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爱耳日
每年3月3日被定为全国“爱耳日”
今年爱耳日活动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然而耳朵非常脆弱、敏感
也许你不知道,
日常喜欢的用棉棒掏耳朵
正在伤害你的耳朵
案例一
今年12岁的小朋友笑笑(化名)被妈妈焦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医生,孩子今天告诉我右耳突然听不见了,像进了水一样,会不会聋啊……”医生马上为笑笑进行了检查,经过一询问发现,笑笑妈妈爱干净,平时喜欢用棉签掏耳,也帮笑笑做清洁。但是昨天笑笑洗了澡,右耳好像灌进去了些水,一大早告诉妈妈自己听不见了,好像耳朵里有一层膜堵住了。在耳内镜下查看到,笑笑耳道内耵聍被推至外耳道内侧,结成团块样,堵塞外耳道,所以导致了右耳听力下降。经医师耳内镜下清除耳道耵聍后,患者听力恢复。
案例二
掏耳后
掏耳前
这几日,李嗲嗲发现左耳流“水”,渗出淡黄色液体,一直擦一直流,除了在流液,还有一点肿胀的感觉。李嗲嗲告诉医生自己喜欢自行掏耳,一天不掏就不自在,也没觉得会有大问题,直到这几天发现耳朵流“水”才觉得问题大了来看医生。医生诊断李嗲嗲是外耳道皮肤受损后感染导致外耳道炎,炎性渗出导致左耳流液。目前,经治疗后,李嗲嗲病情好转。
该不该掏耳?
我们从耳朵掏出的耵聍,俗称“耳屎”,因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粘稠的分泌物称耵聍。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等)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多可自行排除。
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胡志军提醒: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及黏附耳道外物功能,且可自行排除,一般不需经常掏耳。经常掏耳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致外耳道炎症,如掏耳工具过大可致耵聍堆积成团堵塞外耳道,如掏耳时操作不当或被他人碰触可能出现外伤性鼓膜穿孔。
什么时候需要掏耳?
如耵聍分泌物过多或排除受阻可能出现耵聍栓塞,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眩晕、耳鸣等。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清除耵聍。(部分采耳机构因器械消毒不达标可能导致外耳道真菌感染,建议使用个人专业工具进行操作)
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这些行为你有吗?
温馨提示
避免长期、过度地暴露在音量过大的环境中,如KTV、设备噪音较大的工厂、建筑工地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减少耳机使用时间,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在使用电子设备听音乐时遵循“60~60~60”原则,也就是戴内置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同时,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也很重要,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都有可能影响到内耳循环系统,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听力小测试
01
觉得别人说话的声音有些含糊不清或声音偏轻?
02
长时间交流之后觉得很累?
03
有时听不清一句话里的某几个字或经常需要别人重复?
04
身处嘈杂的饭馆时,很难跟上别人的谈话?
05
和别人讲话时,会被身后的噪声干扰?
06
当看电视时,需要把音量调的很高?
07
觉得在电话中和别人交流很困难?
08
很难判断声音是从哪个方向过来?(如铃声或电话声)
如有出现上述情况,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医院眼耳鼻喉热线
-
END
——————————————
撰文/摄影:胡志军张璋
审核:章程
——————————————
责任编辑:刘再君
执行编辑:粟霜晴
更多服务
_健康管理部
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可信赖的健康管理服务
联系-
儿童保健康复部
提供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专业系统高品质儿童保健康复服务
联系-
航天寸草春晖颐养家园
医养结合,提供24小时全方位无缝对接养老护理服务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