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关于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痛心妈妈,我吃了药怎么变成这样了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18-10-12

近期流感肆虐,各地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近年高峰水平....

年1月1日至1月16日,全省共报告流感例,其中14岁及以下为发病主要人群,0~6岁人群报告发病例,占39.61%;7~14岁报告发病例,占27.91%。

年约半个月以来,全省报告的14岁及以下流感病例显著高于年12月(增加了1.36倍)及年同期(增加了15.15倍),同时报告病例数已接近年全年同年龄组发病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甲型H1N1流感在逐渐增多,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根据省疾控中心的通报,就15岁以下儿童感染的流感病毒型别而言,年至今存在乙型Y株、乙型V株和甲1、甲3型共同流行的情况。总体来看,以乙型Y株为主,占阳性标本的44%,并正在逐渐减少;而乙型V株、甲1和甲3型占比56%。

感冒生病就要吃药,

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却很少有人了解:

“我国每年有约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

“我国每年2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致死”

最近

央视一则公益短片

让人忍不住落泪

短片取材于真实故事

关于一个爱笑的小女孩的故事

「五岁聋儿:我想对妈妈说」

她一岁的时候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她特别爱笑,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

可是3年前,她发高烧

因用药不当

她慢慢地听不见这个世界的声音

“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她不敢跟其他小朋友玩

她脾气很差,会摔东西

她不是不乖

而是

她想跟妈妈说话

但着急说不出来

“我把妈妈气哭了

可妈妈却难过地跟我说对不起”

“妈妈,我好想叫一声妈妈

我好想听听这个世界的声音”

冬季是孩子生病的高发期

医院

儿科门诊前都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家长们一脸焦急,怀里的宝宝也是无精打采

为了早日康复,“药物治疗”不可避免

可是很多家长缺乏儿童安全用药常识

给很多孩子造成了终身遗憾

付浠诺5岁

3年前因用药不当致聋

郭依梦5岁

2年前因用药不当致聋

付昊6岁

3年前因用药不当致聋

“妈妈,

我吃了这种感冒药怎么聋了?”

你知道吗?

我国每年约有儿童

陷入无声的世界

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

更是难以计数

我国现有多种药品制剂中

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

衣食住行

我们都给孩子专属的呵护

但最需要专属的药品

我们却忽略太多

那么平时孩子用药要注意什么?

哪些药能吃哪些药不能吃?

快跟广角君一起去了解!

哪些药会影响儿童健康?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以上内容出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

最近,医院药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冀连梅发文《一年狂卖40亿的匹多莫德,请放过中国儿童!》,在网络广泛流传。

记者对此在多地进行了调查。

现状:儿科"神药"几乎"是病就开"

冀连梅发文章反映,在   

冀药师在网上检索到的数据显示,匹多莫德在我国销量非常好,年匹医院销售额达到了35亿,在零售药店的销售额是4.27亿,再医院的销售额,"我猜总额会达到40亿!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由儿童患者买单。"她在文章中说。

  

记者在网上药店查询到,匹多莫德大致分为胶囊、颗粒剂、分散片、口服液四种剂型。其中颗粒剂、胶囊、分散片均为国产药,价格每盒三四十元,而口服液是意大利进口药,价格昂贵,单盒原价元,促销售价元。在该口服液的用法和用量上,百度百科上可以查询到,儿童发病期,每日两次,共两周或遵医嘱。如果是用于预防疾病,每日一次,至少60天或遵医嘱。

  

百度百科上显示,该药为免疫刺激调节剂,适用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妇科感染;并可用于预防急性感染,缩短病程,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急性感染期的辅助用药。

匹多莫德被指存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不明

相关说明显示,

匹多莫德是免疫调节剂,适用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并可用于预防急性感染,缩短病程,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急性感染期的辅助用药。

冀连梅称,根据网上检索的数据得知,年匹医院销售额达到了35亿元,在零售药店的销售额是4.27亿元,再医院的销售额,总额可能会达4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由儿童患者埋单。匹多莫德每盒单价从几十到上百元不等,且普遍一开就是一个月的量,一吃就是3个月的疗程。

网友“札肯”等多名网友反映,医院看感冒,不管哪个医生,都会给开这个药,全自费,拒绝都没用。

匹多莫德由意大利研发并于年首次在该国上市,目前仅在中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使用。在我国,匹多莫德有国内多家药厂生产的口服液、颗粒、分散片等,及意大利进口的口服液。

冀连梅以匹多莫德英文药名“pidotimod”在国外权威数据库“PubMd”“Cochran”及国内数据库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外都缺乏高质量的可靠临床研究证实匹多莫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匹多莫德没有被收录到任何一本标准的药理学教材,也没有被欧盟药品监管部门EMA或美国药品监管部门FDA批准上市。

面对疗效不明确等质疑,匹多莫德的生产企业南京海辰药业回应:“这个药进入市场很多年了,从市场反馈来看,对于患者增强免疫力还是有用处的。”

江苏吴中医药回应:“其是国家药监局批文生产的,使用说明书经过国家核准并具有法律效力,说明书上所有适应症都经过医学证明。”

这几种退烧药,严禁给宝宝吃!

安乃近

1

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在所有退烧药中,它退烧快而且价格还便宜。

但是,安乃近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又多又严重,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一大串副作用。

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再给宝宝服用安乃近了!(包括成人也不推荐用!)

尼美舒利

2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但同时也有一定解热作用,所以早期也用于退烧。

不过近年来,全球已发生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所以目前此药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

而且早在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就曾下发了一条《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根据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即便是成人使用,也应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且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

阿司匹林

3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且价格便宜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年,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堪称“万灵药”。

大人用或许没事,不过如果用阿司匹林给宝宝退烧,则可能会让宝宝丧命!

医学研究表明,若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急性病毒感染且有发热时,用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危险,此病又称瑞氏综合征,多见于4个月-5岁的儿童。儿童阿司匹林服用者比未服用者的发病率高出25倍,且与服用剂量关系不大,服用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发这种病。患儿可表现出过度疲劳、异常兴奋、频繁呕吐、体温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死亡率达30%。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能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而我国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方案”中有过告诫:对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国家卫计委流感诊疗方案推荐药()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最新《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明确推荐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其中西药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儿童抗感颗粒等。过去的抗流感明星药物板蓝根不在推荐之列。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儿童用药十大误区

1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2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3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4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5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6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7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8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9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10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

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内容出处:中国药学会/[1]刘俊英.儿童用药防误区[J].家庭医学,,(2):15))

更多精彩↓

什么人!家里2辆路虎,杭州80后潮妈专偷星巴克的这样东西!还送儿子老师!被抓后竟然说……

快看!一块橘子皮就能秒开你的手机,还能转账付款

重磅!







































北京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3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