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
却满是情深
岁月无声
别
我们其实惧怕的不是告别,
而是惧怕告别后所留下的遗憾。
这留下的遗憾,
却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
告别
能
否
让人懂得生活和爱的意义?
1
在告别前,在目送中看着你越走越远
说到告别,是我们一提到就会感觉到恐惧的事情。可是仔细想想,令我们恐惧的其实并不是告别这件事,而是在告别来临之际,我们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遗憾,而这留下的遗憾,就像是我们与告别之间的一个句号,我们与这个人的故事也被迫停止。最可怕的不是故事不能继续,而是这个故事,明明是两个人的故事,现在却只留下了一个人独自回忆,且不能再弥补任何事情了。
我怕的是,告别后活在一个没有你的世界里,可是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你的故事,而我再也找不到你,故事不能再继续,遗憾不能再弥补,而你终将只能活在我的回忆里。
“未知生,焉知死”,想到告别我们想到的总是让人悲伤的后果,可是就像人生一样,我们都没有好好活过,怎么能知道死亡呢。告别不也是一样吗,我们在告别之前,用力的活着、好好的爱着,即使离别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欣然的说出,这个世界我爱过也被爱过,我来过就好。
所以这一场告别,是龙应台在《目送》的笔下所写到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她所理解的告别之前就有告别,就是父母与孩子从一开始就要告别,就是在目送着背影中看着孩子慢慢长大,感受着孩子与我们渐行渐远,找到自己的人生足迹和独立的人生。
2
在告别前,勇敢的把爱表达出来
告别前,我们是否能懂得生活和爱的意义所在?很多人都是在告别后,才开始长大。当自己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怎么样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可惜自己想要去爱的那个人已经不在,所以留下的是满腔的愧疚和遗憾。毕啸南在《你们离开以前》这样写到:“也许,所有子女都犯了一个错误——父母被我们神化了。这个男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天地,头顶的日月,远望的山海。而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只是我的父亲,一个正在老去的男人。让我们各自精彩,这是我们父母儿女一场,彼此间最好的命运与馈赠。”他所认为最好的告别,就是在告别前,把爱表达出来,各自安好,各自精彩,也要在这一天一天的日子里,让爱你的人,知道你的爱、感受到你的爱。他也在书中写到了很多温暖而又动人的故事,这大多是关于与父母的告别。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就是当自己的至亲被抢救的时候,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意外的发现自己其实并不认识自己的母亲,这个在她一出生就成为她母亲的人。她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再能给她一个机会,让她能够有时间好好了解一下这个给予了她生命的女人,除了是她的妈妈外,她想知道她的妈妈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过什么样的梦想,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好在她的妈妈与死神赛跑中赢得了八年的时间。在这八年里她了解着她的妈妈,也是在用八年的时间在和她的母亲在告别。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会先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地活在当下,好好的去爱人,好好的感受被别人爱。如果爱是一种语言,我相信你爱的人、爱你的人,每天都想听见。3
告别,就是寻找人生的归途
告别是我们在告别前懂得生活和爱的意义,而让生命多留下一些温暖,少留下一些遗憾;那么在告别后我们懂得生活和爱意义,是在沧海一粟中明白向死而生,寻找着自己人生的归途所在。
面对生离死别,杨绛先生在《我们仨》是如此说到的:“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在告别后,哪里又是我们人生的归处?这也许是我们一辈子都在找寻的,感受过爱、也感受过爱而不得;感受过拥有,也感受过失去;感受过相伴,也感受过离别。在人生中感受着悲欢离合,等待人生的厚重和丰满的那一天,我们也能寻找到关于自己人生的归途究竟在哪里。
正如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思考死亡,能使我们的追求减少世俗的成分,而增加精神的内容。死亡的想法对我们的影响,或许就是引领我们去追求那些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同时,死亡的想法能使我们漠视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毕竟与我们的死亡没有丝毫关系,对死亡的预见能够使我们追求心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
“未知生,焉知死”,未知死,何尝又会知道生呢?人生就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我们在失去中收获着,在死亡中珍惜着,在告别中寻找着。
人生的归途,从始至终都在我们的心里。
4
好好生活,好好去爱
我和我的母亲真正的认识,是在我上大三下学期生病的时候。我印象中的母亲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她有着震耳欲聋的狮吼功,也有着能斗得过流氓的勇劲。在我还没有生病之前,母亲在我的世界里是一个绝对坚强的存在,不用担心她会被人欺负,相反别人不被她欺负就不错了。
在我生病的过程中,慢慢的改变着我的想法。原来那个无所不能的妈妈,原来她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尤其在我每每被病痛折磨的时候,我的母亲都束手无策,而来自一个母亲的束手无策总是具有摧毁性的伤害和打击,这份伤害会让她陷入自责中,她会如千万母亲那样,希望生病的那个人是自己而不是她的孩子。
也是在我生病的过程中,我慢慢的发现,那个曾经无所无惧的妈妈,原来她也有害怕的事情。妈妈给我的印象是不惧任何的伤害的人,但只要是和我相关的事情,妈妈的心总是能被揪起。我住院的两个月,也是妈妈被囚禁的两个月,不禁看见妈妈两鬓的白发,那个无所不能、无所无惧的人,终究也只是个长大了的女孩,也许她也需要别人的保护。
我也万分感激有这样一次机会,可以让我好好的了解和认识一下这个熟悉的陌生人。那些从来没有被问到的故事和说过的话,都变成了一个水闸在这一次的契机中,被打开了。看着妈妈以前的梦想,以前也让她骄傲的自己,这样的她站在了我的眼前,我的世界里。原来她成绩很好,考上了警校,可是因为兄弟姐妹多,姥姥爷爷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可以供她上学。以前的妈妈原来很瘦是个活脱脱的美人,她是在生了哥哥和我后才身材走样的......
当我刚刚真正认识我妈妈不久后,她却被确诊为乳腺癌!这个消息对于一个还是孩子的我简直是晴天霹雳。如果你问我是什么时候一夜长大的?我会回答说是在妈妈生病的那一刻。那一刻对金钱有了概念,那一刻想再多一些时间和妈妈相处。我和哥哥两人焦急的等在病房外,妈妈此时此刻在手术室里,时间的指针滴答滴答的一遍遍响着。世间最漫长、最煎熬的等待莫过于此,滴答滴答,好像过去了漫长的几个世纪,可是抬眼间却只是分秒的走过......
就这样等着妈妈手术等了六七个小时,这六七个小时也是心在油锅里煎炸的六七个小时。我永远记得,妈妈出病房清醒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东西,我身上的东西少了......”我别过头,不让母亲看见我忍不住流出的泪......
经历过手术后,是亲眼看见妈妈经受着化疗的痛苦,我们都不忍心妈妈受苦,看着她化疗后呕吐的样子,看着她吃不下去饭的样子,看着她大把大把掉头发的样子。后来妈妈没有继续化疗、放疗,坚持着每天喝着中药,从此成了一个药罐子。但好在不用再受折磨了!
我的妈妈至今都还很好,只是出院后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赶快结婚吧,结婚了妈妈也就放心了”,我知道妈妈放不下心的人是没有成婚的我。我在妈妈的期盼下,结了婚。爸妈哥嫂还有至亲们不远万里来为我送嫁。结婚后生子,也是父母一次一次奔赴千里来看我,不想让我舟车劳顿。那些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是用爱的行动和语言缩小着距离。
好好的生活,好好去爱。唯有此才不辜负父母所愿,不辜负所遇见的每一份温暖。
(这是年5月7日,我参加演讲比赛所讲的让人生不留遗憾)
-THEEND-
孤莫西见字如面,谢谢你一字一句的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8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