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关于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璐语文聋兄轶事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11-10

感谢

作者档案

邵宪军,笔名三宝,生于年12月10日。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年通过竞岗成为副校长直到现在。有25年语文教师经历,如今工作在海伦市农村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海伦市爱国学校,兼任初三历史课。喜欢文学,爱好健走。人生座右铭是:用真诚缔造友谊,用汗水打拼未来。[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璐语文编辑部整理]

聋兄轶事

——三宝

聋兄生平

我这个聋兄,今年虚岁57,属虎,应该是年生人。真名叫李廷春,是海伦市东林乡连山村大户李屯人士。据说此屯乃其祖所立,确实是屯中大户。他这一辈光男丁就五个,他排行第四。有人读此可能会有疑问:你说的这个聋兄何以致聋?这要追溯到四十多年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还没有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搞人民公社、生产队。生产落后,农民生活条件差。十几岁的李廷春,一次为家人做事受伤。村医给用了青霉素和链霉素。伤是治好了,可是却落了耳鸣的毛病。平时耳朵里总是轰轰作响,只有心情平静的时候,单调的声音能够听到。后来,随着生活的好转,虽经多方求医问药,但还是没有治愈。尽管如此,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家人,没有抱怨过村医,坚持读完了高中。

混世之初

聋兄有一定文化,但是他不是一个文明人。由于耳鸣耳聋,他早些年没有找到正经工作,凭着他的身强体壮、骨子里的野性和仗义行侠的性格,行走在刚刚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做一些打打杀杀的混子事情,居然在本村和邻县绥棱一代有了一些名气。

后来,有一个绥棱县里的姑娘喜欢上了他。这个姑娘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最可贵的是,这个姑娘不嫌弃他聋,执意要嫁给他。一起跟他去过家里,下田割过地。聋兄感受到了恋爱的幸福。正当人们为这个残疾青年祝福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心爱的姑娘分手。家人懵了,恋人更懵了。聋兄就是这样一个人:认准的事情就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结果大家都会猜到——分手了。听说那个姑娘嫁了别人之后,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望春”。或许是对李廷春的念念不忘吧!我们成为朋友以后,谈起此事,他说:“我给不了她幸福,所以选择放手。”聋兄的爱情观震撼了我。是啊!“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呀!

成名乡里

年,我在东林二中做教师,我们新任校长白永学是聋兄的同村人,很欣赏聋兄的为人,为他安排了一个管理师生自行车的工作,成为东林二中的临时工,我们相识。他工作非常认真,加上身上特有的匪性,学生都怕他,自行车的管理空前地好。他也收回了野性,竟能在学校为他腾出的6平方米的屋子里,工作之余潜心苦练书法,写出了一手好字。后来竟然取得了成就:学校的校门牌匾、宣传标语;乡政府、各单位、各村的宣传图板,几乎被他承包了。他成了东林乡的文化名人。聋兄的成名经历,似乎印证了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

结交聋兄

聋兄有酒量、爱结交,我、王显军等好哥们就成为他6平米小屋的常客。有时在家带点菜,有时在集市买点菜,有时竟然在他那里直接蹭吃蹭喝,聋兄成了我们的“小老婆”。我们在一起,古今中外、海阔天空、荤素搭配,无所不谈、无所不包,倒也聊个投机,成为知己。我们沟通聊天的方式,就是写字:空桌上、手心里、本子上,凡是能写字表达的工具都是交流的平台。聋兄的精明,有时看对方口型、看笔顺,就能充分领悟,让人赞叹。。他的思想、他的世界观,在我成长进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他身残志坚的专一精神,给了我工作启迪。那个时候,我们还都是民办教师,工资很低。为贴补家用,我们都想办法买些承包地种。每到农忙的时候,我们自己忙不过来,聋兄就会出现在帮工的行列里。聋兄可是一把好手:铲地、装豆车、打场、扛麻袋懂技术、不惜力。我们在一起时的闲暇,就是下象棋。老实说,我对象棋毫无钻研。可是对于这个聋兄,就大不一样了。他通过电脑,研究棋谱。平时自己在小屋里,摆上棋盘、棋子演绎。我和他对弈,常常十盘能赢一二。有这样一个帮手和玩伴,确也减轻了我生活中的压力,有这样的朋友真好!

恶作剧

聋兄也喜欢恶作剧。年,我在单位所在地开了一个小书店。开业那天,我单位的所有领导、教师都来我家捧场。我们的校长吕兴权,与聋兄有亲属关系(他们之间论亲家)。他不知道在哪里找到空白纸,书写了“校长室”三个大字,贴在了我家狗窝上。见到此情此景的老师们,都暗笑这个聋兄开玩笑的手段。我们的校长见到此景也不生气,就当一个乐子。

成家

聋兄也成过家。聋兄在混社会那段时间,交了一个曲姓朋友。这个朋友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有家基本不管。家里妻子白氏长相不错但有风湿病,两个女孩,大的在长春打工,小的上中学。不知是出于对母女的同情,还是早有旧情。他把白氏母女接来学校,办理了结婚手续,简单举行了结婚仪式,孩子也直接转入我们东林二中。除了管理自行车,还经营个小卖店。夫妻俩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倒也各有分工,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白氏的风湿病加重,聋兄积极买药治疗,效果也不明显。一次白氏去长春探望长女时,不想再牵累聋兄,迟迟不归。聋兄的另外两个朋友,前往长春去接,未接回。后来聋兄亲自去了一趟,这位龙嫂深受感动,接回。没过多长时间,龙嫂携小女出走。只留下一封短信,内容是不牵累聋兄云云。又一场“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剧情上演,这回的主角不是聋兄,而是龙嫂。自此聋兄再没有成过家。

分离

年,聋兄辞去学校临时工(二十年)职务,自谋生路,去了大庆,帮助一个亲属办水厂。年我工作调转,离开了东林。年东林二中撤并,王显军等人也各奔东西。只有每年过春节,聋兄从大庆回来,我们才有短暂的相聚。我们你请吃喝、他请洗浴,我们总是感叹过去经历的苦,倍感现在生活的甜。当然我们更珍惜的是我们结下的友谊。年国庆节期间,聋兄赶回来,在我家里摆了宴席。参加人自是与聋兄对心情的人,我把自家的两瓶茅台也报销在这场宴席上,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聚会。为了生活,我们谁也不能停下脚步,只能顺其自然,珍惜拥有。好在随着科技发展,手机的功能强大到了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