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关于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让听障人士重回ldq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10-19

  人之所以能够听见声音,三块极小的听小骨传导声波,起到了关键作用。慢性中耳炎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其原因除了鼓膜穿孔外,多伴有听小骨的破坏和缺失。其实,对于听力障碍患者而言,他们同样渴望与人交流,渴望欣赏美妙的天籁之音。可是,他们只能无奈地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利用先进的全耳内镜下人工听骨链重建技术,建立新的声音传导“桥梁”,使听力障碍患者提高恢复听力,重新回到“有声的世界”。

右一为汪守峰主任医师、左一为戴俊副主任医师

核心档案:听骨链重建听力重现

  人类之所以能听到声音,需要外耳、中耳将声音传导至内耳,再由内耳的听觉感受器细胞感受声音并传导至大脑,从而产生听觉的感受。

  声音传导的关键部位,就是鼓膜以及由三块极小的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

  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炎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儿童的发病率高达70%。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由于中耳炎症的长期刺激,可引起鼓膜穿孔、听小骨粘连固定及听小骨缺失,甚至内耳系统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全聋。

  人工听骨链重建术,主要用于中耳炎患者的听力重建。该项技术于20世纪初问世,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两名欧美医生才正式奠定了现代听骨重建技术的基础。经过60余年的发展,随着外科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中耳重建手术的效果逐步提高,可明显改善患者听力水平。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汪守峰主任介绍,以往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中耳感染以及预防严重的中耳炎并发症。近年来手术技术的革新能够使大多数病人受损的听力传导机构得到重建,从而改善听力。人工听骨链重建术主要是借助于先进的显微镜、耳内镜以及动力系统,植入听小骨假体(钛合金、生物陶瓷听小骨),恢复鼓膜和内耳之间的稳定链接,重新建立新的声音传导“桥梁”,从而达到恢复或改善中耳传声系统功能。

前沿应用:从“无声世界”重回“有声世界”

  泗阳的童女士十年前发现自己左耳微微发痛,反复有黄色的脓液渗出,散发着一股臭味。起初,她以为是洗澡时不小心将水倒灌进了耳朵里,便用棉签经常掏拭耳朵,可耳内却依然湿润。最让童女士感到可怕的是,她的左耳听力越来越差,仿佛被一团棉球堵着,与人交流时障碍重重,心理压力与日俱增。

  由于听力严重下降,今年二月童女士慕名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求诊。该科主任医师汪守峰主任检查发现,童女士左耳外耳道有肉芽形成,左耳鼓膜大穿孔,穿孔内可见胆脂瘤。经电测听检查,左耳气导下降70分贝,骨导正常,最终诊断为左侧中耳胆脂瘤引起的左耳传导性耳聋。

科主任怀德、汪守峰主任医师及戴俊副主任医师经过术前评估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人工钛合金听骨链重建术。经过术前积极充分准备,汪守峰主任医师和戴俊副主任医师通过双人三手技术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全耳内镜下外耳道新生物、上鼓室及乳突胆脂瘤切除,人工听骨链植入和鼓室成型手术,手术中,耳鼻喉科专家联合运用0°45°镜,在仅去除少量骨质的情况下,更全面清楚地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的病变部位以及听骨链损伤情况,术中,可见患者锤骨、砧骨、镫骨已被胆脂瘤侵袭并缺失。经清除中耳胆脂瘤后,将人工钛合金听骨链植于镫骨足板上,软骨片修补鼓膜,重建病人的听骨链,全程直视下更好地保护面神经,避免并发症,手术获得成功。

  目前童女士听力已经接近正常人水平。“我现在终于可以清楚地听到别人说话了。以前,由于听不清楚,别人跟我说话要么连喊带吼,要么干脆不愿理我了。而且,平时喜欢听的歌或是爱看的电影、电视剧,也都无心去看了。”童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经历过无声世界的痛苦,才会知晓并珍惜有声世界的美好。

专家提醒:中耳炎越早治疗听力恢复越好

  在引起听力下降的各种原因中,中耳炎算是最多见的了。由于儿童的咽鼓管的位置更平、更短,因而更容易患上中耳炎,其发病率高达70%。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家长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效果会更好。

  此外,由于中耳炎有时耳痛不明显,加上儿童难以讲述清楚自己的感受,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儿童多表现为听话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把电视机音量开的很大,学习成绩下降等。中耳还常常受到“左邻右舍”的威胁,如鼻和咽部的疾病,包括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常会并发中耳炎,所以为了保护中耳的健康,还必须注意治疗这一类疾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对中耳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出现耳朵疼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久拖不治,逐渐转化成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先通过口服药物、鼓膜穿刺注药来治疗,效果不佳的则要进行中耳置管治疗,目的是改善中耳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可达半年至1年,直至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患者通气管可自行排出于外耳道内。此外,还可通过咽鼓管球囊扩张的方法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对于听力受损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则适合选择鼓膜修补术、人工听骨链重建术等治疗方法,重建声音传导功能。

  许多老人觉得年纪大了,听力不好很正常。可是由于听不清,老人会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导致生活质量不高。老年人耳聋后,最好还是选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