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轻度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什么是不失本性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4/6/1

不失本性是道的核心,庄子给我们讲了一棵百年大树的事:这棵大树,伐倒剖开后雕刻成精美的酒器,再用青、黄二色彩绘出美丽的花纹,而余下的断木则弃置在山沟里。雕刻成精美酒器的一段木料,比起被弃置在山沟里的木料,美好的命运和悲惨的遭遇之间就有了差别,不过对于失去原有的本性来说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美恶有间,失性一也。

大凡丧失本性有五种情况:

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性之害也。

一是五色扰乱视觉,使得眼睛看不明晰;二是五声扰乱听力,使得耳朵听不真切;三是五臭熏扰嗅觉,困扰壅塞鼻腔且直达额顶,四是五味秽浊味觉,使得口舌受到伤害;五是取舍的欲念迷乱心神,使得心性驰竞不息、轻浮躁动,这五种情况,都是本性的祸害。

庄子的这一思想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家认为沉迷于感官上的享乐,会丧失人的本性,导致人的感触功能减退,无限制地追求贪欲,会产生自我疏离感,物欲横流无边无际,人的欲望也无也穷尽,就会使人不惜代价去追求满足,暂时得到就欣喜若狂,失去便沮丧痛苦,整日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心里的小算盘时时刻刻噼里啪啦响,生活怎么能幸福快乐呢?

庄子讽刺杨朱、墨翟这些人,“离跂自以为得”,踮起脚尖渴望出人头地而自以为有所得,其实有所得必然为其所困,就像斑鸠鸮鸟被关在笼子里,虽然不必辛苦觅食,但那算是优游自得吗?况且取舍于声色的欲念像柴草一样堆满内心,外表被各种制服捆束,各种规章制度塞满大脑,这样以为有所得的话,那么罪犯也可以算是优游自得了。

为了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了做到游刃有余,更要静心聆听庄子老子的教诲。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qdsjxel/10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