下降:长期暴露在强噪音下所导致的一种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多与职业有关。

4.先天性听力下降:由一些先天疾病或发育不全引起的引力障碍或者耳聋。

2、“爱耳日”的宗旨?

科普耳聋危害、了解致聋原因,加强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降低耳聋的发生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

3、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药物性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答:临床上药物致聋在耳聋发生中占有一定比列。

这些具有耳毒性的药物最常见的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等,据有关资料介绍,短期应用者有1%~10%发生耳聋,长期使用则有30%~70%的患者出现耳聋。

另外不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是造成婴幼儿药物性聋的主要原因。

4、爱耳护耳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我们的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还非常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一旦发炎就会出现耳朵长期流脓的症状,最重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治疗起来也非常繁琐、费事、费力。

2、避免噪声,预防噪声性聋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噪声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出现还会有持续下降的过程,有人喜欢带着耳机大声听音乐,这是现代社会引起噪声性聋最常见的原因。噪声性聋主要是预防。如不要长时间大声听耳机传出音乐,尤其是在公交车上、地铁里、嘈杂的马路上;年轻人同样要减少在酒吧、游戏厅、KTV等噪声比较大的娱乐场所休闲的时间,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通过更健康的方式排解压力。过节放鞭炮要离鞭炮远一点,尽可能捂上耳朵;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

3、谨慎用药,避免药物性聋

我们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内的毛细胞非常娇弱,用药时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就有十多种: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阿司匹林、奎宁、速尿、利尿酸。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上述药物在用药前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4、不乱掏耳朵

日常避免不正确的挖耳方式,有人经常用耳勺等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皮肤,引起感染、发炎,甚至损伤鼓膜影响听力。在耳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轻擦耳道,不要形成频繁挖耳的习惯。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中医特色预防:

1、“鸣天鼓”、“营治城廓”(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8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