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的数字化影视资源往往附带英文字幕,还提供各种字幕和音频新技术,让你实现听力+阅读双重输入,让英语输入的密度更大,也更容易理解。
不看字幕的优势伍教练一直建议看英文电影、电视剧不看任何字幕,从而从“学”上升到“用”,而听力的提升主要靠读原著提升词汇实现,因为听力的99%取决于你的词汇量,词汇知识对听懂不熟悉的内容帮助非常大(MittererMcQueen,)。对于过了语言发育关键期的你而言,阅读原著是最好的拉升词汇量方式。这么说吧,1万词汇量(testyourvocab测试为准)以下的人听力无论怎么练都很差,1万以上基本能秒懂电影等“真英语”,2万以上会听得更清晰。词汇之于听力理解相当于像素之于视频清晰度,像素越多越清晰,密度到达“视网膜屏”级别就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了;词汇太少,你只能听得模模糊糊,相当于在理解上打了“马赛克”。
不看字幕(含英文字幕),是将你的听力锁定在使用级,因为你跟老外对话是没有字幕提示的,听电台新闻和很多视频也是没有字幕的,而且看字幕时阅读理解占据输入通道,听力理解就被边缘化了,不利于听力提升——反过来看更清楚:盲人看不见,其听觉就会代偿性增强。
不看字幕也方便移动看片。现在我什么都不做专门在电影院、电视上或电脑前看电影等的机会不多,最多的是在每日洗漱、吃饭、干家务活、出门坐车的时候看手机视频,同时连着蓝牙主动降噪耳机,听得真真切切,但看字幕的话就不方便了,一个屏幕太小,另一个在车上颠簸看字幕也会头晕眼花。
英文字幕的优势最近伍教练看了一些语言学研究,更新了对字幕的认知。MittererMcQueen在年的研究让说荷兰语的参加者观看苏格兰口音和澳大利亚口音的视频,含有英文、荷兰语字幕或者无字幕,发现外语字幕(英语)比母语字幕(荷兰语)强,可以提示语音中说到哪个词,可以对上人物的口型,从而实现词汇引导下的知觉学习(lexically-guidedperceptuallearning),能够学到语法和词汇,还能快速适应外语的口音;母语字幕虽然更容易阅读,但是一边听外语一边读母语字幕时,大脑忍不住想着母语的发音,会对外语的听力输入会造成干扰和误导,其知觉学习很弱甚至没有,对以后学习外语词汇可能有不良影响,也不利于适应外语方言;外语字幕的知觉学习在一些测试中优于无字幕或者差不多,而有趣的是无字幕在一些测试中比母语字幕强。
荷兰的研究发现初学英语的小学生看英文字幕比无字幕学到更多的词汇(Koostra,JonannesandBeentjes,)。伊朗的一个研究让大学生看DVD视频,对比英文字幕(外语)、波斯字幕(母语)、无字幕3种条件,测试显示在理解上英文字幕最好,无字幕最差(HayatiMohmedi,),而母语字幕可能让人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英语对白上,甚至完全忽略英语;特别地,对于词汇量和听力较好的学生来说,英文字幕并非全程阅读,只是听得不太懂的时候看一眼就够了,所以阅读、翻译造成跟不上说话速度的情况并不严重。
这些研究我是这么看的。中文字幕就不用说了,研究说看了反而有副作用;看英文电影时读英文字幕,肯定是对提升剧情理解有帮助的,也有利于学到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这些研究结果跟我们的常识吻合,并不意外。字幕是辅助工具,但在很多英语听力实战的场合是没有字幕的,包括看一些英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听广播播客有声书、跟真人对话等,这要求我们不看字幕也能听懂,就算遇到生词、俚语等听不懂的地方也能保持镇定,利用上下文猜出大概意思;提升词汇不用在看电影时实施,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英文原著更有效率地实现。
我自己一路过来就是坚持不看字幕,同时大量阅读英文原著,随着个人词汇量的不断增长,明显感到看电影、新闻等都听得比较懂,特别是经常能听出一些比较冷僻的词汇,秒懂的快感有时意味着“换成别人这个词肯定听不懂了”。更何况看电影的时候脱离字幕,更加能够充分享受画面内容——现在的大片动辄花几个亿做视觉特效,你只看纯文本对得起人家吗?
但是,如果你平时没有读原著的习惯,那么看电影的时候输入英文字幕也确实能提升水平。在国内的环境,电影的英文字幕还不是很普遍,这时就坚决不看中文字幕。对于有字幕的英文电影,你可以一边看一边做“50%自适应查词”,跟看英文原著一样,包括后续的7天复习操作。
英文字幕需配合查生词伍教练在英国可以看Netflix等国际主流视频网站,英文字幕是标配了,当然我经常是取消的。有时开着英文字幕,我就像HayatiMohmedi的研究所说的那样,并不需要全程读,只是在听到生词的时候看一眼。
例如,我看真人秀电视节目HellsKitchen,全球最有钱厨师GordonRamsay满嘴喷粪呵斥学员,字幕显示全部读完的话有时还真的跟不上,听就快多了,但看字幕也帮我听懂了出现好几次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词entrée(主菜)、halibut(大比目鱼)、Wellington(酥皮牛排)等。如果你在电影院就没办法了,在电脑上看片是有机会查单词的,可大幅提升词汇习得效率,这是阅读研究发现的——读2万单词的书仅能自然习得4~5个生词(Zaharetal.;Horstetal,;Laufer,),通过认知加工可成倍提高习得效率。
最近伍教练还对非英语的各国影视精品产生浓厚兴趣,一口气看了:
电影名/语种
LesChoristes/French
Lagaan/Hindi
Dangal/Tamil
Downfall/German
TheNightComesforUs/Indonesian
Thewailing/Korean
Theunbornchild/Thai
Perú:tesoroescondido/Spanish
像《摔跤吧!爸爸》这个印度爆款电影,比很多英文电影都好看,但还没有英文配音,通过看英文字幕看懂也是英语的一大用处。其间看英文字幕配合查生词,词汇收获甚丰。这种有英文字幕的外语片在Netflix上有很多。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福利,出国时你可以免费注册各大付费视频网站,每个免费试用1个月:
Netflix
YouTubePremium
AmazonPrimeVideo
Hulu
……
全部玩一轮下来,也够你在国外荒废小半年的了,而且英文字幕大大的有。
在播放视频时查词最好是在电脑上操作,听到生词就立刻暂停,慢一点的话字幕可能就切换了,倒回去重看相当麻烦,因为你可能倒得太多。Netflix上可以倒回10秒,我仍旧觉得不方便。暂停播放后可以一键调出电子词典(热键需提前设置好),键盘输入查词、存入单词本,一键关闭电子词典,继续播放,这些操作熟练了可一气呵成。手机上就麻烦一点,旧一点的手机还折腾不起播放器和电子词典app之间的来回切换,弄不好就杀进程重启app了,而手机输入单词也不方便。
增强英语输入的辅助技术Transcription字幕
让播放查词变得方便,国内有的视频网站称为“互动字幕”或“字幕预览”,即全部字幕都显示,随着对白的进度滚动显示,你在暂停后很容易找到生词,甚至不暂停也来得及操作。目前transcription字幕多见于在线公开课,例如可汗学院、TED演讲(仅限浏览器版)、网易公开课(仅限app在线看),对学习专业知识非常有帮助。
Caption字幕
“字幕”的英文一般为subtitles,有时又叫captions,后者是为听力障碍者(例如聋人)提供的,不仅显示人物讲的话,而且还在没有讲话的时候描述画面的内容,例如人物说话的态度、用音乐符号显示正在播放音乐、一些声音效果等。如果你的英语听力一般,也不妨利用captions增强理解,在字幕列表中选择English[CC]便可(CC原意是closedcaptioning,即软字幕,可以选择显示或隐藏)。现在很多人喜欢读影视剧本,我想还不如看caption字幕。
AudioDescription音轨
在人物对白之外增加旁白声音,描述画面内容,这是为视力障碍人士(例如盲人)提供的。过去正版的DVD、现在Netflix的自拍剧都有提供audiodescription,我感觉这对电影的意境有一定影响,例如恐怖片突然变得安静往往暗示有极为可怕的镜头,这时来段娓娓道来的解说,你还怕个鬼啊?旁白的时候背景音乐也降分贝了,也让我不爽。但是,audiodescription大幅增加了听力输入量,结合描述和画面又可大幅增加理解程度,还是个好东西。
如果你的英语听力基础比较弱,不妨把自己当成聋人和盲人,打开这些为残障人士设计的特殊输入通道。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现在YouTube还普遍运用语音识别自动生成字幕的技术,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技术突破,以及更多惊喜。
ReferencesHayati,A.,Mohmedi,F.().Theeffectoffilmswithandwithoutsubtitlesonlisten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