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12届亚太人工耳蜗及相关科学大会(APSCI)上,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探讨。
非对称性耳聋的双侧干预、双植入与双模式,成为专家们广泛而深入探讨的焦点,而美国耳蜗在应对双耳听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则被与会专家评价为最佳解决方案。
什么是非对称性耳聋(AHL)呢?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或成人,一侧耳听力损失达到了重度、极重度,另一侧听损比较轻,双耳听力损失差距比较大,这就是非对称性耳聋,临床医生也将之称为“阴阳耳”。
其实,生活中存在这样听力损失的人很常见,而且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家长或患者本人,通常会选择植入听损严重的差耳,但对于对侧的干预却五花八门。有的会佩戴助听器,但往往效果欠佳,甚至会干扰耳蜗侧,所以大部分人时戴时不戴;有的就维持现状,能听多少听多少;有的干脆只用耳蜗侧听,到吵的地方甚至会把对侧耳用手堵住。
近年来,关于如何帮助他们建立或恢复双耳听觉,也是人工耳蜗学术界重点讨论的话题。就此,在本次亚太人工耳蜗大会上,人工耳蜗前沿技术专家Büchner教授发布了德国汉诺威大学医学院的一组数据:双模式佩戴率从年的20%快速增长到年的75%。
接近3倍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人工耳蜗与助听器行业的融合,特别是“美人鱼”双模式一体化方案和新验配公式的应用,让使用者能更快速地接受两侧设备提供的声音,在复杂环境中也能更轻松。
会上,一位“美人鱼”双模式用户还进行了现场讲述,他表示,美人鱼声音处理器和美人鱼Link助听器相互匹配,让他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自由、顺畅地同周边的人和世界互动,获得完美、快乐的聆听体验。
美国耳蜗和峰力公司技术的绝佳融合,为非对称性听力损失的患者提供的美人鱼声音处理器和美人鱼Link助听器,采用了相同的处理芯片,相同的麦克风前端处理方法,并在双模式调试中自动应用匹配的电刺激和声放大参数,使不对称的两侧听力在术后最短时间内达到平衡状态,让使用者更快、更容易地适应两种模式共同作用,使用双模式的小龄宝宝,还会通过听觉脑干和皮层得以对称的方式获得平衡发展,从而最终建立真正的双耳听觉,发挥空间听力的优势。
从技术的层面来说,想要实现耳蜗和助听器双侧设备协同工作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相匹配的编码策略和验配公式,相同的麦克风前段处理技术。
人工耳蜗的技术核心在于编码策略,助听器的核心是验配公式,这些公式相当繁杂,它决定着佩戴者的聆听效果。然而二者分别做得很强大,相互之间不匹配,没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传统双模式的使用者不爱戴助听器或时戴时不戴的主要原因,双侧设备会“打架”,两边同时戴还没有一侧听得好。所以,美人鱼处理器和Link助听器之间相互匹配的编码策略和验配公式可以实现完美匹配,才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二者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工作,互通有无,我把信号传给你,你把信号传给我,真正达到协同作战。
同样的,如果双侧设备不能共享麦克风前端处理技术,实现不了双耳信息互传,无法产生双向的、稳定的、不受干扰的近距离信号传递,那么一样无法实现真正的双耳聆听、双耳听音平衡。而这种处理技术对于发展至今只有40多年历史的人工耳蜗而言,尚不成熟,但研发早于人工耳蜗半个世纪还多的助听器则更有发言权,尤其是世界领先的助听器集团峰力,它们在麦克风的前端处理及听力设备近身互传技术上更领先。因而,将峰力助听器的技术共享到美人鱼处理器上,两侧麦克风就可以实现同步、同方向工作,同时收集、处理声音,才能避免各干各的窘境。
听起来似乎很容易,耳蜗公司找个助听器公司合作貌似就能实现真正的模式。其实不然。先不说这么智能的技术,压根儿不是随便一个助听器品牌能实现的,目前只有峰力具备,即便真有哪家助听器公司能研发出来,人家凭什么要给耳蜗用?而且能多少,给到什么层面,都很难讲。所以,这种技术层面的匹配,真不是耳蜗公司和助听器公司俩家签个协议、揭个牌、谈个合作就能达到的。
而美国耳蜗和峰力同属世界最大的听力集团SONOVA,二者是兄弟公司,因而得以共享技术平台,共用新科技,这是一种如虎添翼的相互促进,比强强联合高级得多,因为它不是合作,而是共享。
在真正的“双模式”作用下,美人鱼处理器和Link除了能实现双耳协同处理、同步聆听、均衡听音,更能实现更多双耳功能,让用户在困难环境中获得更好的言语识别能力。
来自美国迈阿密的MeredithHol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