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无辜耳聋
浙江海宁女孩欣欣,下课的时候好好坐在课桌上,她后桌的同学在玩一个塑料袋。突然,只听“嘭”的一声,吓到周边很多人。
原来,是欣欣同学把袋子装满空气,压紧后,突然用力拍破,发出了巨声。这个游戏我们也经常会玩。
如果只是吓一跳还好,可是欣欣听到“嘭”的一声,之后,感觉右耳剧痛,接着就慢慢听不到声音了。
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说,孩子内耳神经已经受伤,听力恢复的可能性只有50%。
也就是说,如果恢复不了,欣欣右耳将一辈子听不到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没想到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危险的恶作剧
一个班级里,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相互之间比较亲密无防范,同时对什么都感觉好玩,但是权衡危险风险的能力却远远不够。
曾经有个医生发了一张朋友圈,他接诊的一个孩子,屁屁里插进一根长长的铅笔。铅笔如果再偏一点点,就可能戳破肠子或者尿道。
事情起因只是孩子的同学在他凳子上插了一支铅笔,而他没有防范,一屁股坐下去,铅笔刚刚从屁屁位置直插而入。
太吓人了!可是,这样危险的恶作剧在孩子间经常会发生。比如:
在教室里,突然伸出脚,结果绊倒路过的同学,头摔到桌角上去了;
偷偷挪动同桌的凳子,结果同桌坐下时,狠狠地摔地上了,导致尾骨骨折;
突然从后面抱住前面的同学,想摔跤玩,结果对方毫无防范,紧急应激反应下,两人受伤了;
...
其实孩子并没有坏心,他们或者觉得好玩,或者是彼此有了小磕碰想发泄发泄。但是,以他们的心智发育水平,根本想不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告诉孩子这3点绝对不能做
所以,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这3点千万不要做!
1、凡是可能发生磕碰的事情不能做。
告诉孩子,与同学玩耍时,要先想想这样做有没有可能发生磕碰。比如:
故意伸脚绊跤;
在教室里穷追猛打;
抽别的凳子等等。
这些玩闹都有可能发生磕碰,所以一定不能做。
2、入口的东西不能拿来恶作剧。
都市快报曾经报道过南京一个初中生,给同学保温杯里倒墨汁。这个同学毫不知情,口渴就直接喝了,结果导致心肌损害。
墨汁里有些化学成分,连厂家也说不清楚,所以医生都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解毒。
还有同学给别人水杯倒花露水,结果也是导致住院治疗。
3、危险物品不能带到学校,尖锐东西不能扔。
让孩子剪刀、绳子等危险物品不能带去学习,尖锐东西不能扔来扔去。
我们班上曾经有个孩子,借铅笔给隔列的同学。他不是传递过去,而是直接扔过去,结果笔尖擦着对方眼皮而过,差点伤到眼睛。
小结
其实,所有这些的关键都在于一点:给孩子树立预防思维,告诉他最自己的行为结果要多想、多预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