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天津的赵晓峰来说,第一次来到长兴见到银杏一片金黄的欣喜感至今还记得。作为天津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院博士生导师,医院已经四个月了。
医院的一百多个日夜里,她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一个个病例,向年轻医生们传授石学敏院士的学术成果,通过帮带作用让医生学到精髓,并运用到实际诊疗中来。
中年妇女突发耳聋
针灸让她恢复听力
今年43岁的吴敏是长兴某机关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前几天,她的家人因为身体原因住了院。又要忙工作又要忙家里,本身体质就弱、有家族性的低血压的吴敏一下子病倒了。
“我先开始的时候感觉头有点晕眩、呕吐,后来感觉耳朵出现嗡嗡声,然后什么也听不到了。”吴敏发现身体出了医院就诊。医生说,吴敏得了突发性耳聋,也叫“耳中风”,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患者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是感觉到耳鸣,耳朵出现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
虽然进行了治疗,但吴敏突发性耳聋一直没有好转。无奈,吴医院,但依然没有效果。
听医院正好有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先生主持的院士工作站,吴敏于是赶到了这里,想要试一试。
“最近,我们一下子接诊了两起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赵晓峰说,近来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明显增多,比平时要多30%左右,其中不少是因为太过劳累、紧张、焦虑引起的。因为,过度疲劳、焦虑紧张、熬夜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大脑供血不足会波及到耳蜗,引起耳蜗缺血缺氧。耳蜗里的毛细胞是主管听力的,它非常敏感,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就会引起耳蜗损伤,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此外,病毒感染也会让听神经受损,引起突发性耳聋、眩晕等症状。
以往,中老年人群或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突发性耳聋的比较常见,但最近,突发性耳聋趋于年轻态。“除了这位四十多岁的女士,我们还曾接诊过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士。”赵晓峰说,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频繁加班熬夜、过度疲劳,很大程度提高了这种病的发病率。此外,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或是经常处于噪声环境,都会提高患病风险。比如有些人喜欢塞着耳机听歌入睡,时间长了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对于这些患者,赵晓峰先是对患者吴敏进行针灸治疗,然后结合中药、西药治疗,同时结合高压氧治疗。”赵晓峰说,患者第三天就有效果了,第九天恢复听力,半个月完全康复了。
“这起病例还告诉我们,一定要及早治疗,患者吴敏是听力丧失后第二天就诊的。”赵晓峰说,发病后三天内就诊多数可恢复。如果病程超过一个月,内耳损害已不可逆转,再恢复听力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老太突发带状疱疹
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82岁的李老太是一名勤劳的农村妇女,虽然上了年纪,但平时也会干干农活。今年秋冬交替的时候,李老太突然感冒了,体质一下子变差了。
过了几天,李老太的胸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的红疹。“感觉整个身体被东西缠住了,痛死了,整个人都要撕裂了。”痛苦不堪的李老太来到医院就诊。
“秋冬季节,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老年病人到疼痛门诊来就诊。他们表情痛苦,手捂面部,不断呻吟,眼中充满恐惧和绝望,恳求我们为其解除疼痛。”赵晓峰说,当询问病情时,他们会诉说头面部、胸背部等部位撕裂样、闪电样疼痛,不能洗脸、梳头,不能被衣服碰,甚至“风吹发动”都可诱发剧烈疼痛。
“通过检查,往往能够发现病人一侧的头、面部或胸背部有散在或大片红色皮疹,轻轻触摸会诱发剧烈的疼痛。以上症状则是病人患了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赵晓峰说,也就是长兴老百姓口中说的“蛇缠疮”。许多病人彻夜难眠,满床打滚,数日滴水不进,甚至有些病人不堪折磨而采取自杀的方式摆脱痛苦。
“其实,人人体内都有这种病毒,但人人表现不一样,等到体质差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赵晓峰说,在特殊的时期特别的节点,比如劳累、感冒、外伤等刺激下,带状疱疹就会爆发出来,“它可以长在任何的地方,因为是沿着神经线进行分布。机体防御系统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就开始生长繁殖,侵犯神经使其发炎坏死,产生针刺样、刀割样或闪电样疼痛,有时甚至轻轻触摸或衣服摩擦就会诱发剧烈疼痛,这就是带状疱疹的一大特点——神经痛,神经痛是真正造成病人痛苦的“罪魁祸首”。
“我们当时通过刺络拔罐的方法,并结合火针治疗,电针留针二十分钟,以上治疗三次后感夜间疼痛明显减轻,可安稳入睡。”赵晓峰说,冬季是带状疱疹等皮肤疾病的高发期。“我们最近接诊了长兴的5起病患,一般来说,带状疱疹黄金治疗时间是出现疱疹1月内,越早越好,把病毒们‘集体扼杀在摇篮里’,防止病毒繁殖壮大。”
疼痛抬不起脚
痛风男子跛腿而来
女儿嫁到长兴来,江西人佘女士经常会来长兴看看外孙。前段时间,佘女士的肩膀突然抬不起来了。在女儿的推荐下,以为自己患上了肩周炎的佘女士来到医院治疗。
“我们经过诊疗发现,佘女士年轻时过度的体力劳动,导致了肩关节受到损伤。”赵晓峰说,“我们通过针灸加中西药的方式,帮助佘女士进行了康复。”
“市民如果出现肩膀疼痛的症状,早期可以选择针灸、推拿、理疗的方式,对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做放松,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采访中,赵晓峰说,目前疼痛已经成为危害市民健康的凶手。除了以上这些疼痛外,还有痛风,也影响到了市民生活质量。
前两天,一位年约50岁的病人跛着腿走进来,眉头紧锁,看上去很痛苦。病人姓梁,踝关节非常痛,已经痛了好几天,经检查是痛风发作,但他不敢吃药,原因是治疗痛风的药物副作用太大。他听朋友说,医院可用针灸治疗痛风,于是前来求治。
“可以啊,我给你扎几针,疼痛的症状马上会减轻很多,如果扎两天,疼痛症状会消失。”赵晓峰在病人身上的穴位扎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病人疼痛的症状果然减轻了许多。
赵晓峰告诉记者,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就叫痛风。痛风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母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急性痛风其发作部位会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痛醒。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根治,只能用药物缓解疼痛症状。针灸虽然也不能根治痛风,但与药物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即可以解除疼痛症状,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还可减少痛风急性发作次数。”在此,赵晓峰还对病人进行了宣教,痛风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要控制痛风,还得注意饮食。
“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能吃海鲜、豆制品、动物内脏等含嘌呤多的食物,要控制喝酒,尤其是啤酒要禁止喝,多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运动。”赵晓峰说,接下来,他们将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为长兴及周边县区市民的康复治疗带去福音。
长兴医院作为全县唯医院,自建立石学敏院士工作站以来,先后引进了包括赵晓峰博士在内的专家若干名,开设了本县乃至全市档次最高、面积最大的康复治疗中心,开展了多项包括运动康复、高压氧治疗在内特色治疗项目,运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多例。这次建立“石学敏院士中医传承工作室”,又在全县范围内收徒12名,必将有力推动医院的康复品牌建设和长兴县康复事业的发展。
石学敏院士中医传承工作室在长收徒
12位长兴医生传承名家衣钵
县域中医的传承梦
近日,记者从长兴县医院了解到,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的石学敏先生再次来长,并收了十二位长兴医生为弟子。
当天下午,在行政会议中心的会议室,一场见证全县卫计系统盛事的仪式——石学敏收徒正在进行。参加仪式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针灸特需病房主任卞金玲,天津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赵晓峰,天津中医院人事处副处长马泰,以及县卫计局、科协、雉城街道、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的相关人员。
此次,入选“石学敏院士中医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对象的12位学徒,医院的王鹏、肖晨岑、中医院的李成国、戴慧峰、叶青林、洪桥卫生院的陈建青、林城卫生院的吴伟杰、小浦卫生院的刘泽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学锋、煤山白岘卫生院的谢永丰、煤山新槐卫生院的潘伟鑫、长兴医院的冯红萃。
12位长兴医生依次上台,奉上香茶,行了拜师大礼,正式成为了石学敏先生的弟子。石院士给大家赠书和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仪式结束后,石学敏院士为大家作《“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专题讲座。
“石先生在中医界享有盛誉,深得海内外患者的信任,这次在长兴收徒,对我县中医药水平的提高意义很大。”县卫计局医政科副科长王月花表示,中医是非常讲究师承的一门学问,这次12位医生能够师从石院士,无论是对他们个人还是对长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都有着莫大的推进作用。
县卫计局局长刘秋平表示认可。他代表全县卫计系统向石学敏及其专家团队对我县医疗康复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也表达了对石学敏师徒衷心的祝愿。“一要尊师重道,二要勤奋学习,三要善于思考,四要学以致用。”刘秋平也对学徒提出了要求,希望12位师承人员传承名家衣钵,早日成为我县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才。
来源:长兴新闻报
采写:长兴头条·长兴新闻报记者 徐冬梅
主编:大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sjeldzl/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