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神经耳聋的治疗 >> 正文 >> 正文

最美的风景总在路上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6-30

师生美文摘选一

研学旅行,我们在路上

横车镇西驿小学徐环

在孩子们的期盼中,4月6日迎来了横车镇所有四五年级学生研学旅行的日子,通过四天三晚的研学,看到他们一张张笑脸,大方自信的样子让作为老师的我倍感欣慰,在这期间感觉到他们慢慢有不同能力的提升与变化:

第一,学会了独立。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集体住宿,离开父母爷爷奶奶的照顾,有些家长跟我说孩子第一次离开家有些担心能不能适应。第一天到了基地,放下行囊,发放完床单被套,就开始整理床铺。女生们两个三个互相帮助套被套,甚至还有整个人钻进被套里面去牵被角,看到那可爱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也许都是第一次做这些没有掌握诀窍要领,但她们说着笑着去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很快就整理好了床上用品,继续摆放好行李、洗漱用品、鞋子等,井井有条。男生们虽然速度慢一点,也不能像教官那样被子叠成豆腐块,但也基本能完成任务。全部整理完毕,给我们所有同学照了宿舍里的集体照,想要告诉家长们:请家长们放心,他们可以的!

第二,学会了遵守纪律。在基地一千多人的集体活动中,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那就会乱了套,拖延时间降低效率,很多项目就不能按时完成。国防教育贯彻在四天三夜的生活活动中。第一天重点学习了站姿、蹲姿、跨立、向前对齐,转身等,教官严格要求纪律,学生们也不敢有一丝懈怠,站队时有任何话要说都要喊“报告”,要任何扣痒动作也要喊“报告”,平时在学校疯疯闹闹,追追赶赶,叽叽喳喳,站队懒懒散散,在这里马上就看不到了,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在这里做什么都要依次排队,井然有序。排队出宿舍,排队早会、排队进食堂、排队上车外出或回基地,排队进每间上课场所和场馆、排队洗澡……比如在吃饭时,不仅依次进食堂,还要等所有连队进来,保持站立姿势,哪怕他们早已经饥肠辘辘,饥饿难忍,也只能等全部一千多人安静下来才能坐下,才能开始动筷子,在这过程中他们也明白了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有自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不遵守耽误的就是自己的时间。

第三,学会了团队合作。在这几天里很多活动都是小组合作,合作做艾草香包,合作做精油皂,合作通天塔的拓展任务,合作做药膳,合作包饺子,打草鞋等。艾草香包需要称、捣碎、装袋等;精油皂需要加热、搅拌、入模;通天塔需要团队组建;包饺子需要一起揉面、擀皮、包拢……在这些活动中,都需要团队合作,要么同一个动作依次来,要么一整块材料要大概平均分给每人,要么一根擀面杖要每个人都用到,通天塔要求合力码得更高。一个小组中有人不遵守纪律,整个小组可能会跟着受罚。在这些活动中学会了每个人不能只顾自己,有限的材料和工具都要学会分享,一个集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第四,学会了文明礼仪。在成童礼上,所有所有同学穿上干净整洁美丽的汉服,跟着老师学习如何给长辈老师行礼,如何给平辈行礼,如何给晚辈回礼,同学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去规范自己,都那么严肃认真地学习,并且用毛笔写下“成长责任感恩”几个大字,铿将有力地朗诵中国少年说,我在一旁看着听着,为自己生在礼仪之邦的中国而感到骄傲自豪,为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倍感欣慰!这几天我们班和另外一个学校的四年级是全程一起的参与各项活动的,两所学校的同学友好相处,有时分组也会分到和另外一个班一起,所有同学都相互谦让,通力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在最后一天看到他们私下一起有交流,几天下来,俨然都成了好朋友,这将是他们宝贵的回忆!

第五,学到了更多课外知识。这几天的课程完全不同于学校课本上知识的学习。将各种知识以不同的,更直观学生更感兴趣的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通过自己制作艾草香包和精油皂,了解了几种中药材的来源和功效,认识了很多种实验仪器、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原理;通过制作药膳,了解了山药茯苓红枣对身体的好处;实际操作学习了心肺复苏的急救常识,懂得了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参观了艾草馆,了解了更多关于艾草的的知识和养生常识;参观了李时珍纪念馆,对于李时珍爷爷的生平故事和中药材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极少数同学从书本对李时珍的了解走向纪念馆,通过观看,讲解员的讲解相信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理解。

第六,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这几天的多项课程活动都需要自己动手完成,做艾草包精确称重、用力捣碎;做精油皂操作各种仪器各种步骤;通天塔一个个的组建立方体并搭建;做药膳揉山药茯苓,捏各种不同造型;包饺子揉面、擀面再包一起;在菜地挥锹锄地;编草鞋如何将几根草扭绕在绳索上;心肺复苏的手部按压要领;成童礼手部胳膊严格摆放姿势;套被子整理床铺……每完成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一次锻炼与成长!

第七,学会了大胆表现。这几天的活动很多都需要小组完成,每次小组人员都是教官随机分配,教官临时选择小组组长,小组长要将材料工具等进行分配分发,小组长每次都较好完成了任务。做药膳的小组长由组员推荐,推荐出的小组长首先将山药茯苓揉在一起再分发;排队集合时每条对排头的同学清点人数;心腹复苏急救演练时,老师示范后,三位同学积极举手大胆上台给全连的同学演示;宿舍的寝室长负责传达教官的指令,发现有几位平时看起来不爱说话的也能大胆在宿舍给同学们开会;给在每节课上老师会有些提问,有的同学敢于积极举手发言;在周四的晚会上,哪怕一次都没演练的歌曲,每位同学都大胆上台表现自己。在这里机会是靠自己争取,在这些活动中去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让自己更大方自信!

第八,学会了爱和感恩。制作的艾草包和精油皂,老师问带回去会送给谁,同学都说要送给辛苦的父母。是啊,也许精油皂不能完全解决妈妈身上的皮肤的粗糙和腰肌劳损,但有这份心意就已足够;在锄地完后同学们感慨锄地的辛苦,体会到爷爷奶奶的不容易,回去要多帮助家人做事;在编草鞋以及试穿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艰辛不易;在结营仪式上,台上的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让学生理解我们需要“四爱”: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只有心怀祖国,建设更美好家园,才能有幸福小家,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升起时,每个人心潮澎湃;老师是唯一没有血缘关系却为你的成长操心,为你的进步欣慰的人,当孩子们扑向我和我拥抱时,眼泪止不住往下流;父母是无条件爱你希望你成人成才的人,当孩子们喊出“父母,谢谢你,父母,我在长大,父母,我爱学习。”孩子们也一个个饱含泪水,相信隔空听到的父母也会为之动容;爱自己,心里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望每位同学做更好的自己。

在全体教官和学生的一曲手势舞“国家”中,结束了这次四天三夜难忘的研学旅行,虽然时间短暂,但相信这次旅行孩子们所学到的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延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守纪律,懂文明,更独立,懂得合作与分享,懂得爱与感恩的孩子,追逐更美好的生活!

师生美文摘选二

浅谈研学旅行的意义

横车镇中心小学彭娉婷

古话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要求教育工作者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学旅行、学习、教育

古话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要求教育工作者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为背景的实验室条件下,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的命题,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秘钥。因为它可以使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拥抱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握手言欢,夯实知识的纹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甚至曾提出“路就是书”的观点。研学旅行,就是路和书的融合。在旅行中学习,会实现历史、地理、人文各大学科的融合,实现多方面科学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用生活教会学生理解语文课本上那些被精挑细选的源自生活的文化。

研学旅行让孩子摆脱了互联网束缚。互联网的触角早就伸向了中小学生,让孩子放下手机、走进自然、多读书的呼吁越来越多。尽管我们不能因此评判互联网危害巨大,但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的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所以基础教育也需要一种逆向思维,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离开冰冷的屏幕,打开本真的心灵,走向纯粹的自然。

开展研学旅行是一堂安全教育体验课。在研学旅行中,家长们都会担忧:这么多孩子一起出门,老师照看的过来吗?会不会碰到交通意外?万一走丢了怎么办?校长会苦恼:什么样的出行方式最安全?什么样的旅行路线最保险?要派多少人跟班?真出了事谁负责?归根结底就在“安全”两个字。安全是头等大事,是研学旅行的底线,事实上,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如何保证自身安全,这本身就是一堂安全教育课。乘机坐车,系好安全带;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危险区域,不随意乱闯……诸如此类的安全常识,在旅行中实践,更容易“入脑入心”。保证研学旅行的安全,思路要从“出事怎么办”向“保证不出事”转变。购买保险、事后赔偿,是“兜底”的后备,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活动前的方案、行动前的备案和应急时的预案。学校是研学旅行的组织主体,不论是自行还是委托开展研学旅行,都要提前模拟场景,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并报备教育部门。

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可以促进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提供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更多交流。随着教育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为助推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三大领域。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在过去,家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往往只依赖于“家长会”,研学旅行的实施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讨论学习之外的问题,利于家长和老师发现学生性格、爱好、社会责任、探索能力、同伴友好、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特点。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的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从物质层面的追求演变为精神层面的追求,但快速的经济发展让我们国民素养有些跟不上,没有契约精神、团队精神,没有责任感、秩序感,不懂得欣赏,文明欠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显,而“研学旅行”的开展和实施让学生从小弥补了这些缺陷。

中小学生在集体旅行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同时对“美”的欣赏能力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目的在中小学一直都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除了“智育”在学校教育发展比较好之外,其他的德育、体育、美育等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都有一定的欠缺,而“研学旅行”这样一个项目却能直接实现这几方面的发展,一举多得。短期来看,“研学旅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实践意义和公益性。长期看,学生能从社会、大自然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力量,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和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国民素养。

总之,研学不是享受,而是一种体验。对同学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的亲近感、丰富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切实推行研学旅行,将对中国的教育改革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师生美文摘选三

“少年强则国强”

——记蕲春县年春季学期研学旅行

横车镇长石小学顾华敏

我从横车中学被调来长石小学已两年有余,这个学期初就听校长说,四五年级要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研学旅行活动。研学于我而言并不陌生,譬如前年我校的研学旅行,崭新的大巴车庄严地驶入校园,一身戎装的年轻教官意气风发、英姿飒爽,那阵容令人唏嘘;又如去年横车中学学生去黄州的研学旅行,前同事忙不迭地在朋友圈更新动态让我心痒难受,精心制作的美篇更让人流连忘返。如今,研学旅行来了,眼看自己报名的教研活动日益临近,我心里想着是去还是不去呢?一天中午校长郑重地跟我说,“你去研学旅行,作为学校的带队领导要负责学生的安全。”于是我欣然接受命令。

那是一个多云的早上,我们几位老师和学生一起乘车前往蕲春县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基地位于八里湖农场老益才高中里。汽车没有经过县城,而是走中轴线河西开发区,师生们惊叹于宽阔的柏油马路和规划整齐的河西开发区,也感叹着教授县的发展愈来愈好。我内心不由得暗暗发誓要更加努力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约摸四十余分钟,我们到达了研学基地,春天的基地像一幅漂亮的水彩画——各种造型的植物盆景像是列队迎宾一样;围成一圈的月季和不知名的小黄花争鲜斗艳,婀娜娉婷;基地中心的小湖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湖边修剪整齐的灌木青翠欲滴!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真让人感叹春日的美好啊!

学生们在操场上列队集合,一会儿就都齐刷刷穿上了军训服,个个昂首挺胸站在我们的面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不由得对年轻的教官们景仰起来。伴随着教官们铿锵有力的指示,学生们很快进入军训模式,只见各支队伍越来越整齐,各排口号越来越震耳,其声振聋发聩,气壮山河,其景波澜壮阔,震撼无比,无不令人动情、动容!

学生们整整训练了一个上午,教官也不厌其烦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到了中餐时间,各连听从教官发号施令,严格执行就餐纪律,吃饭时不交头接耳,爱惜粮食,厉行节约,吃完饭主动收拾餐具,桌面上几乎看不到一粒剩饭呢!“多亏了教官的训练,孩子们才养成了这么多好习惯!”旁边的老师感叹道。

下午,我跟随同学们去了蕲艾小镇,那里有美食制作和国学课程。简单的食材经过厨师的妙手捏造,被迅速变成各种造型,有小老鼠、猴子、小猪等等。教官然后提供食材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制作美食。一个团队里的学生互相配合,团结协作,一步步地揉好面团,每个学生拿一些面团捏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一会儿,学生们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许多学生热情的邀请我品尝美食,味道还非常不错!

不像美食课程的喧嚣热闹,国学课程则庄重、肃穆。在这里使人感觉穿越了时空,学生们穿上传统汉服像是从古代穿越而来,女孩子看起来更加娴雅聪慧了,男孩则更加稳重大气。同学们学习了很多中华传统礼仪,诵读了许多经典字句。在这里,古老的文明在传承,厚重的文化在传播,洁白的灵魂被洗礼!

在随后的几天里,学生们学习了蕲艾精油香皂制作和捣药器具臼的用法,拜访了烈士陵园,也参加了集体户外劳动,学会了包饺子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时间过的飞快,四天的研学之旅也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同学们依依不舍与教官分别,脸上洋溢着成长后的喜悦与自豪!大家似乎比以前更加自信自立了!研学基地坚持党中央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积极响应教育部开展劳动教育的号召,开发出一系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这样就有效的弥补了学校课程开设的不足。学生在参与研学的同时,自身也变得更自立、自强、自信,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都有质的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研学更是一次洗涤灵魂、磨炼意志、打好未来人生坚实基础的优质活动!

-(固话)

(高老师)

(李老师)

夏令营·冬令营

研学实践

国防教育

公司团建

亲子游

周末游

主题活动日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