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时当半夏已生齐,霹雳痰宫震鼓聋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7-5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3

04-

半夏

banxia

半夏

BànXià

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辛,温;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形态特征

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长6~7厘米;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通常长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长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

半夏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个姑娘叫做白霞。有一天,她去田野里割草,偶然间挖出了一块长在地下的植物的块茎,因为白霞十分饥饿,所以就试着将这个植物块茎放进了嘴里食用,想着可以用来充饥。可是谁知吃完了就开始呕吐,于是她赶快吃生姜来止呕,没想到吃完之后,女子很久都没有治好的咳嗽竟然痊愈了。

在这之后,白霞就开始用这种块茎与生姜一同熬汤,送给乡亲们,帮助他们治疗咳嗽,效果非常好。由于这种块茎的浆液非常丰富,所以需要多次清洗。有一次白霞在帮乡亲们清洗药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因此丧命。人们为了缅怀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就把这种药称为白霞,后来渐渐地人们发现这种植物一般在夏秋时节采摘,就逐渐的改称为半夏了。

半夏的药方

大半夏汤

半夏9克人参6克白蜜20毫升白术3克生姜9克

上五味,叹咀。

主胃反不能受食,食已即吐者。

用水毫升,和蜜扬之~下,煮取毫升,分三次服。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半夏散

紫菀(去苗.净洗)、五味子(捡净)、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五两;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各二两半。

上件为细末。

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遂半夏汤

甘遂3克半夏9克(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芍药15克甘草6克(炙)

治留饮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后虽自觉轻快,但心下仍然坚满者。

上四味,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以蜜毫升和药汁,煎取毫升,顿服之。

《金匮要略》卷中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小伙伴们下期再见吧

-END-

图文

网络

美编

魏佳波

责编

王栋侯金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xel/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