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鼻喉科赵颖
在我们耳鼻喉科门诊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一进诊室就焦急地说:“医生,我的耳朵一直嗡嗡响!”“早上起来,我的耳朵突然听不见了!”这些病人都是患上了“突发性聋”。据报道,演员杨洋、歌手吴克群等都曾经发生过“突发性聋”,据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研究显示,突发性聋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好发年龄为40岁-60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但近几年来,已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也频频中招。什么是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顾名思义就是突然发生的耳聋,一般是指三天内(72小时)突然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水平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0dBHL。
突发性聋的主要病因
?内耳循环障碍
目前认为引起突发性聋的一个最重要病因是内耳循环障碍。内耳的主要血供来自迷路动脉,迷路动脉基本上是供应内耳的唯一动脉,加之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系统常常出现变异,这就更增加了内耳供血系统的脆弱。?纤维蛋白原升高纤维蛋白原可产生对内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突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可使血液粘度增高.红细咆聚集增高,血小板聚集增高,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大量研究已证实,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突发性聋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不仅是突发性聋的风险标志,也可能是突发性聋发生的病因因素。突发性聋的临床表现
耳聋、耳鸣、眩晕、耳闷胀感等都是突发性聋的临床表现。发生突发性聋,应该怎么办?
?及时就医突发性听损由于是突发,很多人盲目地认为,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只是没有休息好,或是上火了,只要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殊不知,很多永久丧失听力的“大马虎”,就是由于未及时就诊造成的。如果发现听力突然下降并且几天内没有缓解,或者出现严重耳鸣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当“急诊”对待。治疗是否及时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发病3天内的治疗效果最好,超过半个月再进行治疗,效果就欠佳了。?药物治疗《中国突发性聋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根据听力曲线分型对突发性聋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合理的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要好。突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为内耳血管病变,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包括血液稀释、改善血液流动度以及降低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具体药物有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等。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配合耳部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听力损伤的类型不同,治疗效果也会不同,通常低频下降型听力更容易恢复,但易复发。“急病”还需“急治”
发生“突聋”
请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耳鼻喉科
医院门诊楼2层
联系电话
—
(工作日8:00~12::00~17:30)
编辑美编/宣传统战处蔡虹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8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