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国
爱
耳
日
远离噪音科学用耳
一觉醒来听不见了
近日,桐庐一名高二女生因为经常戴耳机听歌,就连睡觉都不放下来,一夜醒来突然出现失聪,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年轻人突发性耳聋,和他们长时间使用耳机,睡眠不足等等是有相关联系的。
长期熬夜、戴耳机致突发性耳聋
小钱是桐庐一名高二学生,平时学习经常熬夜,半夜睡不着觉,就经常整夜戴耳机听歌,睡着了耳机也一直放着歌。
谁知最近,小钱突然觉得耳朵“嗡嗡”直响,上课也听不见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
图:正在做听力测试的小钱
医院眼耳鼻咽喉科皇伟医师给小钱做了检查,发现小钱是突发性耳聋。这个结果令小钱父母大吃一惊——年纪轻轻的小钱竟患上了突发性耳聋。医生提醒,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戴着耳机听歌学习,都会引发突发性耳聋。好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小钱病情逐渐好转。皇伟医生介绍:“复诊后患者的情况好了很多,听力恢复了三分之二。”
年轻耳聋患者逐年增多
多为熬夜、压力大及用耳过度引起
皇伟医师提醒,突发性耳聋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问题一般都集中在老年人群,门诊上每月大概有2-3个这样的患者。”特别是寒冬季节,患有耳病的人往往导致耳聋的几率很高,这是因为天气由暖转冷后,人体内耳毛细血管供血功能直接受环境影响而收缩,耳部的迷路动脉是血管唯一的供应源,一旦出现痉挛,则出现突聋。另外,无耳病的人也会因受风寒感冒、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影响而出现耳聋。
同时,医生发现,现在“突聋”年轻患者也不少,并有增多的趋势。皇伟表示,现在年轻人压力较大,熬夜现象很多见,像小钱这样的高二学生,因为心理压力大,熬夜学习,导致睡眠不足是常有的事。而这恰恰是突发性耳聋的诱因。“睡眠不足、情绪焦虑、压力大、熬夜等都容易引起血管紧张痉挛,导致耳蜗缺血缺氧,出现耳鸣、耳闷、听力急剧下降,甚至突发性耳聋。”
现在在公交车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戴着耳机看热播剧;有的年轻人骑自行车、路边慢跑或健身房锻炼,耳朵上也总是插着耳机听音乐。皇伟介绍:“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年轻人患突发性耳聋,与长期佩戴耳机等电子产品不无关系。长时间佩戴耳机,会损伤耳朵的气传导,造成听力下降。”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呢?
1.保持低音量。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2.限制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虽然降低音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将耳机使用时间限制在每天不超过一小时,也非常有利于减少接触噪音。
3.带耳塞。如果经常去酒吧、体育赛场和其它嘈杂场所,尽量远离扩音器等声源,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不时离开嘈杂场所,让听觉器官短暂休息,也有助于减少接触噪声的总时长。
4.选择正规品牌耳机。专家提醒,要选择正规的销售场所,或者是知名的电商平台购买;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