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耳聋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我们的节日三月hellip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8-24

三月,你好

三月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三月的阳光带来了明媚的天气,

三月的天气带来了娇艳的花朵。

我们在这美丽的季节相约,

带着春的希望共同走向学习的殿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月份都有哪些节日吧

国际海豹日

(3月1日)

节日由来

由于滥捕乱猎和海水污染,海豹的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为了保护海豹这种珍稀动物,拯救海豹基金会在年决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海豹日。

海豹共有18种,分布非常广泛,从南极到北极都有它们的踪迹,其中以南极数量为最多,占了全球海豹总数量的90%之多,其次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在南极旅游,能够看到的最多的海豹是象海豹和威德尔海豹。

1.尽管看上去像一条鱼,海豹实际上是哺乳动物

在生物学上,海豹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鳍脚目(Pinnipedia)。它们的骨骼也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但因为特别擅长游泳而有所不同。

2.海豹究竟有没有耳朵?

有些“海豹”没有耳朵(外耳),其实这些没有耳朵的才是真正的海豹;而那些有小耳朵的则被称为“有耳海豹”,包括常见的海狮和海狗——严格来讲,海狗也属于海狮类。

那么如何区别海狮与海豹呢?海狮等可以用鳍脚撑起身体“走路”,而真海豹们都是“伏地魔”——只能肚皮贴地蹭蹭蹭。

至于海狮和海狗之间,一个非常突出的区分特点是:雄海狮脑后长着一层厚鬃毛。

3.海豹并非都像“一坨肉”而不具攻击性的

海豹虽然呆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好欺负,食肉本性直接暴露了其不折不扣的杀手本质。其中最凶猛当属豹海豹(Hydrurgaleptonyx),神似恐龙,性格像猎豹般凶猛,身形也比较大(只比象海豹小些),能长到3~4米,体重~千克。它们除了主要吃鱼和乌贼之外,还专吃恒温动物,会袭击企鹅,甚至小型鲸豚、其它海豹也会成为它们的腹中餐!

4.海豹为典型的“一夫多妻”繁殖类型

在发情期,雄海豹便开始追逐雌海豹,一只雌海豹后面往往跟着数只雄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雄海豹中挑选一只。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场残酷的争斗,用牙齿狠咬对方,有些雄海豹的毛皮便因此而撕破,鲜血直流。战斗结束,胜利者更和母海豹一起下水,在水中交配。年轻体壮的雄海豹往往有较多的妻室。

5.海豹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水换气的!

海豹的“腿”虽短,但到了水里绝对就是游泳健将!以威德尔海豹(Leptonychotesweddellii)为例,它的游泳速度可以达到30-40千米/小时,下潜深度可达米,而且可在水下潜泳10-20分钟,必要的时候憋上一小时也不会有大问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海豹不需要出水换气。有时海豹换气找不到出口,或者遇到冬天海面冰封,它们就要用牙齿啃碎冰面。据说,在冬天的南极,常会看到满嘴流血的海豹大啃冰面的情景:那里冰面薄的地方也要1-2米,用牙齿一点点在厚厚的冰面上咬出个洞来换气,得是多么艰难的事!

6.海豹妈妈的爱深似海!

母海豹对小海豹极为爱护。海豹育儿必须到陆上或冰上来,当母海豹发现危险时,会先将小海豹迅速推到水中然后随之潜水而逃;有时遇上紧急情况来不及将小海豹推下水,母海豹就急中生智,突然向空中一跃,用自身身体的重量将冰砸破,趁机一起逃走;有的母海豹则十分聪明,会在浮冰上打洞以便随时逃命。甚至有人观察到,母海豹用前肢抱住小海豹入水,或咬住其前肢将宝宝拖走。

7.海豹在我国也有分布!

目前记录有西太平洋斑海豹(Phocalargha)、髯海豹(Erignathusbarbatus)和环海豹(Pusahispidaochotensis),古书描述其为“状若鹿形头似狗”。我国的辽东湾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在世界上的八个繁殖区之一,每年冬季到次年四到五月,这些身上带黑点的家伙都会成群的出现在辽东湾的海面上。现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8.海豹浑身是宝?

嗯,肉可吃,油可做燃料,皮张用于裁衣……可以说,热爱皮草的人们是海豹的噩梦。加拿大的商业性海豹捕猎是地球上对海洋哺乳动物最大规模的屠杀,几乎每三年就有近万只海豹被杀死。为了保护海豹,年,美国禁止了本国的海豹产品贸易。年,欧盟禁止了海豹贸易,年,俄罗斯也关闭了大门。但目前,我国政府还没有全力推动禁止海豹制品;如果海豹制品在中国市场上兴起,将会间接鼓励不法之徒偷猎我国濒危的斑海豹。

我们应该提高保护海豹意识,关闭消费需求,这才是防止海豹猎人们在中国市场寻找新突破口的根本方法。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拒绝野生动物制品,从我做起

我们应该自觉提高保护海豹意识

拒绝使用野生动物制品

别让海豹成为“海报”

留住它们萌萌的微笑

全国爱耳日

(3月3日)

爱耳日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你知道小耳朵里面长什么样子吗?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镫骨和钻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耳朵呢?

划重点

01

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我们的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

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还非常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一旦发炎就会出现耳朵长期流脓的症状,最重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治疗起来也非常繁琐、费事、费力。

那么,一旦外耳道内进水了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把水吸出,再不行可以用电吹风把耳内的水蒸发出来。

划重点

02

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

我们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他们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被称为药物性耳聋。

有的人对这些药物极为敏感,即便用上一点点这些药物,也会引起药物性耳聋。因此,在使用药物特别是上述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划重点

03

感冒后或坐飞机后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

我们的耳朵和鼻咽部通过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结构相通。这个管子的作用是调整耳朵内外的压力。

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顺着这个管子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压力变化过大,咽鼓管不能及时调整耳内压力,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中耳内炎症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引起听力障碍,严重时还会引起中耳化脓性病变,甚至引起鼓膜穿孔等。因此在感冒后或者坐飞机后耳朵出现问题要及时请耳鼻喉科医师诊治,切莫耽误了病情。

划重点

04

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要第一时间诊治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了。

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因此治疗越早越好,所以说“时间就是听力”一点都不过分。如果病史超过15天,听力恢复就较难了。

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划重点

05

不正确的掏耳朵会损害耳朵

有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这其实非常危险,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最重会影响听力。

自己掏耳朵时最好用棉棍沾上一些酒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尽量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另外不要形成频繁挖耳的习惯。一般来说,一周左右一次足矣。

如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很难掏出来了,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学习雷锋日

(3月5日)

雷锋,原名雷正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运输连任战士、班长

年8月15日

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因公殉职

年仅22岁

年3月5日

毛泽东主席为英雄战士雷锋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并在《人民日报》发表

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03/08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称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联合国从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

起源: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小朋友们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

为妈妈,外婆,奶奶庆祝节日

为她们唱一首动听的歌

为她们画一幅美丽的画

为她们折一枝漂亮的花

为她们梳一梳头

端一杯热茶

捏一捏肩膀

......

三八节手工制作推荐

用手工作品寄托爱和感恩,带着孩子做一张好看的贺卡或者一个心形的剪纸,送给妈妈、奶奶或姥姥,说一句,我爱你,这便是一个幸福有趣的节日了。

爱心树

丝带花

适合年龄:小、中班

材料:丝带、冰糕棍、卡纸、剪刀、胶水

用卡纸剪出4个小圆圈做花心;切割5条相同长度的丝带,循环一圈粘到圆圈上做花瓣,一朵花五朵花瓣,最后在背面粘上绿色的冰糕棍做花茎,丝带花完成了!

向日葵

材料:卡纸、胶水、剪刀、蛋糕托、向日葵种子

取一张蓝色的纸为背景,绿色卡纸做茎和草,剪切杯形蛋糕,每四个褶剪一条缝,粘贴到茎的上端,最后粘贴上向日葵种子。

蛋托花

材料:鸡蛋托、颜料、吸管

先从蛋纸盒中切出四个鸡蛋壳,修剪成圆,看起来像花瓣

孩子们自由涂色

最后用吸管或毛根做花径,漂亮的小花出现喽

植树节

(3月12日)

植树节的由来

中国植树节由凌道扬、韩安、裴义理等于年倡议设立,最初日期定为清明节。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年,邓小平提议,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植树意义

一棵50年树龄的树,

累计计算,

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美元;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价值约62,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美元,

总计创值约,美元。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要有一些值得回忆的事情。

比如:种下一棵小树,

赋予它生命。

挖坑、培土、浇水,

和孩子一起发现成长的意义。

早春三月,正是适合外出踏青的时候,恰逢植树节,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内,孩子们用双手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一份绿色。

亲手种下一棵挂己之名的树苗,陪伴成长,等长大了以后回来看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滋味。

三月里的节气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惊蛰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

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三候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比喻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惊蛰习俗

一、炒蝎豆

这天,照习俗人们要“吃虫”,即把黄豆、芝麻之类的谷物放在锅中翻炒,发出噼啪清脆的声音,象征虫子受热挣扎的过程,炒熟后家人分食,寓意庄稼不生害虫,无病无灾,还有惊蛰吃梨的讲究,也是在表达与害虫分“离”的愿望。

二、祭白虎

传说白虎为是非之神,在惊蛰这天会出来觅食,于是便有“祭白虎”的活动,画一张黑纹黄毛的纸老虎,口吐獠牙,拜祭时将涂有猪血的肥猪肉抹在老虎嘴上,寓意“油水吃足,不再搬弄是非,引小人兴风作浪”。

三、春耕闹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人们也一样,雷声四起,焕发生机。其实,不管这一天有没有雷声,惊蛰,前有雨水,后有春分,夹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它的角色就是来奏响春天的前奏曲的。

春分是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三候

一候元鸟至

玄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元鸟,又称玄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

二候雷乃发声

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隆隆有声。

三候始电

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又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春分习俗

01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02

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03

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04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05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06

踏青

民间活动上,春分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

春游踏青容易遇上低温阴雨、浓雾、强对流天气以及雷电的气候状况,所以要注意穿着适当,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体弱多病者,穿衣服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和脚部保暖,能感觉微微出汗为佳。

雨具是春游必须随身携带之物,最好带一把小小折叠伞或一次性方便雨衣。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