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耳
日
安全用耳“听”见美好
年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HearingCareforAll)。
一、听力损失知多少?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听力损失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更是对生活、学习、就业以及社交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据估计到年将有9亿多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
二、听力障碍听力障碍的概念
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
常见症状
耳鸣、听觉过敏、耳聋、幻听及听觉失认等。
三常见听力障碍的原因
1.遗传因素:
01
由遗传因素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为重度或极重度耳聋。
2.环境因素:
02
包括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耳毒性药物、放射线等致聋因素。
3.药物和化学制剂致聋-药物致聋:
0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是我国听障儿中的主要病因之一。
4.噪声性耳聋:
04
成人多见,儿童少见。呈双侧或单侧高频听力下降。年轻人(12-35岁之间)由于娱乐性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风险。
5.外伤:
05
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导致外伤,并发耳聋。
四预防听力损失知识
1.注意耳部卫生;
2.预防感冒;
3.保持均衡饮食;
4.远离噪声;
5.注意家族遗传因素
6.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五、保护好你的耳朵
(一)预防儿童听力障碍
要知道,儿童听力损失中的60%可预防。
1.早发现是通过家长对宝宝密切的观察;
2.早诊断是怀疑宝宝有听力问题,尽早到专业机构诊断;
3.早干预是指诊断宝宝有听力损失,需要尽早采取一些手段来进行治疗或康复。只有做到了“三早”,孩子才有可能走出无声世界,健康正常地成长。
温馨提示:
多数儿童“耳聋”是可以通过后天干预措施——植入人工耳蜗治疗或治愈的,五岁以前是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力并学习说话的最佳年龄段。康复期的语言训练不可或缺”,有父母陪伴的完整语训,是让听障孩子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
(二)预防成年人听力障碍
避免这些伤耳行为:
1.戴耳机时,使用高分贝的音量
2.长时间打电话(专家建议打电话一次最好不超过3分钟)
3.用硬物掏耳朵
4.经常去KTV等高分贝场所
5.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人高度紧张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
温馨提示:
青少年耳聋多是急症,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如果一直延误治疗的话,耳神经受损坏死的越多,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的可能几天内就会出现听力急剧下降的现象,甚至听力消失,造成彻底性的耳聋。
(三)预防老年人听力障碍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健康饮食等。
其次要管理好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老年常见慢性病。
第三要正确认识助听器,积极面对治疗。请专科医生检查后佩戴合适助听器,以提高听力。外出乘坐飞机时,多做吞咽动作以保护鼓膜。
温馨提示:
老年人耳聋高发的原因主要是内耳毛细胞凋亡造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过程。服药对治疗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几乎无效。
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呼吁大家:
要远离噪音,保护听力,养成健康用耳的习惯,安全用耳。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