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当毕业季碰上疫情,很多人都认为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最近也有大量英语专业的同学准备正式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在这样一个人生节点,回想起大学几年的生活你有没有为什么事感到遗憾呢?今天我们就“读了英语专业后,你最后悔什么?”这个话题,整理了一些网友们的回答,希望给还在上学的英专生们一些启发,也欢迎大家踊跃分享自己的感受~夲夲:没有给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我的本科学校以金融见长,开设英语专业不过是建设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修完课程拿毕业证,考过专八拿学位证,都是一样的。我们也考翻译资格,也考上外口译,也考教师证,和英语沾边的,英专同学都会去学。毕业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简历满满当当,确实会产生“我是真的很不错”的感觉。研究生上课第一周,我就发觉“己不如人”。有的同学本科阶段已经考过了二级笔译,有的同学已经翻烂了纽马克的翻译教程,还有的同学明明学的是笔译,口译课上自信流畅。口译课老师对笔译口译学生从来一视同仁,每天两小时Chinadaily和TED不可不听,第一节课摸底,同学译不出来,立马质问“这么简单的材料都听不懂你怎么有勇气报mti?”另一位教授德高望重,第一周他布置的作业我写了20+小时。我们的眼界不能囿于自己学校的这个专业,室友考中口,你过了高口,你觉得自己还不错,但你不知道别的学校的英专生考了二级口译。你觉得每天上课很累每周准备presentation很累,你不知道别的学校的老师给英专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天八到十小时的任务可能是常态。你觉得寒暑假兼职拿五六千挺牛逼,你不知道别的同学申请了联合国实习。你在学校评奖评优和百八十人比,但是考研是和三百万人比,找工作是和所有人比。毕业和学位不是最终目的,在更加残酷的竞争中活下来,笑到最后才应该成为你真正的追求。VictorLi: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学这个专业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英语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实在是太低了。如果你跟着学校的课程和老师的进度,悠哉悠哉地学,到大四毕业的时候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合格),那只能算是合格的毕业生。晚霞中的灿烂少年:最后悔的是选择学英语了,我其实对英语没有任何兴趣,应该是当初脑子进水了才义无反顾的入坑。大学四年,都是在悔恨中渡过,在迷茫中渡过。我的大学过得很孤独,很迷茫,很无奈。我并不是喜欢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的学生,所以挂科是家常便饭,感觉很屈辱,但是又无力去改变,不敢逼自己去改变,不愿强迫自己爱上英语。听力挂了,综英挂了,高英也挂了。我是全班的吊车尾,学习困难户,英语是我一生之敌。大一时,我想过转专业,离开外国语学院,但终究还是没成功,别的院看见我英语挂科,就不敢接收我了,我很难过,连续几天一个人去河边吹风。我现在很后悔为什么那时不好好学习,兴许我很努力了,就可以学好英语呢,不求精通,只是有可能避免挂科。我还很后悔没学好二外,我那时选择学日语,哥几个相约学好日语,以后看岛国动作片就可以自行翻译了,可是从开始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我们一群人就挂科了一半,慢慢丧失了热情,幸好那两年我都是低分飘过。那时没认真学二外,现在看动漫都觉得不太理解台词,唱日语歌也跟不上调,片子倒是看懂了,反复就那几句话,没什么难的。如果可以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那我一定不会选择学外语了。插刀教教主:大学期间荒废掉的时光,毕业之后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和努力才能补回来。对语言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这样。说多了都是泪。考过专四专八真的没什么了不起,即便是在这样的考试里拿到优秀的成绩。专四考试是指考察英专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应该要达到的水平;专八是指英专学生通过八个学期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水平,仅此而已。如果你想考证,请多了解一下CATTI之类的证书考试。匿名用户: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初就不应该选择英语专业。当初高考被调剂了,调到了英语专业。虽然不是很想读,但是考虑到算是个知名,还是读了。很庆幸自己不读英语了。一般大学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在大学,英语专业真的就是养老。我其他专业的同学比如计算机、历史、金融,个个雅思7.5,托福+,真的很常见,英语专业作为一门技能毫无门槛可言,人人努力都可以学好。而你呢?大学四年你不要以为英语技能会很强,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名著、学习语言学、做一些翻译等事情上面,离开了英语和文学,你寸步难行。提升软实力当然不是件坏事,但是对比起其他专业,人家不止有软实力,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这个优秀的人人人精通英语的世界里,你一个英语专业的人,到底有什么优势呢?克里斯托:扩展说一下吧,英语好在职场真的很有优势,所以如果目前已经读了这个专业的同学们不要放弃,要学好,多练练发音和口语,专四专八、托福雅思、CATTI、BEC等证书都尽量拿下。在此基础上有机会的话读个双学位或者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这样进入门槛高的公司的几率也比较大,毕竟英语只是一门语言。华中地区热心网友:最后悔的是当初的盲目自信。大大小小的比赛参加了不少,屡战屡败,还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上。英语专业的同学,真的要尽早认识到英语专业等于没有专业。因为英语好的人真的太多了,学校稍微好一点的,学生的英语水平都不会差。练口语非常重要。不得不说,目前为止,我的口语依然垃圾。英语专业一堆课,但总结下来真的不知道学的都是什么,可能是我个人领悟太低了,希望后面的学弟学妹要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尽早实习,尽早定方向,如果没有方向的话,多参加比赛,多拿奖。有时间的话,辅修。:)真的,多学点东西太重要了,找实习也行,反正寒暑假瞎玩代价太大了。不清楚方向的,去辅导机构当老师,去翻译公司实习,去外贸公司实习,都试试就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了。求求大家,千万不要试都没试,就看着网上大家说的做决定。(还是要跟着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不然太像小时候思考上清华北大还是上哈佛了。)大翎爱写字:我大学读的专业是“商务外语”,大一大二的课程跟英语专业一模一样,大三大四添加商务相关的课程而已,跟英语专业一样,同样都得考专四和专八。最让我后悔的事是什么?1)大一大二的时候,课程非常精细,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打基础。当时的口语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至少拿出20分钟跟舍友进行英语对话,这20分钟里不能用中文,不能用肢体语言,不能出现过多的例如“额,嗯”等表示停顿的语气助词。现在非常后悔的是,当时只坚持练习了一小段时间,没有一直坚持下去,导致现在的口语能力相对于听、读和写,还是弱了一点。2)学英语专业的同学,一般都会找一些美剧,或者英语电影来看。当时只沉迷于剧情的精彩,而忽略了美剧和电影里的对白,没有好好跟着记和复述对白,如果当时有好好记,对语感的培养会有很大帮助,一些语法也不用死记硬背得很辛苦。3)对于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说话习惯没有好好地研究,导致现在使用英语都感觉非常生硬,仿佛是从课本上找来的句子一样,到头来发现,其实外国人都不是这样说话的。因此,有时候跟外国人聊天时会出现尴尬的情况。林tutu:想出国的话,尤其是去英语国家,选专业有点困难。首先自己在自己做选择的时候就有点迷茫,感觉直接选English或者EnglishLiterature有点不够格;选英语教育TESOL这种,又不知道有啥用,因为所有人都在选,所有人都能学的赶脚。想学点其他感兴趣的吧,就是marketing,media这种,实习经历又没有人家专业出来的亮眼。硬着头皮申也可以,但是也会影响最后的选校结果。其实也可以不出国,但是就会被人劝,小女生,去当英语老师啦,多好呀(well,当然现在很多留学党毕业回来很多也在当英文老师。。)。想说不想当老师怎么办?他们就会说,那你选英专干嘛呀?你默默说要当翻译,结果当了几年翻译被累傻了,进修得还没谷歌进化的快,然后就又想要当老师了,在正式转行前决定去国外镀个金,然后选了当年不想选的英语教育专业。所以,所以要努力活着呀!哈哈哈哈哈,如果出国就要赶紧搞,找个靠谱的中介帮咱选专业,多问问,不要过自己不想过的人生呀!匿名用户不要盲目选择,不要以为学了翻译就能成了外交部的翻译姐姐,或者成按秒赚钱的同传,学了英语就能去培训机构成摇钱树,报英语班是很贵,但这些钱只有一小部分是给老师的。培训机构是商业机构,教的好不好不重要,学生买账最重要。公立学校老师被气急了,骂骂学生,严厉一点没问题。家长不敢怼学校的老师,不代表她们不怼机构的,大不了不报你的班了,续班率不行,你这个老师也就对机构没价值了。Leonlaw:非师范的英语专业学生出来路很窄要么外贸去深圳或者沿海城市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房价异地他乡要么就去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少儿英语老师面对着熊孩子初高中英语老师做不完的英语试卷和讲不完的错题雅思托福专升本英语老师第一要求较高第二总体比不上K12或者去参加公招考进编制BUT!公招里面英语老师竞争最最最激烈几百人里不是前几名连面试资格都没有匿名用户:有时候就会陷入一个怪圈。当时自己选择英语专业是因为我高中选的理科,而我偏又不擅长理科。所以在伤痕累累的数理化衬托下,英语算是可怜巴巴的强项了。然后在一个二本院校里面毅然决然选择了英语。而现在我回望从前,可能再来一次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一切都是被逼的。但是作为一名英专生,我真的觉得学习一门语言这种工具学科,价值不大。首先,英语这个学科,不仅和我们自身努力有关,更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说白了,海归英语水平高于国内,北上广深高于三线城市,有条件出国高于国内英语。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家境或者眼界对英语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可以把自己所处环境纳入考察范围,仔细思量下自己处于什么层次。其次,英语专业的学生,美其名曰专攻英语,实则除了英语几乎没其他专业知识。而对于基础好的非英专生,口语阅读甚至比有些英专生都略胜一筹,而人家还有其他科目知识。英语作为全民普及的学科,如果要专攻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定位,学好学深要不然就慎重选择。再次,鉴于上述,一定要注意英语与其他学科结合。比如商务英语,比如师范英语,比如翻译。千万不要只会英语,多条路多点机会,涉猎要广泛,否则很受限。英国人都会英语,而且说的很溜,如果只说英语这一方面,可能随便一个英国人都比我们强。综上,英语学科学习确实需要深思熟虑,英专生也要给自己找出路。匿名用户:没有努力学习。当年,如果有“只要没学死,就往死了学”的觉悟,我觉得自己很大概率会拥有和现在截然不同的人生。可惜,人生从没有如果,只有无数的转折。乃至现在,我还记得人生出现重大转折那一天,高考失利的我在复读前一天的上午,接到了来自学校的电话,通知我被录取,英语系。说实话,我真是做梦也没料到,作为一个英语渣会被英语系录取。但是自暴自弃的我,并没有过多纠结,果断放弃了复读,踏上了南下的旅途,从东北来到了东南。怀揣着无数忐忑,提早到了寝室,幸运的遇到了热情的室友,我刚开始有了一点期待,却没有想到第一个击倒我的是水土不服并中暑。书山有路我没走,学海无涯懒作舟。总以为还来得及,总以为很遥远,大学四年的时光却一晃而过,无比的怀念,也无比的遗憾。学业不精的我,在毕业后,无奈选了一个跟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除了面试,便再没敢提起自己是英语专业,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现在,当年的同学早已有了各自精彩的人生,而我时常默默的在心里为他们点赞,却羞于联系。因为,自卑的我依然如故,自我放逐的结果就是咸鱼翻身失败还发了霉。过了动不动就立flag的年纪,只愿余生再不负己,问心无愧。XUAN轩哥哥:后悔于被学校的一些无用课程牵涉太多。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几乎大同小异,基本上是英语基本功,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综英高英,英美文学,历史文化,语言学词汇学,实务翻译等等。问题在于,这些课程搞的不务实!对于听力口语这种本该每天都练的技能,每周只排一节课,教口语的外教也不是专业老师,做不到每个人都开口说话练习,写作也只练习,不讲方法。综英高英就更离谱,文章内容很老,太偏文学性,老师进度太慢!英美文学,如果不是要考这个方面的研究生基本不会感兴趣,也不会很有用,最多当增加常识了,实务翻译还好,但是如果遇上辣鸡老师也是玩完,至于语言学,词汇学这些东西,四个字:浪费时间!学了两年,考了专四,然而现在拿出一篇专业类文章,我们对于专业术语仍然一无所知,面对专有名词仍然束手无策,因为老师上课从不讲这些内容,你会发现所学的和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那么唯一的做法就是抛开老师自己学,增加专业词汇量,练听力,练口语,练翻译,但是学校排的课很多,老师课后任务也很多,就导致你不得不花时间去做这些无用功,进而使得属于自己的时间被严重压缩。总之就我观察,整个外语专业里面,出国发展占10%-20%,考研占30%-40%,工作的差不多占20%-30%,剩下10%保研。考研的里面绝对大多数都是跨专业,继续攻读外国文学或者实务翻译的人凤毛麟角。所以说外语只是交流工具,不是专业技能。读外语专业的要么为了出国积累语言基础,要么为了和其他专业结合增加竞争优势,仅仅靠外语吃饭的人极少。不少同学选择考教资去当外语老师,这也是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主要出路。所以说,虽然后悔不该花太多精力在无用课程上,但这也是客观必然,很难调整。我从上学第一天就决定不会仅靠外语来吃饭,事实上也很难仅靠外语吃饭。现在主攻第二专业,至于英语,努力向务实化方向发展,英专培养方案确实害人不浅。哀笑小船长:后悔大一没有过多的练习语法和听力,现在真是水平不如高中,听力如同耳聋如猫自在:英语专业毕业,虽然有教师资格证年年考依旧难。在我们这个三四线小城市,英语专业去企业的机会少之又少,更多的都只是教育上。我最后悔的是那时候没选个第二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英语老师每年只招五个以下,报的人确比语文多很多。有同学学了二专汉语言文学现在在学校当语文老师。Camille:作为一个毕业一年的英专生,现在后悔的事情多了,似乎没有什么是最后悔的,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择英语专业,并为之付出加倍的努力。生生漫:后悔没认真读过书,虽然现在的工作和英语一点关系也没有,但还是有不知趣的同事拿英语歌词来问我撒意思,导致我现在根本不敢说自己是学英语的逼急了就说我是学教育学的。Alejandro:英语专业并不菜也不鸡肋,是自己能力不足。喵君编辑,来源知乎最后我们要提醒一下大家,很多人在说最后悔的事是什么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没好好学习”。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好好学习”并不是指好好上学校安排的课或考个好成绩,而是指有没有自主花时间去学某个本领,比如练好口语或自学其他技能等。这个时代对英专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不自学点东西,到了找工作的时候肯定是“不够打”的。
对于今天这个话题,如果你也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xel/8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