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你的一扇窗
马海英
一年级新生中有一个特殊的小姑娘,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禹汐,她的头发上粘着一个圆圆的塑料薄盒子,一条导线从盒子上垂下来,挂在耳朵上,然后延伸到小姑娘后背上的一个大盒子里。
这是一个先天耳聋的孩子,做过耳蜗移植手术。有好几年的时间里,她听不到虫鸣,听不到鸟叫,听不到别人的问话,听不到爸爸妈妈的呼唤!她很聪明,凭借着一双扑闪着敏锐光芒的大眼睛,在人们的唇齿之间、表情里、手势上,搜索着还能悟出的信息,她在采用“听看结合”的方法,接受这个有声世界。
入学前,她虽然接受了六个月的语言康复训练,但是,和人们的交流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她说话,有时她会像电视上的慢镜头一样慢慢的才能反应过来;有时一句话要重复好多遍她才能听懂。
她可能曾经习惯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下课了,孩子们欢呼雀跃,或嬉笑打闹,或围着老师争先恐后的争吵着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她沉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木讷的、茫然的、随意的扫视着前方。
有时候发现我看她,她也会忽然发现我似的,漂亮的大眼睛旋即闪烁出灵动的光芒。这光芒烧灼着我的心。我笑,她也笑,她从我暖暖的笑意中搜寻着我那些发自心底的爱怜,只是,她几乎不说话。我明白,曾经严重的听力障碍对孩子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极大困难,已经影响到孩子知识信息的获得、心理状态和人际交往。
现在孩子在上一年级,她还有的是机会学习语言,而我,有责任抓住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帮孩子学好拼音,为孩子说好普通话打好基础,同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听力语言训练。我找所有的理由,和孩子说话。当孩子对我的呼唤做出反应时,我首先给予鼓励的眼神,给她灿烂的微笑,并让她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去体验听到的快乐。
为了让孩子学好拼音,掌握正确发音部位,我刻意的让孩子看清我的发音动作,看清我的口型,每一个音的发出,我们师生不停的一次次演练,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像平舌音z.c.s,翘舌音zh.ch.sh.r,易混音n.l,我总是要反复帮孩子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为了避免影响其他孩子,也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我让自己成了小禹汐的影子,尽可能的时刻追随着她,坚持一对一的个别化听觉训练。为了不使孩子反感,我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孩子聊天,猜谜语,讲故事,创造游戏活动,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能够使孩子乐于与我相处。我心里清楚,很有必要抓紧时间将听力、语言、智力等方面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声音,教授的语言内容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我尽力从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学拼音,我选择安静的环境,以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稳定的声音信号。课下,我们进行在噪音环境中的听取训练,刻意地培养孩子在各种环境中抓取信号的能力。我播放手机里柔和的音乐,拉着孩子唱歌、跳舞。我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坚持遵照鼓励的原则,小禹汐的每一点进步,每多说一句话,我都会是她忠实的听众和赞美者!即便是她说错了,也会在我这里找到回音。我专注的引导她学习倾听。“禹汐,你听,电话铃声,是老师的手机吗?”“禹汐,你听,风吹树叶的声音,你学学。”“禹汐,鞭炮的声音。”“禹汐,有个孩子哭了,你去看看,回来告诉老师怎么了行不行?”“禹汐,你的同桌又写错字了,你替老师教教她,好不好?”……
贴近耳边的声音,孩子是可以察觉得到的,她开始喜欢感受和欣赏各种声音,听声音的效果进步很快。她也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互动交流。她体会到通过听和语言交流对她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从而培养起与人沟通的兴趣。
我知道,我们的锻炼会经历很久很久,未来的很漫长的日子里,会有许多难忘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
可爱的小禹汐,你的出生是不幸的,上苍没能给你一个健全的身体。而你,又注定是幸运的,上苍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许多扇窗。我,愿做你的一扇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qdsjxel/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