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付出爱.....
产房里婴儿发出的第一声啼哭、课堂中传出的朗朗读书声、舞台上女高音歌唱家动人的歌声……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它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旋律,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耳朵如此的重要,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耳朵吗?你知道该如何保护听力吗?
爱耳日的由来
为了提高人们的听力保健意识,关心听力障碍群体。年3月3日,我国“爱耳日”活动正式启动。年,WHO将我国的“全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以提高人们对如何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认识,促进世界各地的耳和听力保健。今年,世界听力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耳科知识小集锦
1、耳朵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等结构,外界声波传至鼓膜,通过鼓膜振动及听骨链的传导,将声波向内耳传递;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感受平衡和空间位觉,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听觉感受器感将声波沿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2、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由于经常熬夜、工作的繁忙后,听力突然下降或者是突然间听不见,有些还伴有眩晕,经常会认为过两天自己就会好,或者先暂时把手头的工作忙完,医院看病,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耽误了病情,导致听力无法恢复或恢复不良。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最常见的原因是突发性耳聋。该病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或病毒感染、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诊断突聋后一定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治愈的希望越大,以免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听力不能恢复。
3、如何早期发现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听力损失?
新生儿及儿童听力筛查,对其听力及言语的发育观察,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宝宝出生三天左右,须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须进行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6、12、24和36月龄是儿童听力筛查重点年龄,任何时期未通过听力筛查,均应及时诊断,尽早让患儿接受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干预。儿童看电视音量开得很大呼之不应或需大声呼喊才有反应等现象;青少年长期接触噪声后出现耳鸣等现象者,医院耳科进行专科检查及听力检测,避免错过治疗时机,导致耳聋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交流障碍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4、耳朵经常流脓,听力下降是不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从病因方面可以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耳朵流脓、耳痛、耳聋、耳鸣、眩晕,中耳炎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颅内和颅外并发症;同时中耳炎有时也是鼻炎和鼻窦炎的并发症。中耳炎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大多数中耳炎,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5、怎样合理选配助听器?
助听器是帮助听力残弱者改善听力,提高言语交往能力的一种扩音装置。助听器有盒式、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助听器等几种类型。无论是成人还是婴幼儿,当其平均听力损失≥40dB,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不能提高其听力,经医生诊断为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时,均应选配助听器。助听器的验配必须经过专业人士根据病情及听力综合分析后验配,严格遵守适应症,而不是像商品随便买一个戴就好,否则佩戴不合适助听器后会感觉效果差,不舒适,损伤尚存的听力,导致患者不愿意佩戴,失去最佳治疗时间。此外佩戴助听器后需要不断与专业人士沟通,进行调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验配治疗效果。
6、何为耳鸣?耳鸣能治好吗?
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在临床上耳鸣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过耳鸣的经历,部分为生理性耳鸣,可以自行消失,但仍有部分耳鸣机制复杂,找不到确切病因,那么耳鸣能够治好吗?在这里治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是耳鸣消失,另一种是耳鸣适应。耳鸣适应是指耳鸣声仍存在,但已经对其适应和习惯了,对人的生活工作不产生任何影响。耳鸣的消失依赖于找到耳鸣背后隐藏的病因,找到病因及时解决;如病因无法确定,对此类耳鸣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心理治疗,耳鸣咨询及声治疗等,通过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绝大部分耳鸣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因此出现耳鸣,医院的专科诊断治疗,而不要相信所谓的广告和灵丹妙药,也不要急于求成,有病乱投医,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7、耳石症是什么病?
耳石症的学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当人们出现与体位相关的眩晕,持续时间短暂,这时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有耳石症了,出现眩晕,不必过于恐慌,及时就诊,大多数耳石症患者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后症状可消失和好转。
8、耳石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吗?
耳石和耳屎并没有关系,耳石是一种存在于内耳前庭的碳酸钙结晶,在正常情况下,耳石贴附在内耳上,一旦脱落,就会随着人体体位改变异常移动,从而影响人体的平衡,出现眩晕等症状,而耳屎是外耳道中耵聍腺体分泌的一些分泌物,可以通过棉签和镊子取出。
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听力损失呢?为大家归纳了以下4点:·1·规律的生活作息“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我们总能找到种熬夜的理由,加班、打游戏、追剧……可是要知道,个熬夜的理由也换不回你的听力健康。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都有可能影响到内耳循环系统,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所以奉劝大家作息规律,为了耳朵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2·噪声噪声分为职业噪声与非职业噪声。像工厂内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就属于职业噪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很多非职业噪声,如街上车辆发出的交通噪声、家里容易听到的家电噪声、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娱乐噪声以及烟花爆竹声等等。此外,大家长时间使用手机,耳机,如果音量过大也属于非职业噪声的一种,如煲电话粥、带耳机睡觉听音乐、公交地铁用耳机听歌等。长时间大音量听耳机,对耳朵是一种噪声性刺激,可能会导致耳鸣、耳朵不舒适,甚至会引发听力下降。为了保护听力健康,我们要牢记60-60原则,即用耳机时“音量开在60%以下,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3·耳塞导致的外耳道损伤在戴耳机时,我们也要特别注意。有一些人习惯长期戴着耳机,这样除了会有噪声性损伤的风险外,还会因耳机长时间压迫和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损伤,发生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所以,在不打扰到别人的情况下,尽量将声音公开放而不使用耳机,如果必须使用,尽量使用耳罩式耳机。
·4·损伤耳朵的坏习惯------掏耳朵
正常情况下,我们不用掏耳屎,耳屎可以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它有杀菌、保湿、防止小昆虫进入的功效。儿童与老年人是耵聍栓塞的高发人群,但这两类人群依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挖耳勺等异物会破坏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损伤、出血、感染,导致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若洗澡后,感觉耳朵潮湿不适,可以用吹风机离耳朵远一点吹干。如果耳屎堵住了影响听力,医院请耳科医生帮您清理,尽量不要自行清理。
爱耳日的祝福
听白云逍遥的呼唤,听花儿慢慢的开放,听鸟儿快乐的歌唱,听生命旋律的雄壮。3.3爱耳日,愿你在倾听中感受精彩,享受快乐,拥抱幸福!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xel/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