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的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著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成为文学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1)读书,是去别人的灵魂里面探寻散步;
(2)旅行,是去陌生的环境里面感悟人生;
(3)电影,是去荧屏里感受别人的生活历程;
(4)冥想,是去自己内心的秘境里探寻;
文江学海弄春秋,
笔墨纸砚度红尘。
恕心养到极处,世人皆无罪过。
开开禅悟: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别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经受苦难的考炼。慈悲他人,谨护口舌,善待每一个众生,才能真正善待自己;护念每一个人,才能真正爱惜自己。每一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一个罪人都有未来,要发展平等的慈悲心,不要追疯,不要嬉笑,理智处世,慈悲待人。
开开禅悟:
人,因无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人总是从无到有就欢欣,从有到无则悲苦。其实,“有”有何欢?一切拥有都以失去为代价;“无”有何苦?人生本来一场空。有无之间的更替便是人生,得失之后的心态决定苦乐。缘来不拒,境去不留,看淡了得失,才有闲心品尝幸福。
开开禅悟:
其实,很多东西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比如快乐,你不快乐,谁会同情你的悲伤;比如坚强,你不坚强,谁会怜悯你的懦弱;比如努力,你不努力,谁会陪你原地停留。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寻找到生命的闪光。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开开禅悟:
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
不从源头开始,不知道教育的本质,一切教育的论述最终都是空谈,一切教育的实践最终都是失败。这就是目前,全世界教育的困境,也是人类教育的共同悲哀。人类在教育的带领下,正在一天一天地走向死亡。我不知道人类能不能够活过21世纪,生态破坏的极限就是人类的末日……——年4月11日柯领于美国旧金山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不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假如这世上没有有趣的事我情愿不活。有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直伸往未知的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全都耳熟能详。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
——王小波
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王小波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按这个标准,别人说我最善良,就是我最邪恶时;别人说我最邪恶,就是我最善良时。
——王小波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傻有时能成为一种威慑。假如乡下一位农妇养了五个傻儿子,既不会讲理,又不懂王法,就会和人打架,这家人就能得点便宜。聪明人也能看到这种便宜,而且装傻谁不会呢--所以装傻就成为一种风气。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常听人说,人有知识就会变聪明,会活得更好,不受人欺。这话虽不错,但也有偏差。知识另有一种作用,它可以使你生活在过去、未来和现在,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趣。这其中另有一种境界,非无知的人可解。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都应该学习——持这种态度来求知更可取。
——王小波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
——王小波假如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了上方,原来长了一座鸡窝。
——王小波
流年似水,转眼到了不惑之年。我和大家一样,对周围的事逐渐司空见惯。过去的事过去了,未过去的事也不能叫我惊讶。——王小波
我最近的一项成果是发现了墨子发明了微积分,一下子把微积分发现的年代从十七世纪提早到了先秦。我的主要依据如下:墨子说,他兼爱无等差,爱着举世每个人。这就是说,就总体而言,他的爱是个无穷大。有人问他,举世有无数人,无法列举,你如何爱之?这就是问他,怎么来定义无穷大。他说,凡你能列举之人,我亦爱之。这就是说无穷大大于一切已知常数。他既能定义无穷大,也就能定义无穷小。两者都能定义,也就发明了微积分。我在《墨经》里发现了不少处缺文和错简,一一补上和修正之后,整本《墨经》就是一本完善的微积分教程,可以用来教大学生,只少一本习题集。”
——王小波《红拂夜奔》
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做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有点两重性,其一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尊严之所在。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
——王小波
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王小波
一个人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我的灵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礼,但是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绵羊一样。只有顶平等的友爱才能使他得到安慰。你对我是属于这个核心的。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有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总觉得自己该搞出些给老百姓当信仰的东西。这种想法的古怪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是想当牧师、想当神学家,还想当上帝(中国话不叫上帝,叫“圣人”)。可惜的是,老百姓该信什么,信到哪种程度,你说了并不算哪,这是令人遗憾的。还有一条不令人遗憾,但却要命:你自己也是老百姓;所以弄得不好,就会自己疴屎自已吃。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这一节上从来就不明白,所以常常会害到自己。
——王小波
在萧翁的《芭芭拉少校》中,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这话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序言。
——王小波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里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孟子)至于他的思想,我一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我一点儿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用我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我的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所以我是晚生。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现在有很多文人下了海,不再从事文化事业。不管在商界、产业界还是科技界,人们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来进行竞争。唯独在文化界,赌的是人品、爱国心、羞耻心。照我看来,这有点像赌命,甚至比赌命还严重。这种危险的游戏有何奖品?只是一点小小的文名。所以,你不要怪文人下海。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王小波
年4月11日,王小波先生,你的生命就此静止,你的文字继续布施四方,你的灵魂却不曾远离这个时代与国度的苦难。有时我想,你的早逝并不完全是坏事。这不仅因为,有些人向死而生,有些人因死而生,更是因为,我无法想象,假如你活下去,活到现在,会是什么模样,你眼中的世界,会是什么模样,只怕更加不堪,譬如你死后一年,自由主义浮出水面;你死后二十四年,自由则沉入水底。你自然还会写作,写作却更加沉重;你自然还会思想,思想却更加寂寞。
这个春夜,你的名字不再为大多数人提及。这个春夜,窗外车声隆隆,远方灯火通明,也许与二十四年前的春夜并无不同。也许,因一个人的死亡,十八年前的今天注定与众不同,因一个人的诞生,这个昏聩的世界注定与众不同。
瀚墨先生愿你的杂文速朽,愿你的灵魂永恒。幽默与叛逆,坚韧与甜蜜,怀念真诚、勇敢、纯粹、有趣的王小波。
瀚墨先生,
一个灵魂的洁癖者,
在尘世的魅影中,
茕茕孑立。
以灵魂的安静,
供养山河岁月,
越孤独越富有,
越孤独越清醒。
世情以薄,
人情以恶,
唯有“海纳百川",
犹解千般愁恨,
与繁华音尘都绝。
你把《道德经》背下来,
老子跟你一辈子。
你把《孙子兵法》背下来,
武圣人跟你一辈子。-
你把《论语》背下来,
孔子曾子跟你一辈子。-
你把《心经》、
《金刚经》背下来,
佛菩萨跟你一辈子。-
你把瀚墨深瞳全部读下来,
瀚墨先生的影子跟你一辈子,
因为瀚墨先生的文字
都是有灵性的,
甚至是邪性的、
负能量的,
但是却可以让你充满一种力量,
亦正亦邪。
如果怕,
尽快停止阅读,
本身如果无脑和
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话,
瀚墨先生正在做一件大坏事
正在给你灌输毒鸡汤,
停止抚慰你那苦痛吧,
它像一只恶鹰
吞噬着你的胸口!
这个毒和创伤可能无解,
回头是岸。
作者简介:
王长春,男(—)法名慧耀,号衔墨先生,后改号瀚墨先生。祖籍河南焦作。陶瓷耐火材料青年科技专家、中国诗坛殿堂级精英诗人、加拿大作家协会荣誉会员(会员编号)、雪漠文化佛学研究员、书画家,河南省石化医药系统行业标兵,访游十余个国家。年9月至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获本科及学士学位证书;年9月至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获研究生及硕士学位证书,师从郑州大学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耐火材料泰斗钟香崇院士和材料大咖叶方保教授。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好交天下文友墨客,禅修论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依教奉行,无上真言,真修实证,自证自知。
瀚墨先生,
一个站立的
桀骜不驯的灵魂,
永远不会被踩倒!!!
附:
瀚墨先生辛丑年近期部分水墨画作品欣赏:(如入眼缘,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xel/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