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耳聋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华大基因兴业证券财通证券等7家机构于8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3-1-12

-08-30日华大基因()发布公告称:兴业证券徐佳熹,赵培森、财通证券王哲、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钱晟、国信证券朱寒青、博裕资本李嘉冕、光大证券刘勇、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刘志林于-08-27日调研我司,本次调研由副董事长尹烨,副总经理杜玉涛,副总经理陈唯军,副总经理王洪琦,副总经理李宁,副总经理朱师达,副总经理刘娜,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茜,财务总监王玉珏负责接待。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本次活动是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或华大基因)在年半年度报告发布后的业绩说明会,活动采用线上电话会议的形式,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就公司年半年度报告及相关业务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公司年上半年业绩与经营情况的简要介绍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6亿元,归母净利润10.8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性调整新冠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策略,同步聚焦主营业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提升全球份额。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因新冠业务模式在年同期出现高增长,业绩基数高,剔除新冠业务变化,常规业务板块在年上半年实现稳健、有机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常规业务发展均取得多项重要突破。生育健康方面,公司中标益阳市健康民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母婴健康民生项目的产品服务范围。在肿瘤防控和感染防控领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检测样本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肿瘤防控方面,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4.11%,公司累计为超过13万名受检者提供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累计完成超过10万例肠癌检测,累计为超过万人提供HPV检测;感染防控方面,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7%,PMseq?系列产品累计为近17万人提供检测,推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PMseqDatician病原专家分析系统,加速入院转化。在多组学大数据业务方面,公司在大群体大队列基因组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报告期内,公司中医院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采购项目,有助于推动基因科技支持临床科研的发展。截至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52亿元,同比增加22.84%,净资产90.59亿元,同比增加53.28%。货币资金余额63.05亿元,资产负债率33.30%,较去年同期下降12.87%,流动比率.20%,较去年同期增加.83%,公司总体资产负债情况稳健。上半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总金额2.21亿元,同比增长30.04%,公司通过高强度研发将科研成果持续推动转化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5.63亿元,同比增加72.42%,主要系报告期市场推广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1.51亿元,同比下降2.79%,主要原因是管理效率提升。

二、关于投资者问题及回复

1、请介绍“火眼”实验室的运营及其向常规业务转化的情况,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中各模块的收入构成如何?答: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在海外启动“火眼”实验室超过90个,分布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公司推出的“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具备快速建造、快速布局、通量高的优势,以国内的“火眼”实验室为例,年初建立的河北“火眼”实验室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到万人份,深圳三座“火眼”实验室,日检测通量为11万单管,广州“火眼”实验室日检测通量可达15万单管。年上半年,公司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约占总收入比重为52%,其中,生育健康临床综合解决方案收入金额为1.83亿元,肿瘤精准防控综合解决方案收入金额为0.49亿元,感染防控综合解决方案收入金额为16.65亿元。报告期内,依托“火眼”实验室平台,公司新冠检测向常规业务转化已初具规模,基于常规业务相关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为公司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对技术的需求相通。公司以工程化模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新型技术平台,可开展生育健康、肿瘤防控、传感染疾病防控等多领域的相关检测,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维护。未来,公司将与当地医疗机构及公共卫生系统一起探索“火眼”实验室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等领域的应用。

2、面对新冠疫情快速变化,公司对未来疫情检测需求的看法是什么?答:全球新冠疫情的后续发展、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需求、海外市场行业政策等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新冠检测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将对公司新冠相关业务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当前来看,海外新冠疫情持续反复,病毒变异毒株亦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产品及检测服务需求仍存在。年上半年,针对多联检检测、核酸快速检测、不同变异株检测的市场需求,公司加大研发资源投入,相关检测试剂盒均已获得欧盟CE准入资质。目前,公司已形成病毒测序、核酸检测、核酸快检、抗原快检、抗体快检、中和抗体检测等多产品覆盖体系。此外,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公司将聚焦主营业务的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前瞻性产品布局,并以专业的技术、高效的服务和国产自主平台的成本优势巩固并提升全球市场份额;依托“火眼”实验室渠道优势,加快向常规业务转化的规模,公司的“火眼”实验室平台通过与当地客户共建联合实验室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形式,在承担海外新冠疫情的防控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积极助力和推广全球精准医疗。

3、年上半年,公司肿瘤防控业务收入增速可观,主要来自哪些产品的放量增长?请介绍一下公司对肿瘤防控业务的未来预期和布局。答:年上半年,公司肿瘤防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94.11%,检测样本量也实现大幅提升。其中,妇科肿瘤相关产品成为公司肿瘤业务的强力增长点,基于多年在妇科肿瘤基因检测研究和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HPV筛查已成为公司重要业务模块,同源重组修复基因检测和同源重组缺陷评分检测产品,可针对卵巢癌、乳腺癌等精准筛选使用PARP抑制剂的敏感获益人群,在报告期内,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同时,早筛早诊也是公司肿瘤防控业务的重点研发和产品布局领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为超过13万名受检者提供肿瘤相关基因检测;此外,对消化道肿瘤、生殖道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进行科学有效的筛查,也是公司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国产测序平台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成熟,市场对其认可度逐步提升,公司在国产自主平台上研发系列产品,在相关专业资质认可及临床应用专家认可上均取得长足进步,年公医院入院和联合实验室建设,截至年6月末,公司在肿瘤临床业务方面与中国医医院、医院等超过医院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拓宽业务渠道也是公司未来在肿瘤临床检测业务上重要发力方向。

4、请介绍公司与美国Natera公司合作推出的华见微产品,具体的合作情况及该产品的应用前景是怎样的?答:在肿瘤监测方面,公司与美国Natera公司从年开始洽谈合作,联合研发基于DNBSEQ?测序技术、针对实体瘤患者定制化监测的Signatera?MRD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强外显子测序和高通量液体活检,为肿瘤临床患者提供微小病灶残留的复发监测,在全球具有领先性,并在多个国际顶尖杂志发表相应数据,在美国临床被广泛认可。公司于年2月正式引进该技术,双方约定在国产自主测序平台与Natera平台共同开发产品,拓展中国肿瘤监测商业化,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肿瘤复发监测产品。新冠疫情客观影响了双方合作推进的进度。年8月份,双方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了数据验证,证明公司独立操作样本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达到相关标准;年4月,公司已独立完成数百例临床样本的高质量交付,也证明了该技术在中国临床使用的科学性。目前公司已完成该技术结合国产测序平台的技术转移,于年6月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检测产品。该产品不仅能够更加提前发现和精准监测肿瘤复发,还可以快速判断手术、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效果,高效辅助药企合作伙伴开展创新性临床试验设计,使临床研究能更早地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同时在国产测序平台上使用,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助力肿瘤诊疗和药物研发。

5、公司肿瘤防控业务的毛利率相比同行业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答:科学有效与产品可及是公司开发肿瘤产品和业务拓展的宗旨。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等发布的《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万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万例,均位居全球第一。近十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约2.5%的增幅,5年生存率提升至40.5%,肿瘤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亿元。中国癌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肿瘤防控的市场需求巨大。基因测序与传统检测手段结合,可更早发现肿瘤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高效筛选出合适药物,最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减少医疗支出。面对人民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公司主动战略性选择“普惠”的方式,基于国产自主测序平台的技术优势,公司通过降低产品成本、营销费用等方式,在严守质量关和保持合理利润水平的前提下,较大幅的降低了检测服务价格,提高了精准医学检测的可及性。

6、国家大力完善生育健康相关政策,促进优生优育,在这种背景下将给公司带来哪些发展机遇?答:我国政府多次出台生育健康相关的政策,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年,《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不仅为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指明了方向,更提出了综合防治出生缺陷,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促进早筛早诊早治。生育健康的检测市场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以产前防控为重点转向多元化、综合防控模式,从市场导向转向公共卫生或民生导向。公司生育健康业务,从出生缺陷三级防控角度出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及儿童各阶段,开展与生育健康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旨在全面助力出生缺陷防控,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主要业务包括:NIFTY?胎儿染色体异常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系列、多种单基因病无创产前检测、超声异常/引产组织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EmbryoSeq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系列、康孕?染色体检测系列、觅因可遗传病基因检测系列(包含基于全外显子组、全基因组技术的检测)、安孕可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系列、耳聆可?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系列、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系列、安馨可TM新生儿及儿童基因检测系列等。公司在生育健康领域全面的产品布局,有望持续引领业界领先地位。

7、公司目前现金资产充足,后续将如何利用现金资产进行业务布局,国内外的发力点在哪里?答: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63.05亿元,其中,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为42.61亿元。较为充裕的现金资产将为公司的后续业务发展奠定先发优势。具体而言,公司将聚焦主营业务进行相关研发和市场拓展,为公司长远发展夯实技术和渠道积累,提升实验室自动化水平和提高产能,为前端业务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公司也将在海外本地化业务开展方面进行相关投入,例如IVD厂房建设,为国际业务长期本地化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再者,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廊坊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期竞拍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募投项目青岛产业园也在推进建设中,为企业长期发展适当配置不动产,提升资产质量。针对公司外汇资金进行预测和规划,择机结汇,降低风险敞口,规避外汇风险,在保证日常经营运作资金需求,加强现金管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公司现金资产收益,保障公司股东利益。

华大基因主营业务:贸易经纪与代理;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临床检验服务;医疗用品及器械研发、制造、批发、零售

华大基因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6.46亿元,同比下降11.24%;归母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下降34.24%;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35.83%;负债率33.3%,投资收益.3万元,财务费用.0万元,毛利率61.08%。

〖证券之星AI〗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