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手功由中国古代“易筋经”蜕变而来的,“甩手运动”其实名叫“达摩易筋经”我现在之名为“甩手功”。这套功夫,容易学习,用地不多,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只要有耐心毅力,一学就懂,不论大病,小病,久病,缠绵难医的病,一经练习,三几天后,便发觉它有好处,如果见效稍迟,就是做未到家。只要能耐心研究清楚,再为天天练习,一定有效。
初做,由于你未尝经过这样的持久,同时要意在上轻下重,未免觉得很累,但不要紧,只要想看这是一门绝好对防病治病的奇术,继续有恒的练下去,一定不久便有奇迹出现,所谓奇迹,那是你在练功的时候,打饱呃,连连放屁,这就足以证明你的肉体内脏随同运动,气血已在流通,才会打呃和放屁,因此,你应更加深信它的好处。
血的循环好功能好,人体的整个生理过程自然也顺畅,人体的健康生活,自然获得保证。
这样一来,“甩手功”,不断的用手的劲力扩张胸肺,增强血液循环,由于心的鼓动,有“炁”在帮助血在血管内流动作功,也可以加强运输养料空气,和废料废物的两种作用,所以打呃放屁体内发热,相继而形成,故中国的血“炁”之说存在,也证明这“甩手功”的了不起。
至于“上虚下实”,挥手像扒船,提肛门像忍大便一样,两眼平视,数数以便记忆做了几多次,轻轻摇手以三分力量向前而以七分力量甩手到背后,这一连串的观想和动作,是帮助“甩手功”的姿势到完成和发挥“甩手功”的独特疗效。如果加上易筋经十指翘起向后,使筋也运动,那更有功效。
还有十二个“宜”字,做甩手功的人,定必须牢牢谨记,不可忘记,由于我们一面做,一面要观想,假定忘记一样,便美中不足了。
十六“宜”字诀如下:
上宜“虚”,“虚”字乃空虚之意,可想上体完金空虚。
下宜“实”,“实”字乃厚重之意,可想上轻下重。
头宜“悬”,“悬”者挂也,想似有绳悬起顶上之发。
口宜“随”,“随”者随合,将嘴巴微微合起。
胸宜“絮”,“絮”是棉花,想胸部如棉花一样轻松无力。
背宜“拔”,“拔”者像有东西在上而用力将你的背脊拔了起来。
腰宜“轴”,“轴”是车轮的轴心,想象你的腰脊骨左旋右转。
臂宜“摇”,手臂似扒船的轻轻在摇。
肘宜“沉”,肘即手踝,在甩手之际,用意沉下往后甩出。
腕宜“重”,在甩手时,腕部应该用力之后翻并且将掌突筋露,使胸部挺张。
手宜“划”,划者划船也,手向后作划船状,也是使内脏不断牵动。
腹宜“实”,如果肚子像铁石之实,则自有上轻下重之感。
跨宜“松”,双足稍为闸马,跨部自然轻松。
肛宜“提”,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上提。
跟宜“石”,将臀部稍为下沉,腰伸宜,自然脚跟稳如盘石。
趾宜“抓”,用意念想看一双足掌似有勾地面,不由自主便达到“上虚下实”了。
注意事项
“甩手功”时,以空腹为宜,如饭后须二三小时之后,来做就不会波及肠胃。 头放平正,眼向前望。 甩手前先让自己心平气和,摒除杂念,放松身体各部份悠然自得,这样三、五分钟后才开始。(做好软身运动,将身体各部份放松是很重要的,如果时间不充裕,宁可减少甩手次数,也不要忽略准备动作。)姿势如下: 两脚打开与肩同宽,身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 百会穴(头顶)上领,全身放松。 面带微笑,可使面部肌肉放松,大腿小腿放松,全身舒松适意。 齿合口闭,舌尖轻抵上颚。 自然呼吸,不要憋气。 脚趾抓地,轻提肛门(不必太用力,意到即可)。 初做时,青少年起码甩手五百次,老年人,则三百次到四百次, 到第二天做的时候,照你的体力所能负荷的随便增加甩数。 但到了一气甩二千次,就应停止,以免体力消耗过甚,宁可稍歇再甩。 你一定要自已暗数数次,因为数数,就心无杂念了。 为着减免思想负担起见,你可于数数时, 先将第一个一百,记着头顶, 第二个一百,记着左耳, 第三个一百,记着右耳, 第四个一百,记着鼻子, 第五个一百,记着下颔, 第六个一百,再记着头顶,然后左耳、右耳、鼻子、下颔如是者周而复始,则二千之数,必不致错乱。 我的经验是,初做的时候,每五百次甩手,适好是十五分钟,由此类推,做完一千次,刚好是半点钟,做二千次适为一小时。 最好常甩手时,舌顶上颚。 如练久了,能每三十次,忍着呼吸(即闭气来做)那当更能刺激内脏的气血。但不能忍这样长久时可衡量来做。 提肛门:能加上“意守”肛门,那是最好的,所谓“意守”是气功的术语,义即用意守着肛门,不使下堕,那是帮助着加强中气的功能。
甩手治眼病
患高血压影响了眼睛,经过甩手后,血压回复正常,眼镜也可不用。
眼睛有沙眼、有色盲、眼皮上生小瘤。甩手后体质增强,体重增加,眼睛也没有毛病。甩手后普遍规律是:能走路、能睡觉,证明新陈代谢起了变化。
甩手治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中风、高血压、关节炎往往在一起,这个就是身体内部气血不平衡,影响流转分布,使经络、肌肉、骨节起了变化。
特点是两边脉不一样,一边高(多),一边低(少),有的每分钟相差二十跳、十跳,而往往一边手脚就有酸、痛、麻木的反应,实质上,上下往往也有问题,上而充血,下而血气走不到。甩手对这个病有特效,为什么?甩手不独能治,而且还可以防止中风的前兆。
中医有「脉从跟脚起」的讲法...甩手之所以有作用,在于甩手后脉有变化,脉代表五脏六腑。半身不遂是头重脚轻即上实下虚。
甩手与脉的变化
按脉是中医一大发明,古代医学家对脉理作了很精细的工作,有辉煌成就,从脉的变化中可以了解五脏六腑的变化,体质的强弱。甩手之所以能冶病,关键在于能改造体质,既然能改造体质,当然也从脉理反映出来。
1、心脏病、高血压,一般脉浮高,太快,血压提高,跳得越快。因此,心脏病与高血压是密切联系的,正常的脉是60至80匀长有力而深。心脏病、年老体弱的脉低是60而微弱,低血压脉散弱。
2、血液病,淋巴病,一般脉慢弱,有的按之不动,有的左右不一样,两边脉的矛盾,血流也有矛盾。
3、半身不遂,中风的人往往脉两边不一样,有相差每分钟20跳,与关节有关,一边不通,一面压力增加。
脉太快的病是血不能控制气,气就损失,是血分的不足。甩手能够补血,就有控制气的作用。从按摩肠胃等处增加运动,对于吸收营养上去补,脉跳太慢的,是血流转有阻碍和血量不足,甩手后四肢在运动牵动背、胸、腹,阻碍打通了,淤血赶走了,当然脚也正常了。脉的改变是经路的改变,脉从脚跟起,甩手重心在脉,脚用劲,如老树生根和打柱一般打下去,使脚里的气血起了按摩作用。因此通达全身,肌肉、皮肤,骨节,通通都不难改变。“上三下七”、“上虚下实”,而更加明确地规定虚实的程度和用劲的比例。
上面三分,下面七分,手里三分,脚里七分,出手三分是虚,回手(下来)七分是实。
初做腿部隐隐作痛,要尽量忍耐,做完不久则觉得脚步轻松,百病消除延年益寿,请坚信不疑,每日做“有恒为成功之本”!
该功法功效和可以治疗的疾病
普遍的效果是:通过坚持习练,则能吃饭、能走路、能睡觉、大便通,促进新陈代谢,习练一周之后会出现气血方面的变化,可调理三焦,并因人而异出现打呃、放屁、酸麻胀痛、冷热、虫爬、震动反应。可作为半身不遂、中风、尿急尿频,肝炎、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关节炎、眼疾,神经病、精神分裂症、心脏病、间周炎,肾脏病、月经不调等病的辅助疗法,也可作为肺癌,淋巴癌,食道癌,肝硬化腹水等疾病的辅助疗法,均会起到法简效宏的作用。
達摩易經甩手功第一式:平甩功(簡介與見證)-甩掉癌症和百病精品百货:零门槛,零消费,可以代理所有的品牌产品(手机,电器,书,衣帽,化妆品,手表等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