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突发性耳聋为何因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18-7-1
01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也称突发性听力损失,即在无耳鸣、耳聋的情况下,原因不明突然瞬间发生耳鸣,耳聋,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达到高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于一边耳朵发生的神经性听力障碍,以40~60岁成年人发病率高,双耳患者占1%,春秋季节易发病。男、女机会均等。但因血流障碍引起的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常见于老年人。

尽管职业和发病的关系不大,但脑力劳动者有多发的倾向,这可能和精神冲动引起的神经紧张导致内耳循环急剧变化有关,直到目前突发性耳聋确切病因还难以确定,以血管病变及病毒感染最受重视。

受冷、受热、疲劳、情绪激动、过敏及内分泌失调均可导致内耳循环发生障碍,使内耳供血不足而发生听力下降。此外,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也会形成内耳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病。

引起突发性耳聋的病毒感染,常见的有流感、腮腺炎、带状疱疹等,有时尽管没有明显的全身发热、头痛等症状,但却能引起暴聋。

有一些代谢障碍和血液系统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机能减退、血清粘滞度增高等患者,也会引起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主要有三种

1、听力损失,多数发生在一侧耳朵,其耳聋程度轻重不一,全聋者少见;

2、患者耳内常有阻塞感或胀满感,有70%的患者伴有耳鸣,多与耳聋同时发生,耳鸣程度一般较重,多数影响患者的休息及睡眠;

3、眩晕则是该病的又一个症状,约37%—68%的病人有此症状,眩晕严重者可有恶心及呕吐现象。少数患者还可能有头痛、低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本病预后较其他神经性耳聋为好,即使不经治疗,亦有半数以上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不过,已经证实,积极治疗,早期治疗优于消极观望,发病一周内开始治疗者,80%以上的患者可获痊愈或恢复。

数据分析,该病的预后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有眩晕者预后较差;

②年龄愈大,预后愈差。

除了在发病期注意闭目卧床休息外,多种药物对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疗效。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维脑络通、维生素类等药。

由于目前对此病的确切病因未定,各种治疗方案仅根据推断的病因而制定,故无统一而十全十美的治疗方法,因此,患病后,医院检查治疗,以防听力进一步下降。

治疗方法

突发性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目前是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

2.溶栓和抗凝药物

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和血浆黏稠度也呈显著升高,提示血液黏滞度在突发性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神经营养类药物

常用的神经营养类药物有三磷酸腺苷(ATP)和维生素类等。ATP是一种辅酶,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已经成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主要药物之一。

4.高压氧治疗

由于毛细血管细胞水肿,耳蜗血流减少导致耳蜗缺氧,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外淋巴氧压降低,因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耳蜗内的氧压。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内耳水肿和缺血缺氧损害,改善内耳循环,也能明显提高血液及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和血浆中的容血量和在组织中的弥散半径,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还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因而可以用于突发性聋的治疗。治疗效果与患病时间相关。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高压氧结合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优于单一的高压氧疗法。经过临床观察,高压氧治疗结合一定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更佳,对突发性聋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使治疗得以顺利的进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补骨脂酊
白殿疯是遗传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2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