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父母必读关于聋孩子们的听人父母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6-18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http://pf.39.net/bdfyy/
              

文章来源:阳光加州周婷婷的博客|推荐发布:聋人天下

这些年来,接触过不少聋人和他们的听人父母。感觉国内外的听人父母,差距蛮大的。

在美国这些年,遇到不少聋人,在他们家里,他们的听人父母和兄弟姐妹,至少有一个会打手语,即使手语打的不怎么灵活,至少也能让聋人通过看口型和简单的手语,来做到顺畅的交流。

而在国内,我遇到不少聋人的父母,并感觉到他们强烈反对孩子学习手语。当我告诉他们,手语其实也是很好的一门语言,而且很好学。这些父母看着我,两眼发愣,好像在听天外来客所说的话。

说实在,我理解这些做父母的心情,他们希望孩子和父母一样,生活在主流社会里。然而,他们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希望他们的孩子有个美好的将来。对于聋孩子来说呢?小孩子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长大了以后,可能会希望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的。这条路,未必就和父母的路,完全一样。他们所选择的未来的属于他们的世界和空间,未必就和父母的一样。

就说我吧,我从小就学会了说话,看口型能力也很强。所以我的父母,也就无需学习手语,和我沟通完全不是问题。因为我说话和看口型能力都很强,生活在主流社会,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在我的一生中,我有好些很铁的听人朋友,一对一交流时,是那样的顺畅,并不时地产生共鸣。那种感觉,真好。

然而,我感觉到,内心深处还是有种强烈的渴望,就是希望认识和自己同样的人群。因为有些人生经历,只有同样的人,才能彼此更深地理解对方。所以,我本科毕业后,到美国学习美国手语,学习聋人文化。

过去,在国内时,众听人们坐在餐桌旁,聊得起劲时,并伴随着阵阵欢乐的笑声,而我却茫然无知,不知所措。(我无法同时盯着坐在不同位置的人的口型,从而跟不上大家讨论的内容。)当开会或者小组讨论时,我也是个局外人,完全无法插手。在看没有字幕的电影时,我就盯着屏幕一个劲地傻猜着剧情。在参与演讲会时,我必须坐在第一排,好离演说者距离近些,并费劲地看着远处对方的口型,然后才能大致猜明白演讲的内容。虽然我和听人几乎无异,但是在这样那样的场合下,我显得很被动。

而在美国,学会手语后,朋友们一起吃饭时,我可以轻而易举地看懂餐桌上所有人打的手语,然后和大家一起爆发出会意的笑声。在公司开会讨论问题时,我也可以积极地就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并分享我的观点。对着电影屏幕时,在演讲会上,我可以轻松地看着旁边的手语翻译所打的手语,一点不觉得累。这时,我真的感觉到完全融入到群体之中,再也不觉得被动了。

所以,我觉得,作为聋人,也是应该学会手语的。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个世界,也多了一个信息的渠道,又未尝不可?国内很多听人父母,为什么不能学学国外的听人父母,在努力教孩子学说话的同时,也教会他们手语呢?而且也能自己多学一门语言——手语,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呢!

换个角度看一看,这个世界上的路,其实有很多种,真的。

评论

有道理,我也是不会手语的聋人,一直想学的,可能我太懒了吧,想自学,也不知道哪儿有卖手语书的?而且我所生活的周围都是听力很健康的人,我跟他们的交流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也没有聋人的朋友,路边看着在打手语的年轻聋人,看起来年龄跟我差不多大,我却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心里有种失落感。

虽然我没有看过你和你爸爸的书,但我知道你的名字,还看过对你的专题采访,你的名字在我心里就像一盏灯,让我觉得不会孤单。

表示共鸣!我的感觉是,学了手语,等于发现一个新世界。

中国有很多聋人,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可以和听人一样说的好,也可以和听人并肩共事......有的排斥手语,有的不会手语,有的习惯与听人一起......可是,他们失去听力,已经是一个没法改变的事实,他们生活学习中必有不便,而且不能理解自己的身份认可问题,加上周围环境主流社会的影响,所以中国社会有越来越多的边缘人。

你很幸福,有爱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理想。

真的感觉你就是中国的海伦凯勒!加油吧,孩子!

是啊。我想等我上大学后就去学下手语,有机会把这博文给我爸看下~

我家人医生都不建议我看口型,让我多听~

所以我经常闹出笑话,本来好好的意思在我听来反而变另外意思。

·聋人都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聋人创业|聋人夫妇淘宝开网店,一年卖货万元

?聋人工作|关于聋人就业的问题

聋人天下

聋人除了听,什么都能做!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6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