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关于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湘潭县彭老倌养蜂酿出甜蜜产业华声在线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3-4-5

贫困户曾昭权养殖的巢蜜喜获丰收。

养蜂合作社负责人彭艳在青山桥村互助养蜂基地实训。

养蜂合作社出产的巢蜜。

华声在线1月9日讯(扶贫观察员丁洁)“养蜂让我有了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也希望在我的影响下、带动下,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甜蜜的养蜂事业中来,让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致富……”每每说起自己养蜂事业,彭老倌养蜂合作社负责人彭艳总是这样说道。

倾注真情和贫困户结对子

上午10点多,湘潭县排头乡团结村的卢又招正在打理家里的9群蜜蜂,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任由几只蜜蜂在指间环绕。

卢又招是湘潭县排头乡省定贫困村团结村贫困户,一家4口人,因先天性耳聋成残疾人,年被诊断出患子宫癌,为治疗此病,家里早已是负债累累,家中还有两个小孩正在上学,家里的压力一股脑儿全压在了顶梁柱谢路遥的身上,只得靠外出务工撑起这个家。

年,彭老倌养蜂合作社走进排头乡团结村,开办了一场养蜂培训班,当时村上很多的贫困户都参加了这个培训,听合作社的老师说养蜂投资少、利润大、劳动力需求小,卢又招听了彭老师的培训,心里想着正好适合自己,有点心动又有一些顾虑,自己从来没有养过蜜蜂,没有技术怎么能行。

当天下午,彭老倌养蜂合作社的负责人彭艳找到卢又招,给她仔细讲解了养蜂的好处,为了打消顾虑,还承诺了定期到她家里开展技术培训,当日就免费送了卢又招两箱蜂,在彭艳的细心指导下,几个月之内,卢又招的两箱蜂就变成了5箱蜂,年在卢又招的精心打理下,这5箱蜂又开始壮大,变成了9箱蜂。

“今年的9箱蜂,每箱蜂一年能产大概50斤蜜,现在市场上每斤蜜能卖到60元,总共能卖到2万多元哩,今年两个小孩上学的学费不要去借了”卢又招笑着说道。

像卢又招这样,接受彭老倌养蜂合作社帮扶的,还有很多,近年来,彭老倌养蜂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帮扶模式,实行“统一配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管理方法,与湘潭县的户余人的贫困户“结对子”,每群蜂平均收益元左右,还不断涌现出一批年收益超5万元的致富能手。

创新技术为贫困户想法子

“现在的巢蜜供不应求,巢蜜品质很高,一盒大概在1斤左右,一盒的价格能卖到元,一般巢蜜出来就被预定了”贫困户曾昭权笑着说道。

巢蜜由蜂巢和蜂蜜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成熟蜜,它的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比普通蜂蜜要高,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蜂蜜的品质又有了更高的追求,近年来,彭老倌养蜂合作社通过不断的摸索,研究出了批量生产巢蜜的高窄式蜂箱,不仅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少了摇蜜这一步骤,省时省力,关键还降低蜂群损耗。随着巢蜜生产技术成熟与推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也开始加入到生产巢蜜的队伍中来。

“在彭老倌养蜂合作社总共带动了余贫困户蜜蜂养殖中,有30余户已经开始生产巢蜜了,巢蜜价格卖的高,平均每户可增收0元左右”彭老倌养蜂合作社负责人彭艳说道。

在湘潭县石鼓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排水泥蜂箱格外引人注目,和往常木质蜂箱不一样,这里的蜂箱是由水泥做成的,是不可移动的,因集中安置点是一个比较开放式的安置点,蜂箱防盗便成了重点,经与镇、村及贫困户多次讨论研究,最后开创了水泥蜂箱的养殖方法,目前此养殖方法正在申报专利。

利益联结为贫困户找路子

“彭老倌养蜂合作社虽然只成立了9年,但是养蜂的经验已经有50多年了,这些年贫困户里也培养出一大批养蜂能手,目前这些养蜂能手正在青山桥镇、石鼓镇、易俗河镇开设养蜂互助试点,每天由贫困户分组轮流检查蜜蜂情况,互相探讨学习,及时分析蜂群状态,这样贫困户既可以兼顾农活,又能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这一试点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彭老倌养蜂合作社的负责人彭艳说道。

不仅有贫困户互助试点,贫困户摇出的蜂蜜,合作社还能保价回收,彭老倌养蜂合作社和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年,彭老倌养蜂合作社营业总收入达到多万元,其中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产品达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