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和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传统美德,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在“十四五”迈上新台阶,我市组织开展了海宁市“十三五”残疾人事业“自强风采之星”“助残风尚之星”评选活动。
通过各镇街道审核推荐、评委会评审筛选等程序,陈鸿飞等10人入选海宁市“十三五”残疾人事业“自强风采之星”,沈佳丽等10人入选海宁市“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助残风尚之星”,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从年4月30日起至5月4日止。各单位和个人对上述对象如有异议,均可来电、来信反映。个人反映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单位请加盖公章。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反对借机诽谤诬告。信件有效日期以邮戳为准。
电话
-(兼传真)
地址
海宁市海州东路79号办公室
邮编:
“自强风采之星”名单
(共10人,排名不分先后)
以下顺序以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鸿飞
男,年6月出生,肢体一级。海宁市於家亭种养专业合作社监事。事迹简介陈鸿飞31岁时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无法行走。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身体恢复后他和几位朋友承包了几十亩的土地开始创业,成立了於家亭农作物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秋葵、紫薯、玉米等农作物。有销售经验的他积极运用“互联网+农业”的运作模式,每天坐在轮椅上,做着推广、营销、发货等事宜,把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并且对自己销售的蔬菜严格控制质量,一定要保证新鲜和绿色环保。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成功开起了两家网店,拥有了不少回头客,在上海、杭州等地都已有稳定客源,产值上千万。厄运并没有扼杀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电子商务给了他改变的机会。
高伊桦
男,年8月出生,听力二级。海宁市海宁市长安镇初级中学学生。
事迹简介患有先天性重度听力障碍的高伊桦是一名听力残疾少年。先天失聪并没有将他打倒,在别的小朋友还只知道玩耍的幼儿园起,他就开始接受语言康复训练。上了小学后,他对学习更是从不懈怠,别的同学轻松就能学会拼音和英语,他靠着双耳的助听器、靠着辨别老师的唇语,10遍20遍地刻苦练发音,在学习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时,他的写作、绘画才能突出,多次在各级征文、绘画比赛中获奖。在生活中他文明向上,和同学互帮互助,在学习上他坚持不懈,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茅。年,高伊桦在嘉兴市“争当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了嘉兴市“自强自立好少年”。
胡世华
男,年11月出生,肢体四级。许村镇大自然熟食店店长。
事迹简介胡世华虽然身有残疾,但敢打敢拼,20岁开始创业。做过烟草生意、做过服装生意、做过小商品生意,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生意都失败。后经朋友介绍,他来到许村新益村,改了行业开了一家熟食店。经过不懈的努力,熟食店越开越好。于是他注册了大自然农产品的商标,积极参加嘉兴、海宁等地的农产品博览会,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每年农博会营业收入都能达万。年下半年在临平、永福开设大自然熟食连锁店。目前有三家连锁店都运营良好,年收入万余元。奋斗半身胡世华始终觉得一个人即使遭遇不幸,只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总有希望。
金志明
男,年9月出生,听力一级。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宁市聋人协会副会长。
事迹简介由于先天的原因,金志明从小就只能带着助听器或者手语与人交流。15年的时候他接触了摄影,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自己的努力,他的摄影的技术在海宁已经小有名气。在省,嘉兴,海宁都获的了不少摄影比赛奖项,也顺利成为了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他也热忠于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多次免费为孤老、困难户、残疾人拍摄照片,举办了公益摄影展,为残疾人免费培训摄影。年疫情之下,实体销售遇阻、电商创业潮高涨,金志明又开始电商创业,帮助区(镇)果农尤其是残疾人果农网上销售水果开拓销路。一年来,金志明团队通过线上已卖出水果余斤,帮扶残疾人20余户,得到了残疾人户的好评。
邵德法
男,年11月出生,肢体三级。退休。
事迹简介邵德法是我市优秀的残疾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政协委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嘉兴市书协理事兼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海宁市书协副主席。邵德法幼时因小儿麻痹症致右脚残疾至今,生活的不便并未影响他对艺术的追求,他的书法篆刻作品三十多次入展全国性专业展览,曾代表我省残疾人艺术家出访日本作亚太地区艺术交流活动,他对海宁书法名人的研究丰富了我市名人文化的内容。《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多家艺术媒体曾对他作过专题介绍,出版有《邵德法纂刻作品选》、《东瀛印象》游记等个人作品集。在追求书法艺术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残疾人朋友送春联,为慈善义卖捐献作品等。
宋天宁
男,年10月出生,听力一级。嘉兴乐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前端程序员。
事迹简介宋天宁从小就患有听力障碍,通过坚辛的努力,他掌握了听看并用的方法,到7岁时开始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后来,他接触了网页制作,这让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但是网页制作并非易事,更何况制作者还有听力障碍。为了学做一个网页,他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过硬的技术,他进入了嘉兴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前端程序员,在工作中公司交办的各类网页制作任务,他都能顺利完成。年开始,宋天宁开始参加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在比赛中磨炼自己的网页制作技能,先后在嘉兴市、浙江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第一名,年他更代表浙江省队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网页制作比赛中夺得了全国冠军,年被评为了浙江“金蓝领”。他是我们残疾人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
姚益华
男,年11月出生,肢体四级。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居委会委员、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
事迹简介自成为西山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姚益华工作中密切联系残疾人,倾听残疾人呼声、反映残疾人需求,做好残疾人生活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维权、无障碍、志愿者助残等工作,社区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六年来始终牢记工作职责,做到腿勤、手勤,对处在动态中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及时掌握了解,做到情况数据实时更新,完成残疾人享受政策代办率%,实现无一漏报和投诉,受到了辖区残疾人朋友的一致好评。凭借出色的残疾人服务工作,他先后获得了嘉兴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海宁市“最美残疾人工作者”和硖石街道优秀村、社区干部等荣誉。
余立
男,年11月出生,肢体二级。中国残疾人赛艇国家队队员。
事迹简介从小余立就是“运动达人”,擅长足球、射击等诸多项目,但在年的一场事故中失去了双腿,运动似乎也从此与他无缘。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凭着过人的意志和韧性,他自学游泳,在市残联推荐下,年4月余立加入了浙江省残疾人赛艇队,同年他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赛艇国家队担任舵手兼队长,和队友一起参加世界锦标赛。“十三五”期间连续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多个赛艇项目中斩获金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并先后代表中国队出征年英国伦敦、年巴西里约两届残奥会,在韩国仁亚残会赛艇项目中为国摘金。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余立用他顽强勇敢的毅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将原本平凡的生活升华成了更为精彩的人生。
张国良
男,年5月出生,肢体四级。海宁昊华残疾人之家主任。
事迹简介张国良,虽身有残疾,但是几十年来笔耕不缀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书法、绘画作品。他的书画作品在年浙江省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中获书法二等奖、国画优秀奖、年华东六省一市书画比赛中获书法一等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追求自身进步的同时,张国良先生还从事书法、绘画教学二十余年,培养、帮助了许多和他一样有书画艺术梦想的有志学生。在其工作的残疾人之家内,他利用自身特长免费为中心内的残疾员工进行基础书画培训,丰富了中心残疾员工的精神生活和艺术修养。他还专门为残疾人及家属开设培训班,费用仅为一般学员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甚至对家庭条件困难的给予全免。两年来,张国良开展公益书画培训超过一千人次。
朱情燕
女,年3月出生,肢体四级。海宁市长安镇糖铱甜品店店长。
事迹简介朱情燕年幼时因先天肿瘤造成脊柱变形而致残,但对生活非常乐观。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蛋糕制作,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年3月找了一份蛋糕店收银的工作后,她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年在市、镇残联的推荐下,她先后参加了浙江省、嘉兴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西式面点项目比赛;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糕点装饰制作项目比赛中获得了全国第二名。载誉归来后的朱情燕在市、镇残联以及家人的支持下开启了创业之路,开办了“糖铱甜品”工作室。年5月,她被授予“嘉兴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朱情燕说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创业不容易,但是身边总有人在支持她,让她在这条路上走的也不算艰难。
“助残风尚之星”名单
(共10人,排名不分先后)
以下顺序以拼音首字母排序
沈佳丽
女,年1月出生。海宁市周王庙镇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任。
事迹简介她是一名90后,是一线的护士,是管理一个住着90多位重度残疾人、老人的托养中心的主任,她普通但不平凡。她每天开展的工作就是照顾一些残疾的或者重度失能失智的老人,给老人洗脸梳头、听老人讲故事、陪着聊天、喂饭、做康复训练,繁杂而琐碎,更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细心。除了每天繁忙的工作,她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前往各地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相处久了,她成了老人们口中的“自家孩子”,早已离不开他。周围的年轻人换了一茬,只有她还在这条战线上坚持着。
沈柏李
女,年12月出生。海宁义工、原袁花镇彭墩村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
事迹简介沈柏李退休前原来是袁花镇彭墩村的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工作中她尽己所能,努力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残疾人朋友,用心去服务每一位残疾人朋友,以良好的服务方式对待每一位残疾人朋友和村民。退休后她全身心投入到助残志愿服务中来:作为海宁义工的一员,她担任了义工面向残困家庭的"暖巢"和"焕新乐园"项目的袁花片区组长,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达0小时;年她组建了爱心助残小组和公益演出队伍,为残疾人之家等送去助残文艺表演活动。沈柏李先后获得了“嘉兴市最美助残人"提名奖、海宁市三八节“最美女性"等荣誉称号。
许顺章
男,年1月出生。个体工商户。
事迹简介许顺章自年第一次自掏腰包修桥铺路开始,他做好事一直坚持了23个年头。他自己也并非大富大贵,但他总认为对于残疾人家庭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希望。于是从年开始,他主动给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学生给予助学金,30人、40人、50人…尽己所能,一年一年又一年从不间断。其实如今的许顺章,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但他却依然在忙碌地做着好事帮助残疾人,帮助有需要的人。他先后获得了海宁市“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助残人”、“海宁好人”、“嘉兴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杨建康
男,年11月出生。海宁市光明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
事迹简介杨建康是“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成立了海宁市光明蔬菜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榨菜、黄瓜、萝卜、酱瓜、泡菜等产品的制作。公司曾连续4年获评残疾人扶贫基地,共累计安置残疾人员工50人次,结对辐射带动周边残疾农户户,对签约的残疾人户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给予技术指导,进行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对签订收购协议的残疾人户优先过磅、开设绿色通道,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出售农产品,增加了当地残疾人户的收入。年开始以来,杨建康在每年助残日期间都通过慰问、活动等多种形式,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受到周边村民的一致好评。
俞贾松
男,年5月出生。海宁市美纶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
事迹简介俞贾松年轻时做过十年民办老师,之后从家庭工厂起步勤勤恳恳经营自己的事业,如今海宁市美纶化纤有限公司已经是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年8月,他又当起了“俞老师”,开办了美纶化纤残疾人之家。面对这群20-50岁之间、智力残疾的特殊人员,他把大部分的心思都用在了这批特殊学生身上。小到生活习惯的培养,像要定期洗澡讲究卫生、怎么淘米、怎么集体就餐、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等;再到工作习惯的培养,像按时上下班、有事要请假、做事不能随心所欲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心的残疾员工进步明显,现在走进美纶化纤残疾人之家,如果不点明还真看不出正在认真工作、娱乐活动的那些人是一群需要庇护的残疾人。
朱燕
女,年11月出生。海宁市福翼社工师事务所负责人。
事迹简介朱燕是一名专业的社工,长期起从事助老、助残等社会工作。年成立了海宁市福翼社工师事务所,这一专门为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开展助残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在全市开展助残社工项目,先后开展了海宁市残疾人专职委员能力提升项目、海宁市残疾人社区融入项目、马桥街道“悦之星”残疾人文体队伍建设与培养项目、斜桥镇“有爱无‘碍”’残疾人关爱项目等。每个助残社工项目从策划到执行到总结她都亲力亲为,努力在专业服务中发挥社工专业优势,传递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几年来服务残障人士数千人,服务项目得到全市残疾人及家属的广泛好评,接待中残联、省残联以及各省市残联的参观。
安正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安正集团一家集研发,生产,品牌管理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品牌企业。同时安正也特别关心和关爱困难残疾人,例如对结对的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胜利社区,逢年过节都会积极走访慰问社区内的余名残疾人,给予慰问品和慰问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并努力解决。集团至今已经连续五年赞助海宁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会举办的“牵着蜗牛去旅行”公益助残项目,帮助智力残疾人朋友走出海宁来到宁波、上海、嘉兴等地看看,在出资的同时还出动公司员工作为志愿者全程陪护确保安全。今年安正集团还与我市社会助残服务中心签约,积极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安正集团展现了一家集团公司的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
海宁二院儿童康复中心
主要事迹海宁二院儿童康复中心在嘉兴地区最早开展儿童康复工作。中心一直秉承“康复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的服务理念,致力于通过专业的康复服务和细心的关怀,帮助发育迟缓、小儿脑瘫、孤独症、精神发育迟缓等儿童的康复,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同时,中心还成立了“送康复+”服务队,在全市免费开展海宁市幼儿园小班语言发育筛查,残障儿童定期上门康复训练等服务项目。仅年,该团队就上门服务次,医生累计上门人次。中心还注重对外的交流合作,连续3年派出语言治疗师赴培智学校和儿童福利院进行语言训练指导,并学习培智学校的专业小组教学任务,不断提升儿童康复综合服务能力。
海宁市培智学校手语志愿服务队
主要事迹培智学校手语志愿服务队是海宁唯一的一支手语志愿服务队。本着“心手相连服务聋人、推广手语聋健融通”的宗旨,志愿队参与全市各类手语志愿工作,搭建起社会各界与听障人士互相理解、交流的桥梁。十三五期间,手语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如今11人的规模,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手语翻译扩展到手语培训、手语翻译及手语表演三大项目。服务队多年来一直常态化服务社会,做到有求必应:为公检法、电视栏目、相关窗口单位等提供手语翻译服务,为为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开展手语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协助公检法破案多起,录制电视台手语节目多期,在全市各类活动中开展手语培训多次。
海宁市长安镇范大姐社会工作室
主要事迹是由在长安家喻户晓的范叶华组织发起的公益团队。“范大姐”范叶华可以说是长安家喻户晓的助残先进了,先后获得了海宁市、浙江省“最美助残人”助残先进称号,为了更好地开展助残服务海宁市长安镇范大姐社会工作室。自年7月发,工作室发起了“益路阳光”扶残助残公益活动,每月都组织志愿者来到长安2家残疾人之家,为里面的余名残疾职工提供理发、手工制作教学等各类生活服务,还会为他们表演歌舞,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对于困难残疾人的救助也一直是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