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突然出现耳鸣、耳堵塞等不适感,听声音比以往减轻,感觉听不清,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对此加以重视。部分人可在休息后可缓解,另外一部分人的不适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日,甚至有可能加重。这时,您就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引起这些不适症状,医院治疗。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呢?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简称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患者的听力下降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和眩晕,除第Ⅷ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或体征,且排除听神经瘤、迷路炎、梅尼埃病、多发性硬化症、耳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我国的突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引起突发性耳聋的机制和可能的病因:
供血障碍(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如血管痉挛;血管内皮肿胀;血液流变学的障碍等);
毛细胞离子通道障碍伴细胞功能障碍;
神经突触病变引起神经介质的功能障碍;
传出调控失常;
血管纹细胞的离子通道病变引起内淋巴电解质异常,有时出现膜迷路积水;
炎性病变(如内淋巴囊炎);
不明原因的病理生化和病理生理改变。
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主观听力下降(但是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以及频率不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听力下降的感觉);耳鸣(约90%);耳闷胀感(50%以上);眩晕(30%~50%);听觉过敏或重振;耳廓周围异样感觉,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继发症状:恐惧感;焦虑感;耳鸣带来的心理、睡眠干扰等,影响生活质量。
为什么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如此好的疗效?
主要是因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时起到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1)迅速纠正内耳的缺氧状态,改善内耳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加速细胞以及耳蜗、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听觉功能损害得以修复;
(2)改善内耳的微循环,扩张椎动脉,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增加对病灶区的血供,内耳微循环障碍得到迅速的改善;
(3)减轻缺血-再灌注和自由基对耳蜗的损伤;
(4)减轻免疫反应对内耳的伤害,抑制机体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5)减轻内耳的水肿,加快听觉功能恢复。有研究指出,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突聋患者的症状,而且近期和远期较其他治疗方法效果更佳,对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的改善幅度也更好。
温
馨
提
示
首先,一旦确定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尽早行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从发病到高压氧治疗时间越短,疗效越好,而随着病程的延长,疗效也下降很多。最好是发病后24~48小时开始治疗。不过,发病超过1个月甚至更长后,也不要轻易放弃治疗机会。一般在2月内治疗有效,超过两个月治疗效果较差。
第二,突聋患者一定要完成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我们临床观察发现,一般高压氧治疗的最初几天,病人感觉没有任何症状上的变化,而大多数患者症状的改善会发生在第5或第6天,或者一星期后,甚至会更晚一些。所以,要耐心、坚持治疗。
第三,突聋的治疗应该是药物结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多项研究证明,药物结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会提高疗效。
第四,高压氧治疗时应注意休息。多次高压氧治疗后,患者会有轻度的疲劳感。此外一部分突聋患者是因为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造成的,三分治七分养,这种情况是最重要的。
第五,在高压氧的治疗过程当中如果出现耳痛耳闷等其他不适,应及时请专科医生检查,以免造成其他损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忘记治疗基础病、慢性病,比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等等。往往这些病也是诱发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之一。
保护听力,预防突发性耳聋,还应在生活中多多注意。
1.无论是工作、学习,都应该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
2.气温变化时,注意保暖。天冷了,加衣服同时,再带个帽子吧。
3.避免长时间戴耳机,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中。
4.防治慢性病,比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纠正贫血等。
5.一旦发生听力下降,医院,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来源:广医二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