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音乐学院的学生来做听力检查,主诉右耳耳鸣数年,有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特别是在地铁里。检查结果如图:
结果分析:
右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4KHz处出现异常“V”型切迹的听力下降,属于噪声性聋早期的听力表现。
出现这样的听力问题,这位学生肯定很伤心,毕竟影响了自己的入学考试。因此,小编很有必要科普一番,让大家知道噪声性聋带给大家的危害。
什么是噪声性聋?
是指由于听觉长时间遭受噪声的影响,而发生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噪声性聋有什么症状?
耳聋:早期会出现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慢慢恢复,久而久之便难以恢复,最终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一侧耳,偶有双侧耳同时或者前后出现听力问题。
耳鸣:长时间、高强度的声刺激会导致耳鸣,一般为“嗡嗡”声。有些耳鸣的病人可能更在意耳鸣的影响而忽视了听力损失。
耳闷塞:最明显的感觉。
头晕:会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持续一段时间后便会缓解。
什么情况会引起噪声性聋?
噪声强度与性质: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持续性的噪声比断断续续的噪声危害大,振动加噪声比单纯噪声危害大。
持续时间:在噪声环境中30分钟以上,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大。
环境因素:狭小的空间比宽敞的环境危害大,距离噪声源越近,危害越大。
引起噪声性聋的高危职业
机场地勤人员
F1赛车手
矿工
建筑工人
木匠
KTV、酒吧工作人员
园丁
司机
保护听力小知识
噪声性聋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说,重点在于预防噪声性聋。若长期与高强度噪声接触,却不做噪声防护,会扼杀我们脆弱的耳朵。
1.加强噪声性聋相关知识的宣教,特别是对上面的高危职业人员。
2.有效控制噪声环境,可以使用隔声、消声等设备。
3.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降低噪声对听觉的强度刺激。如降噪耳机、防声帽等。
4.减少噪声接触时间。如减少去歌厅酒吧的时间,在地铁听音乐的时间。
总而言之
长期戴耳机听音乐确实会引起听力下降,莫将音乐变成噪声,成为伤害听觉的无形杀手。噪声性聋是会随着噪声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减少噪声性聋的存在,重点在于防护,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医院
主编:曾宁
编辑:邓云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qdsjxel/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