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书法鉴赏知识梳理
“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考试说明》的要求之一。结合全国各地市中考真题来看,涉及的考查形式一般多为给出一幅或几幅书法作品,让考生辨析字体或选择每一幅书法作品所对应的特点。
一、书法常识
(一)汉字造字法——六书
分类
概念及举例
示例及现代汉语书写
象形
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描绘出来,所谓画其成物。如日、月、山、马等。
指事
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如上、下等。
如“上”“下”,字形由两横构成。“上”字底端一横较长,顶端的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天或朝天的方向。“下”字顶端一横较长,底端的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
会意
由两个或多个字根组成,衍生出新的含义。如武、信等。
“从”像两个人前后相随的样子;“采”字的上面是“手(爪)”,下面是“木”,表示用手从树上采摘东西;“解”字的剖拆字义是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字义;“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鸣”字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
形声
由形旁、声旁组成,分为上形下声、左形右声、内形外声等。如箱、湖等。
左形右声:江、松、城、钢
右形左声:鸭、战、期、功
上形下声:竿、花、空、雹
下形上声:盲、聋、梨、想
外形内声:固、阁、府、厦
内形外声:闷、辩、问、翅
转注
用于两字互译,彼此同义而不同形。如老、考等。
“老”与“考”二字,本意都是长者,读音相近,可以相互解释、借用;“颠”“顶”二字,本意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意都是孔。这些字有相同的部首及解释,读音上也有音转的关系,因此,均可以相互解释。
假借
借用一个字来表达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如令、长等。
“令”,本意是指“命令”的会意字,假借用于“县令”的“令”。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这些字都是采用象形或会意法造的字,但是用时表示的意义都与所象之形或形符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关系。因此,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假借字。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二、五种常见字体特点及示例
字体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特点
“体正势圆”,笔法瘦劲挺拔,笔画均匀,粗细一致
“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体扁平,横长竖短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收放结合,大小相兼,疏密得体
“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不拘章法,笔势流畅
示例
天道酬勤
三、常见书法名家作品(一)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小篆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秦代的李斯被称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代表作品是《峄山刻石》。《峄山刻石》
(二)隶书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代表作家有东汉时期的蔡邕,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三)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1.欧阳询书法特点:字形稍长,整齐严谨;主笔伸长,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平正,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稳固。代表作品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等。2.颜真卿书法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代表作品楷书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行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3.柳公权书法特点: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显得英气逼人。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4.赵孟頫书法特点:用笔不含混,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代表作品有《汲黯传》等。(四)行书代表:“书圣”王羲之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其特点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飘逸而端庄。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古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五)草书代表:张旭、怀素狭义上的草书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结构简省、笔画连绵。1.张旭书法特点:布局气势磅礴、落笔千钧、狂而不怪,书法气势奔放纵逸。笔画连绵不断,运笔遒劲,行间布局疏密呼应、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浑然一体。代表作品有《古诗四帖》等。2.怀素书法特点: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用笔刚劲有力,奔放流畅,一气呵成。虽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代表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等。除此以外,草书代表还有张芝,代表作品《冠军帖》《秋凉平善帖》等;孙过庭,代表作品《书谱》等。免责声明:“学习资料好帮手”旨在帮助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孩子,分享更多教育资讯,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相关文章均来自网络搜索,某些文章无法找到详细作者以明确出处请见谅。原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qdsjxel/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