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突发性神经耳聋 >> 正文 >> 正文

对耳聋的认识和防治策略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17-10-27

点击上方“康宝莱亮点”即可订阅本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杨仕明现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共有听力残疾人万,数量居五大残疾之首,并且每年有2到3万患有先天性严重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出生。耳聋已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应该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

一、耳聋分类和耳聋程度分级

耳聋分类:临床上将各种听力损失统称为耳聋,耳聋可按病变的性质分为器质性聋、功能性聋及伪聋3类,其中器质性聋按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与混合性聋3类。

耳聋程度分级:世界卫生组织(WHO)年根据Hz、Hz、Hz及Hz气导平均阈值,将听力损失分为以下几级: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中度听力损失(41~55dBHL),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dBHL),重度听力损失(71~90dBHL),极重度听力损失(≥91dBHL)。

二、儿童耳聋的病因和应对策略

导致儿童耳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幼儿耳部生理结构特点引起耳聋:幼儿在伤风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常会引起中耳腔的细菌感染,发生急性中耳炎。当中耳腔内积液不断增多时,孩子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中耳腔内积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如果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听力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应对策略: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的发病几率。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两侧鼻孔都被捏住,压力迫使鼻涕向后鼻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

2、药物中毒:一些研究表明,目前耳毒性药物已成为造成儿童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致聋的药物种类主要包括氨基糖甙类、水杨酸类、抗肿瘤类、酒精类。常见的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紫霉素、托布霉素、巴龙霉素、多粘菌素B、奎宁、阿斯匹林等,此外还有部分抗肿瘤的药物和利尿剂也会伤害听神经,引起听力障碍。

应对策略:母亲在孕期(特别是怀孕3个月以内)就应当禁用可能损害胎儿内耳的药物。必须使用耳毒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特别是注意有无耳鸣、头晕等现象,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采取措施。

3、噪音:相对于成人,儿童更容易受到噪声的伤害。这是由于高分贝的噪声过度刺激了孩子们内耳里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一旦“接收器”受到损伤,就再也不能把声音传送到大脑了。

应对策略: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源,比如高音量的电视和立体音响。

4、耳周病变: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有时也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在儿童传导性耳聋的病因中,腺样体肥大是一个很常见的因素,小儿腺样体肥大一旦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者,值得引起重视。

应对策略:当发现此类疾病时,医院及时治疗,绝不可掉以轻心。

5、耳外伤:有些父母盛怒之下打了孩子巴掌;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鼓膜;游泳时孩子一侧耳朵先撞击水面。以上外伤都可能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

应对策略: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更不能往耳里塞豆子、小球等类物品。过节放鞭炮时,家长应嘱咐孩子站远些,以免爆炸气浪损伤孩子鼓膜。

6、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大多发生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儿童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常见病因之一。

应对策略: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应遵循早期综合治疗的原则,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等。

7、先天性耳部发育畸形: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先天性发育畸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

应对策略:在儿童耳聋病因确诊过程中,行颞骨CT和MRI检查尤为重要。明确儿童耳聋的病因对其相关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综合征性耳聋: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性耳聋包括大前庭水管综合征,Usher综合征,Waardenburg综合征,阿耳斯特雷姆综合征等等。这部分患儿常表现为包括耳聋在内的身体不同器官的一组临床表现。

应对策略:此类疾病大多为遗传性,耳聋多表现为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治疗可根据耳聋程度选择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三、成年人耳聋和老年性聋

1、成年人耳聋

造成成人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发生在外耳、中耳或内耳声音传导径路上的任何结构或功能障碍都能致传导性聋,如中耳炎、耳硬化症、外伤性鼓膜穿孔、听骨链脱位等等,此类疾病造成的耳聋多可通过传统治疗手段或听力重建手术提高。

突发性聋、药物、噪声等等原因往往造成中青年患者发生感音神经性聋,它的发病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环境、饮食卫生、营养状况、工作条件、生活水平、年龄及性别差异的影响,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高脂饮食区高于低脂饮食区。

对于成人耳聋患者,避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远离噪声;保持愉快心情,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合理搭配营养,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忌烟酒;经常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积极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等,这些都可能减少耳聋的发生和发展。传统的药物如抗氧化剂、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等,在耳聋发生的早期也可能有助于听力的恢复或阻止其发展。而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详细了解病史,了解耳聋发生的原因、年龄及病程,综合评价其听力情况、语言发育情况、认知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等,然后为患者选择适当的干预手段,如进行助听器选配、人工中耳植入、人工耳蜗植入等等。

2、老年性聋

老年性聋的典型症状是不明原因的双耳对称性、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为逐渐加重的感音神经性聋,常以高频损害为主,逐渐累及中低频。老年性聋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言语交往障碍及其由此引发的生活不便和社会、心理等问题。常表现为:早期跟不熟悉的人交谈时感到困难,后期跟所有的人交谈均有障碍;在安静环境中与人交谈尚可,但在嘈杂环境中,特别是在许多人参加的集体活动中言语交流有障碍;听不见或辨不清电话铃和门铃的声音;看电视或听广播时,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又嫌吵。我们常可以听到这类老年人抱怨“我不喜欢家庭聚会,没人和我说话”,“我能听到声音,但声音听起来很混乱”,“当有两人以上交谈时,我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意思”等等。由此看来,老年性聋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情绪、行为及社交活动都有不利影响,长此以久更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障碍,诸如心情郁闷、沉默寡言、离群独处、多疑猜忌、烦躁易怒等等。

衰老是自然界无法逆转的规律,迄今为止,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来逆转此规律。老年性聋属于自然衰老过程,是不可逆的退行性变,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任何药物能制止或逆转这一过程,即不能治愈。老年性聋有个体差异,注意身体保健,可能有助于延缓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发展。但对于因听力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的老年性聋患者,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典型的老年性聋无法通过药物治愈,所以一经确诊,只有通过听力康复干预措施来得到改善。老年性聋的听力康复包括对患者的听力情况及相关语言、交流、认知及心理障碍的评估、诊断和治疗,然后选择适当的干预手段,如进行助听器选配、人工耳蜗植入等等。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tfxsjel/1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