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吃啥补啥”的说法
比如吃猪血补血,吃猪耳朵补耳,吃猪腰子补腰,吃牛鞭补鞭等。这些说法虽然看似有些,这些说法让人深信不疑的同时,不少人也怀疑,。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用呢?
从中医角度看从中医及角度看,部分食疗说法是有道理的。据《中华本草》记载猪血:味咸、性平,入心、肝经,可补血养心、熄风镇惊、下气止血。
不光是猪血,像鸭血这些动物血中的血红素铁含量丰富,并且人体容易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缺铁性贫血患者补血。
此外,猪耳朵也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可以提高食欲,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以及诸虚劳损引起的头晕乏力,眼花、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等症状。
当然,单吃猪耳朵的效果有限,但假如配合“响铃草”,可对耳鸣改善。具体怎么用,看完这则医案你就明白了
医案患者何先生,6岁,年4月7日初诊。突发性右耳持续耳鸣2月多。如蝉鸣,生气紧张时加重,胃口差,精神乏力,常因耳鸣恼人而心烦气急、焦虑,后逐渐产生失眠,需服用安眠药才能安睡。
后经西医检查显示双侧鼓膜清楚完整,未见穿孔、积液;纯音测听提示听力有下降,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用西药出现恶心不适,遂自行停药并尝试中医治疗。
辨证观察患者面色发白,气色稍差。舌淡红苔白,脉虚无力,属气虚耳鸣。
《黄帝内经·素问》言“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意思就是人随着情绪的变化,周身气机运行也会变化,气机失常就又可能导致耳鸣等疾病的发生。针对患者情况,我开一方:
开方人参、黄芪、肉桂、甘草
患者服用14剂后反馈,耳鸣情况已经逐渐改善,持续的时间下降了很多,且声音小,发作频率少,整个人的气色红润,中气十足,也不乏力。
效不更方,再服7剂,诸症平息。后叮嘱以猪耳、响铃草一起炖煮服用为食疗辅助,加以巩固,随访半年,耳鸣无复发。
方解方中只用到了人参、黄芪、肉桂、甘草这4味药。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作用。《本草纲目·卷十二·人参》引李泉语曰:“人参能补肺中之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肺主诸气故也。
然以人参为补血者,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矣”。“人参得黄芪、甘草,乃甘温除大热、泻阴火、补元气,生津养血。
而肉桂辛甘而热,温补行散,气厚纯阳。入肾经,缓补肾阳而补火助阳或引火归元。入肝、心、经,消沉寒痼冷而散寒止痛,温通经脉而活血散瘀,耳鸣方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xel/1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