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聋哑人维权难手语翻译或成最大问题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0-11-23

本号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句谚语讲出了聋哑人打官司的现状。聋哑人维权难的背后,不专业的手语翻译或成最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到年,我国有万左右的聋哑人,专业的手语翻译却很少。

按照规定,聋哑人参与诉讼,司法机关应当聘请具备司法资格的专业手语翻译。但在现实中,司法机关往往都是到聋哑学校,聘请手语老师在案件中担任手语翻译。这些手语老师通常不是法学专业出身,也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难以对案件做出有效解释。而且手语老师学的都是普通话手语,95%的聋哑人使用的却是自然手语。自然手语好比是方言,普通话和方言差别很大,因此实际沟通中常常牛头不对马嘴。聋哑人的犯罪率很高,案件很多,手语翻译能从中挣不少钱,比在聋哑学校当老师的工资要高得多。所以有些翻译就算不懂,也不会把情况告诉司法机关,而是凭聋哑人的表情和动作来猜他们的意思。

湖南有一位法官,审理过较多聋哑人的案件。他曾说过,如今在涉及聋哑人的刑事案件中,真正的审判者不是法官,不是律师,也不是检察官,是手语翻译人员。大部分聋哑人法律意识薄弱、文化水平低,诉讼维权时只能求助手语翻译。手语律师唐帅称,有些手语翻译会利用自己的地位跟聋哑人进行权钱交易,甚至有一些更过分的,会对聋哑人实施敲诈勒索。唐帅表示,曾经多次发现翻译人员直接在摄像头底下跟聋哑人谈条件。

年的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唐帅在议案中写道:“法治社会的光芒照射着大地,但是聋哑人群体却被法治光芒甩在了阴暗的背后。”被称为“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的唐帅,连续5年来,几乎每天只睡4个小时,仅年1年间,他就为5万多聋哑人提供了法律服务。唐帅称社会应该重视聋哑人的问题,仅凭他一人,根本解决不了几千万聋哑人的需求。唐帅希望成立一个独立的手语翻译协会,对涉及聋哑人的审讯录像进行鉴定,不让手语翻译成为“事实上的裁决者”。同时,这个协会还能对手语翻译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术语,制定翻译规范。唐帅表示,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希望他不再是“唯一”。来源:趣谈事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5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