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耳聋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慢性中耳炎吃什么好的快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3-3-19

1、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2、慢性中耳炎感染发作缓慢,但破坏性很大,能够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3、慢性中耳感染通常是由于在儿童期患耳部感染未加治疗的结果。这种感染或者是从来没有完全排除,造成感染的某些有机体仍然残留在耳内;或者是感染难以完全排除,留下一个容易受感染的部位。慢性感染会不断产生脓液,最后在鼓膜上造成穿孔,经常会使中耳的小骨受到损伤或遭到破坏。还有另一种类的慢性中耳炎叫胆脂瘤,可导致面部麻痹,甚至可使脑部感染。

如果不幸患了慢性中耳炎的话,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多选择如下这几样食材:

青鱼的介绍

其余是一种颜色青的鱼,青鱼亦称黑鲩、螺蛳青。硬骨鱼纲,鲤科。它青鱼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无槽纹。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体圆筒形。腹部平圆,无腹棱。尾部稍侧扁。吻钝,但较草鱼尖突。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眼间隔约为眼径的3.5倍。鳃耙15~21个,短小,乳突状。咽齿一行,4(5)/5(4),左右一般不对称,齿面宽大,臼状。鳞大,圆形。侧线鳞39~45。体青黑色,背部更深;各鳍灰黑色,偶鳍尤深。背鳍软条7-9枚;臀鳍软条8-10枚,体长可达厘米。

青鱼的分布

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我们在饭桌上也是很常见的,青鱼肉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超过鸡肉,是淡水鱼中的上品。以鲜销为主,熏制品、糟制品以及油浸青鱼和茄汁油炸青鱼等罐头也很受欢迎。

黄鳝的介绍

鳝鱼,也叫黄鳝,长鱼海蛇等,鳝鱼体型似蛇,圆筒状。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去,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肉嫩味美。还有一种为山黄鳝目前只在云南陇川县有分布,国内其他地区没有分布。常生活在池塘、稻田、小溪、小河、河渠、湖泊等淤于质水底层,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味鲜肉美,刺少肉厚,其头、肉、血、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消炎、补气、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肠风痔漏、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所以经常吃黄鳝不仅仅是尝到了美味,还能滋补身体呢。

石榴是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实。原产于西域,汉代传入我国,主要品种有玛瑙石榴、青皮石榴、粉皮石榴、玉石子等。成熟的石榴皮色鲜红或粉红,常会裂开,露出晶莹透亮的如宝石般的果肉,酸甜多汁,虽吃着麻烦,却回味无穷。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石榴成熟于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期间,是馈赠亲友的喜庆吉祥佳品。石榴能消除女性更年期障碍。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却对慢性中耳炎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也许这些信息您还不曾知道吧,那就从今天起,用食补的方式,将慢性中耳炎赶跑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9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