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关于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从袁氏当国教会你怎么读历史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12-16

读历史要读出清醒、读出独立、读出自由

听众朋友大家好。这期节目我们继续关于历史观的话题。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唐先生师承胡适,是历史学界的大家。他的《晚清七十年》是历史的鸿篇巨著,可惜在大陆的书店里买不到,他的“历史三峡论”更是学界振聋发聩的理论。

年我出了个车祸,《袁氏当国》这本书是手术后住院期间我的一位记者朋友所赠。通读一遍之后,不夸张的说,于我而言就像是骤然间一束耀眼的光芒,驱散了之前在体制内学习历史,弥漫在心中的迷雾。从此我对于历史有了全新的、颠覆性的认知,真的有种苏醒过来的感觉。

为什么一本13万字的历史小书对我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是不是言过其实,

你听我慢慢来讲。

《袁氏当国》顾名思义,讲的是清朝灭亡、民国建立的那段历史以及在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主要是袁世凯、孙中山,包括黄兴、宋教仁、北洋军阀他们的所作所为。极其精炼但又深刻的还原了自武昌起义开始,到袁世凯去世为止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这里面有唐先生对历史事实的还原,对历史人物的观点,特别是对他们那些影响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背后的时代烙印,历史沿革和人物性格进行了深度的分析。

所有学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知道,关于袁世凯和孙中山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在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是非常确切的人。为什么说确切,是指对这两个人的定义和评价是非常清楚且毫无争议的。

孙中山被尊为国父,是中国终结帝制走向民主的第一人。而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是开历史倒车的卖国小丑。这早已是盖棺论定的事实。在国人心目中,孙是好人,袁是坏人。

而唐先生的《袁氏当国》却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先莫论好坏,他们首先是那个时代的人。要理解他们那些对中国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所作所为,我们首先要理解那个时代和受那个时代影响的人。

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最轻易的是做两件事:一是用已知的结果去衡量他的行为。发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感叹。二是用当代的价值观去批判他的思想,疑惑“他为什么会这么想”。

这就是错误的历史观,这往往让我们误读历史,误解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清朝至民国的历史时期,是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历史车轮携千钧之势滚滚而来。这一次的改朝换代对中国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一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裹挟现代文明撞击国门,中华民族注定要现代化。

二是施行千年的帝制皇权崩溃在即,而新的制度前路未明。

三是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难。

相比当今的世界强国,英国和美国。中国当初的转型比之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多了外患,比之美国的独立战争则多了内忧,甚至相比近邻日本的转型也多了诸多列强的觊觎。

所以这样的转型注定要经历数百年的时间,也注定了这样的转型无法在一代人中实现。在这样一边挨打一边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谁也不具备完全主宰中国变革历程的能力。

身处在那个时代的人,既深受几千年帝制皇权的影响,又对新的政治文明一知半解。同时,面对国内的分崩离析和列强的步步紧逼,即使是手握重兵的袁世凯也没有节制全国的实力。

上一节我说过,我们每个人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寿命,但我们的人格和精神是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几乎无法挣脱千年的传统留下的烙印对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不要说国家政治这样的大事,不要说清朝刚亡的那个时代,就算今天让你像西方人那样,对父母直呼其名,与朋友AA付账,对中国人来讲都难以做到。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袁世凯也好,孙中山也罢,他们都首先是那个时代的人,就算雄才大略,也必然会置于历史的规律之下。

袁世凯是那个时代最有能力的人,也是最有力量的人。在满清的官员中他是最拥抱变革的,因为代表朝廷节制朝鲜,经历了甲午海战的失败,袁世凯这样的满清官员不能说不痛心疾首,也不能说没有深刻的思考过民族的命运、国家的未来,中国未来应该走向什么样的道路。这从他小站练兵,一直用最新的军事理念和装备训练部队也能看出来。他也算是睁眼看世界的人物。

不管是因为私利的权衡,顺势而为,还是看清了历史洪流的方向,不是武昌起义,而是袁世凯亲手终结了自秦始皇开始在中国实行了多年的帝制。

袁世凯可以轻易击溃武昌起义的革命军,但他没有。当然出发点可能是他清楚满人惯于兔死狗烹,也深谙养敌自重的政治手腕。但是,人性是复杂的,深受儒家文化教育的袁大人,在最终决定站在革命一方的时候,又何尝没有为天下苍生、国家命运的考虑呢?客观上是他加速了中国政治的转型历程。但是,在脸谱化之后,窃国大盗的标签终究是让他的这些进步的行为变得动机阴险,早有预谋。

袁世凯也可以屠杀满清皇族,让他的革命行为显得干净彻底,在革命派这边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但他也没有做。这看出他其实不是个手段狠辣的人,毕竟读书人不该犯弑君之罪。所以,他没有成为罗伯斯庇尔,让这次轰然的历史巨变成为像法国大革命一样的弥漫着屠杀和流血。

所以说在这次转型中袁世凯和孙中山一样,也曾经是进步的力量,为着民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你们知道武昌起义的时候孙中山在做什么吗?他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餐馆里打工。所以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这次推翻帝制的武昌起义是孙先生运筹帷幄的结果。

反倒在当时,袁世凯是唯一的被革命党、朝廷甚至西方列强都能接受的统治中国的人物。可见袁的威望之高,在那个时代无可替代。革命军中的各派势力几乎都一致同意把民国总统的位置虚位以待,等待袁世凯来主政。是各种机缘巧合,才让中山先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位选举产生的总统,而中山先生刚一上任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来民国就任,他立即让出总统之位。这里面有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怀,也有这个位置本来就是袁世凯众望所归的原因。

但袁总统也注定了是个悲剧人物。上文我已经说了,中国的这次转型,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制度,绝对不会转变于旦夕之间。所以,即使他想做一个真正的民主大总统,他本人也没有这样的知识和经验,他所处的时代也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他如果要回头去搞帝王专制、甚至君主立宪,这些形式在当时的中国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客观历史就决定了,他注定是个进退失据的过渡人物,历史选择他,也是他的悲剧所在。

但是我很好奇,同样都没有成功的引领中国实现转型,为什么袁世凯没能成为孙中山那样的国父先贤呢?

唐先生的观点是:一是人格的差别,中山先生是天下为公,心怀民族大义的人物。而袁世凯,却多为一己私利权衡利弊。二是孙中山有美国留学、东渡日本的经历,而袁世凯毕竟只是满清的旧官僚出身。他们对当时世界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第三,是我自己的小人之心了。孙中山和袁世凯虽然都曾问鼎总统大位,但孙先生毕竟是光杆司令一个,不像袁总统手握重兵,造成自己真的有实力左右时局,行逆天之事的幻觉,这也是袁的悲剧所在。

再来看国父中山先生,他虽然没有对推翻清朝贡献一兵一卒,但是可以说民国建立皆来自于他的思想。他也事实上在临时大总统4个月的任职上,通过立法为民国建立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宪政体制。

这里解释一下,孙中山真正的总统任期只有两个多月,但袁世凯不到南京就任,坚持定都北京让孙中山又留守了2月。

但就是这样一个亲手缔造民国法律的国父,却也是第一个带头违背法律的人。

震惊中外的宋教仁被刺案发生以后,大量的证据指向了袁世凯政府中的总理赵秉钧,也牵连到袁总统可能参与其中。虽然宋教仁临终前还在给袁总统写信,陈述治国方略,丝毫没有怀疑袁世凯有参与对他的暗杀行动。

案发之后,国民党高层黄兴、陈其美都建议通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但别看我们中山先生书生一个,却坚持发动了二次革命,兴兵讨袁,他甚至想向日本借钱,联日倒袁。看中山先生的这个行为,是不是还不如袁总统在拼死抵抗日本二十一条的时候表现优秀呢?但是向日本乞援的行为对于中山先生倒是大节不亏,二十一条却让袁世凯背负千古骂名。

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但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国父亲手构建的国家法律却被他自己亲手践踏。实在是为今后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也事实上触动了袁世凯得出共和制度并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结论,要回到他熟悉的君主制的老路上。

所以你看,历史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我们看历史仅仅得出谁忠谁奸,未免就显得太粗糙了,也毫无现实意义。

《袁氏当国》这本书中很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让人看到在大时代中,很多时候,人的身不由己,甚至是一念之间。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了令行禁止,在革命中建立领袖的绝对权威,他要求所有党员必须签字盖手印,宣誓对他的效忠。这样的行为,若为公,是权宜之计,若为私,又何尝不是独裁和极权。

所以也好,中山先生没有等到革命成功之时,历史来不及检验他是否真的能做到从军政到训政,直到还政于民。于他虽有壮志未酬的遗憾,但留一世清名又何尝不是幸运呢?

唐先生在这本书里还还原了诸多历史事实。诸如袁世凯称帝的来龙去脉,诸如让他背上历史骂名的与日本签订“21条”真实的历史原貌。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还不是还原这些历史,而是让你在重新了解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过往读历史所秉持的观念。

我就在想,我们能不能多看一些不同的著作来了解同一段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的真相中挖掘出尽可能客观的真相。

我们不要简单的对人下结论,甚至要认识到得出对某个人的评价本来就不是读历史的目的。

读历史是要读脉络,读逻辑,读必然性,读偶然性,从历史中读出当代来。把古人放回他的时代中,就如同把今人放在当下的时代中一样。这样才能借由读古人而看清今人的历史沿革、时代困境、能力边界。直到把自己读清醒、读独立、读自由。

好了,话就到此。今天的课程结束了。唐先生的这本书在国内的书店能够买到,但是是删减本。

这里是赵先生的通识课,我们下周再见。赵男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8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