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本就是一个高危行业,高空作业、深井作业、坍塌事故等等,每年都会有工友因为这样那样的意外事故受伤甚至危及生命。但实际上建筑工地上还有这样一号“隐藏杀手”,它不显眼、不露形,悄无声息就地缠上工人们......它,就是“职业病”。
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多种多样,症状与危害也各不相同。小编这里整理了危害较大的一些病症,其他的工友们可以下方评论区补充哦:
01
尘肺病
家住龙岩市的老李是一名风钻爆破工,已经做了近七年,钱赚了不少,家里的房子也翻新了,还给儿子娶了媳妇,本该退休颐养天年,但他最近却隐隐感觉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总是觉得胸闷气短,总是咳嗽不止,并且胸口还伴随着疼痛,在医院做了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自己已经患上了“尘肺病”,而病症来源就是自己所做的工作。
谈起工地上危害较大的职业病症,尘肺病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像开采工、纺织工、木工等患尘肺病的可能性较大。
02
血液病
四川达州的一个山村,有位78岁的老人刚送走了自己45岁的三儿子:“一直对他放心不下,果然还是得病了。”老人的三儿子是一名工地油漆工,长年累月的接触再加上防护不当,便患上了白血病。老人的眼泪早就已经流干,同样从事油漆行业的大儿子三年前离开了,走的时候“浑身又冷又痛,瘦的硌人。”
血液病在建筑行业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尤其是油漆工这个工种,在工作中长期接触并且防护措施不当,有机溶剂、铅、汞、镉、铬、甲醛、甲苯等会造成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甲醛中毒,而这些毒素会渗进血液,对血细胞造成破坏引发血液病症。
03
接触性皮炎
几乎所有建筑工人都会患上不同程度的接触性皮炎,症状来源主要来自工地上的扬尘、水泥、油漆、各种金属等,如果再加上防护不当,就很容易患上皮肤病。
04
手臂振动病
工友们都知道,工地上的各种作业活动免不了器械造成的振动,严重的全身振动会导致人体内脏器官的损伤及位移、会造成周围神经系统和血管功能的改变,长此以往对工人的腰椎也会造成损伤。
这几类算是建筑工地上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的职业病症了。前两天还有工友给在吉工家后台给小编留言说自己身体确实感到有些不适,同车间的工友在退休后也查出患上癌症,可见职业病真的不能不防。
那么,如果免不了要做这一行,我们在日常作业中应该怎么防范这些病症,减小危害呢?
建筑企业职业病预防措施: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四、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五、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六、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
七、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2、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
小编文中所举的例子背后是数千万的建筑工人,同时他们也是全中国2.9亿务工人员命运的缩影。他们是城市繁荣的基础,国家也因他们前进、腾飞,但他们自身的身体机能正在衰竭,“尘肺病”可以看做是个隐喻,也是这个时代难以愈合的创伤。
年就要结束了,城市更高更宏伟的规划与建设也即将在新的一年里揭开序幕,而这,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建筑工人。因此,我们希望在工人们注重自我防护的同时,政府与施工单位也能加强监督,改善工友们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不要让他们再步后尘!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