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耳聋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针灸穴堂ldquo大rdquo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8-9

“大”千变化

传导于“肠”

(下篇)

在上期的穴堂中,我们学习了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还学到了怎么用手上的穴位来治疗牙痛。(如图)

大家对于手阳明大肠经是不是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好奇?是否想要知道它凭借循行路线和与大肠的对应关系,还能治疗其他的哪些病症呢?让我们从下文中寻找答案吧!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病症

《灵枢·经脉》中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大肠经腧穴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和肩肘关节相关疾病,尤其是鼻系疾病等。

大肠主传导糟粕,因此与消化疾病相关。

大肠主津,经穴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鼻流清涕或出血、咽喉痛、肩前、上臂部痛等。

①头面五官疾病:耳聋、青盲、齿痛颌肿、头痛、鼻衄、鼻炎、耳鸣、鼻疮等。

常用腧穴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

②神经性疾病: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前臂神经痛等。

常用腧穴为:二间、三间、合谷、扶突。

③肠胃病:急性结膜炎、泄泻、痢疾、消化道溃疡、胃炎、胆道蛔虫症等。

常用腧穴为:三间、合谷、阳溪、手三里。

④咽喉病:咽喉肿痛、喉炎、支气管炎等。

常用腧穴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温溜。

⑤肩肘关节疾病:腕关节炎、肩臂风湿症、肘臂痛、肩关节周围炎等。

常用腧穴为:手三里、阳溪、下廉、上廉。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保健呢?

#手阳明大肠经保健

取站立位,先双手拍打胸腹36次,疏通肺和大肠气机;然后双手交叉拍打,左手拍打右侧上肢外侧前缘的大肠经,右手拍打左侧上肢外侧前缘的大肠经,从手到肩臂的方向拍打,各36次。感觉局部微胀、微红为度,早晚各一次。

功效:振奋大肠经阳气、疏通气血、去除邪气。

取坐位,右手拇指从大肠经起始穴(商阳穴)开始沿着大肠经循行路线依次推至大肠经止点穴(迎香穴),再从迎香穴开始反向推至商阳穴,如此往返36次。

功效:疏通气血,去除痰瘀。

除了以上大肠经整体拍打和按摩方法外,对于比较顽固的疾病,还可以“各个击破”,选取大肠经上的穴位有选择地按摩,这样整体与局部结合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穴位吧。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介绍

商阳——最善治热病神昏

井穴

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①咽喉肿痛,齿痛,颊肿,耳鸣,耳聋,青盲。

②热病无汗,神昏。

③手指麻木、肿痛。

用拇指指甲尖沿垂直方向,掐、按靠着食指旁侧的穴道,会有一种特殊的刺痛感。分别掐按左右两手,每天各掐按1~3分钟。

温溜——最善治急性腹痛、热病

郄穴

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①头痛,面肿,咽喉肿痛。

②腹痛,肠鸣。

③热病。

④肩背酸痛,疔疮。

突然鼻出血时,用拇指压迫温溜穴即可快速止血。

迎香——最善治鼻鼽(过敏性鼻炎)、鼻衄(鼻出血)、口眼?斜

手阳明经、足阳明经交会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鼻渊,鼻衄,口眼?斜,面痒,面肿。

以食指指腹垂直按压,也可用单手拇指与食指弯曲,直接垂直按压穴位。每次按压2回,每回1~3分钟。

有关手阳明大肠经就介绍到这里啦,

经络的奥秘远远不止于此,

例如鼎鼎大名的足三里,

就有民间流传的说法——

“一针足三里,赛过老母鸡”。

足三里为什么补益功能这么强大呢?

敬请期待下一期的足阳明胃经!

参考文献

[1]漫谈手阳明大肠经的保健与调养——十二经脉与养生保健系列之二[J].马淑然,汤二嬷.生命世界,(03)57-58.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38-39.

[3]陈飞松,赵鹏.要穴解析神门商阳少海阳溪[J].保健与生活,,(第3期).

[4]王夕文.穴位按摩消除尴尬[J].健康之家,,(第11期).

[5]陈飞松,赵鹏.要穴解析:太渊少商迎香承泣[J].保健与生活,,(第2期).

文案丨吴婕妤谢孺韬王奕堂朱庭宏

审核丨王艳党婕珂

指导老师丨汤康敏

排版丨施嘉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