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警惕年底突发性耳聋高发,原因竟是因为它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3-5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惊心动魄的年已经所剩无几,年初时因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种种冲击,仿佛已然远去,但战“疫”还未结束,我们仍需提高警惕。

尤其年底,适逢各个公司业绩冲刺,目标决战,各种大小饭局扎堆,熬夜拼命成了年终生活的全部主题,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暗藏波澜与危险。

据住院部反馈情况来看,这段时间,我们就收治了多名突发性耳聋的患者,且导致突聋的原因各不相同。

突发性耳聋,作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错失良机。

过一个月不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若不及时就诊,可使人终生失聪,一定要引起重视。

今天,我们就筛选出了近期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病例,为大家科普一下。

01

熬夜48小时

34岁的他左耳突然听不见了!

时近年底,为了使公司项目如期上线,34岁的苟先生带领部门同事准备大干一场,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后,苟先生忽然发现,自己左耳听不见了。

苟先生右耳失聪多年,左耳的听力下降直接导致无法正常交流,不仅如此,他还出现”嗡嗡“的耳鸣声,且一直持续不断,同时还伴随头晕,平躺时这种症状更加明显。

苟先生的纯音听阈报告

纯音听阈测定该患者:双耳听阈均下降;

中耳分析:双耳A型;

耳内镜检查:双耳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

诊断为“突发性眩晕(左)”。

苟先生的突发性耳聋,属于比较典型的一种,熬夜。经常性的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血管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导致耳朵处于供血不足状态,就会引发耳鸣或者突发性耳聋。

我院耳鼻喉专家表示,年轻人出现突发性耳聋的现象越来越多,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戴耳机、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熬夜等都是损伤听力的重要原因。

经过治疗,苟先生听力状况平稳恢复中。

02

聚会多喝了几杯

竟然两只耳朵都听不见了!

58岁的张先生平时非常注重保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种老年”三高“他完全没有困扰,唯一就是喜欢喝两杯。

几天前,张先生与三五好友聚会小酌,一高兴便多喝了几杯,没想到醒来发现两个耳朵听力不同程度地下降,不仅耳部有闷胀感,右耳还出现耳鸣。

张先生说,那种感觉就像是大风在耳边不停地吹,难受的很。

就诊外院时,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双)”,并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有缓解,但未能完全消除,后来,张先生通过朋友推荐,慕名来到我院。

耳内镜显示:张先生双侧外耳道通畅,双侧鼓膜完整,标志清;

纯音听阈显示:张先生双耳2-8KHZ听阈下降;

耳声发射显示示:张先生双卫4-8khz未记录到耳声发射;

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双)”。

张先生的突发性耳聋,属于另一种典型情况,酒精刺激。酒精会对人体咽喉部黏膜表面产生刺激,因此喝酒的人大多容易患上咽炎,从而引起咽鼓管阻塞,可能产生耳鸣,导致听力下降。

如果不经常喝酒的人突然喝很多酒,也会造成内耳血管的痉挛,严重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引发听力突然下降。

张先生由于及时得到治疗,现恢复状况良好。

03

持续性耳鸣

检查后竟然是突发性耳聋!

55岁的高女士6天前没有任何原因突然出现左耳听力下降,伴随着“咕咕”样耳鸣,一直持续不断,医院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左)”并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然而听力及耳鸣并未得到明显缓解,后慕名来到我院。

高女士的纯音听阈报告

纯音听阈示:该患者双耳平均听阈右耳AC18dBHL;左耳AC25dBHL,BC23dBHL;

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左)”。

高女士的病情,就是我们要说的第四个典型特征,她既没有出现眩晕,也没有恶心耳痛,只是单纯持续性耳鸣,一两天都不消退。

这种突发性耳聋,起病急,病程短,只要及时就医,大多数还是能很好恢复。

04

恶心呕吐出冷汗

竟然是突发性耳聋

27岁的吴先生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随眩晕及恶心、呕吐,且有低频持续性耳鸣,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右)“并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眩晕较前缓解,但听力及耳鸣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

吴先生的纯音听阈报告

纯音听阈显示:吴先生双耳平均听阈右耳AC97DBHL,BC58dBHL;

左耳AC6dBHL;

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右)”。

吴先生的病情,则属于症状表现明显的一类,特别是他同时出现了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甚至有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耳内堵塞感、压迫感、耳周麻木或沉重感。

突发性耳聋属于急症,务必要引起重视,第一时间就医是上上之选。

1.突发性聋

年发布的突聋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这一疾病的定义为: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这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率2%),可能伴有耳鸣(约90%)、耳闷胀感(约50%),眩晕或头晕(约30%)等症状,我们称之为突发性聋或特发性突聋(简称突聋)。

突聋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情绪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2.病因

近年来的年发病率约为5-30/1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40-60岁中老年人居多。随着现代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睡眠不足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突聋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

目前90%的突发性聋病因不明,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考虑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内耳血管病变(血栓形成、一过性血管痉挛等)及病毒感染息息相关。

一般认为,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生活不规律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

其中若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其罹患突聋的几率会相对增加很多。

3.分型

根据听力学检查结果,可将突聋分为:

1.低频下降型;

2.高频下降型;

3平坦下降型;

4.全聋型。

听力曲线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推测其原因可能为不同的发病机制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在治疗和预后方面亦存在一定差异;

低频型:受损部位多集中于耳蜗顶,原因为迷路积水;

高频型:主要为蜗底病变,出现这种情况多为患者离子通道不正常或毛细胞受损所致;

全聋型和平坦型突聋:组织缺氧、耳蜗供血障碍或内耳血管功能发生紊乱。

4.临床表现

突聋患者往往以主诉听力下降伴或不伴耳鸣入院就诊,门诊需要完善的检查主要有:

●耳科检查、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言语测听及耳声发射等;

●影像学检查主要为内听道及颅脑MRI;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项(血糖、血脂等)、凝血功能等;若考虑病毒感染可能,可以完善相关病原学检查;若有眩晕等不适,择应行前庭及平衡功能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5.治疗

1.糖皮质激素:首选全身用药(口服或静脉滴注),局部用药(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可作为补救措施;

2.血液流变学治疗: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东菱迪芙(巴曲酶)等;

3.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等;

4.高压氧治疗及三氧治疗;

5.治疗中如果听力完全恢复可以考虑停药,对于效果不佳者可视情况延长治疗时间。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在应用激素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和控制血压及血糖的水平。同时,消除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重视不够,可能会影响疗效。

(以上治疗方式仅供学术交流)

1.避免和减少与强噪音等物理因素的接触,平时应避免各种噪音对听神经的刺激,如环境无法改变时,可佩戴耳塞降低噪音;

2.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必须要使用耳机时,也要保持在中低音量的状态,持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

3.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居;

4.饮食营养均衡,切忌暴饮暴食;

5.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焦虑及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

医院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任何耳鼻喉方面的问题

医院就诊

专家预约-

栏目

益起来

出品审核

运营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