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往两千年,只是一本《红楼梦》。它是截至今天我国文学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没有之一。毛泽东主席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
伟人还要读五遍方得其要领,我等芝麻绿豆读上个百儿八十遍的也不为多。《红楼梦》中似乎有当代生活中刘属鸡、张举杖、老王、庄大、李小姐和赵妈妈的影子,每个人或许就是穿越来的缩小版贾宝玉、林黛玉、贾政、元迎探惜、贾雨村、焦大、刘姥姥……其实故事中说的就是你我他,只不过改了个名字。
为人不读红楼梦,活尽百年也枉然。洋洋大观自有学界的皓首白发去探究发掘,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红楼梦》是一座词语的宝库。但从宝库的犄角旮旯处找点零碎就够我们普通人咀嚼的了,并能越嚼越有味道,如《红楼梦》中就有许许多多的鲁西南各地的方言和习俗,尤其与成武、单县、定陶一带更为契合,甚至方言中的特殊字眼,在成武方圆几十里以内才能听懂和领会。一方面说明作者高超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另一方和他的丰富的生活阅历分不开,笔者揣测曹雪芹或许曾经这一带生活、游历过,至少应该颇有渊源。尽管咱扯也扯不清楚,也还是要扯一下。现略举几例,贻笑大方。
1.渥
成武方言:捂一捂;暖一暖。《红楼梦》第八回:你的手冷,我替你渥著。第五十一回:宝玉道,快进被来渥渥罢。
2.铰
成武方言:用剪刀剪。《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又向裤腰里掏了半晌,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来。第三十二回: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
3.忒(拼音作tui)
成武方言:太、过于。《红楼梦》第十九回:你也忒胡闹了,可作什么来呢!第十回:难道荣儿不是贾门的亲戚?人都别忒势利了
4.赔释
成武方言:和别人说道歉的话;赔罪解释。《红楼梦》第十六回:你明儿见了他,好歹赔释赔释,就説我年轻,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了他呢。
5.家的
成武方言:老婆。《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又问道,板儿长了这么大了么!
6.擎受
成武方言:人死后继承财产;承受,担当。《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这样好模样儿,除了宝玉,什么人擎受的起。
7.腌臜(拼音作āza)
成武方言:不干净。《红楼梦》第八十七回:黛玉道,我倒不是嫌人家腌臜。
8.解手
成武方言:屙屎,撒尿,如解大手、解小手。《红楼梦》第28回:少刻,宝玉出席解手。
9.强嘴
成武方言:和长辈顶嘴。“强”读作jiang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和我口邦啊口邦的。第四十四回:离的又不远,你聋了不成?你还和我强嘴!
10.大发
成武方言:过分;过度;厉害。《红楼梦》第六十三回:琴姑娘罢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的大发了。
11.官中
成武方言:指大家庭所共有的。《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12.年下、赶年下
成武方言:过年期间、等到过年期间。《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第五十回:“贾母笑道:‘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托懒儿……’”第五十一回:“太太就只给了这灰鼠的,还有一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还没有得呢。”
13.待见
成武方言:喜欢、喜爱某人。《红楼梦》 第二十一回:贾琏搂着平儿求欢,被平儿夺手跑了,急的贾琏弯着腰恨道:“死促狭小淫妇!一定浪上人的火来,他又跑了。”平儿在窗外笑道:“我浪我的,谁叫你动火了?难道图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见我。”
14.嘟噜
成武方言:量词,连成一串一簇的东西。《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一嘟噜上只咬破三两个儿,那破的水滴到好的上头,连这一嘟噜都是要烂的。第十六回: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
15.黑家白日
成武方言:不分昼夜,整天整夜,日日夜夜。《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么大丫头了,没个黑家白日,只是玩不够。
16.馍馍卷子
成武方言:日常吃的发面馒头花卷或花里虎卷子等类。《红楼梦》四十五回:“馍馍卷子”“着三不着两”
17.狗ri的
成武方言:指粗话、骂人的话。《红楼梦》第九回:偏你这小狗(入肉)的知道,有这些蛆嚼!
18.呲牙儿
成武方言:没事找事,瞎议论。《红楼梦》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子,你就是另眼照看他们些,别人不敢呲牙儿的。
19.可惜了的、可惜了儿的
成武方言:可惜的意思,“了的”“了儿的”是语气词。“了”读作liao。《红楼梦》第七回:昨儿我想拿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姐妹们戴去。
20.意意思思
成武方言:指犹豫不决。《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只意意思思的就撂过手了,你叫我有什么法儿?
21.摔丧
成武方言:风俗摔盆子,父母去世出殡时,子女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红楼梦》第十三回: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第十四回:宝珠自行未嫁女之礼外,摔丧驾灵,十分哀苦。
22.灌黄汤
成武方言:喝酒。《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贾琏偷鸡摸狗被王熙凤抓了个正着,王熙凤跑到史太君面前告状,气得贾母对贾琏劈头怒骂: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方言就是一部活历史、活地图。自古以来,一个地方一个语种。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虽然统一了文字,却无力统一语言。
《红楼梦》夹杂了不少鲁西南方言(包括俗语),我反复读《红楼梦》的时候,感觉到了还有很多成武方言,不胜枚举:唧唧咕咕,嘁嘁喳喳,嘟嘟囔囔,哼哼唧唧,唏里哗剌,脾气怪孤、不大随和,心眼子,摔脸子,发送(拼音读作fāsong),怪热的,怪湿的,怪好的,鸡巴,马蜂,小猴崽子,大马猴,点了一出戏,不言语一声儿,衣裳,香袋子,巴巴的,素净,不中用,从来没红过脸,碍手碍脚,一点子,白冻坏了你,鞋面子、二块子、汗巾子,操心,息了灯,努努嘴,头发笼笼,这黄子,撂下,鼓捣,门槛子、一坛子、妥当、一个嘴巴子,亏他怎么作,谁敢给我气受,喜欢范这些花样,拐棍子,后襟子,炭篓子,俗套子、没耳性,一下子,姑子、拐子……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成武特有的方言,这些口语词汇,至今犹存,口口相传,仍活跃在成武人的生活中。如出了方圆几十里,就可能听不懂或被理解成别的意思了,但按《红楼梦》作者的原意和主旨,似乎用成武方言解释最为精当到位。
鲁西南处于苏鲁豫皖交界处,现在距离大城市好像远了点,但在历史上曾经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民风淳朴、人口稠密、繁茂富庶之地。不仅有古老悠久的历史,也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武王分封、楚汉争霸、黄巢起义等所描写的故事或史实。今天我们只看了看成武一带的方言和《红楼梦》联系,有人说成武这一带人杰地灵、文成武就、底蕴很深,此言不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qdsjxel/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