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关于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讲座预告耳鸣耳聋的防治三伏养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18-9-5

耳鸣耳聋的防治

时间:7月12日(周三)下午2:30

地点:医院1号住院楼5楼会议室(光华街号)

内容:耳鸣是指耳内有响声,或嗡嗡作响,或如蝉鸣。耳聋是指听不到声音,重者叫耳聋,轻者叫重听。耳在解剖学上分三个部位,即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听骨链、咽鼓管。外耳与中耳之间有鼓膜相隔。内耳由一系列构造复杂的管组成,亦称迷路,内有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声音由外耳、中耳、内耳传给听神经,再由听神经传给中枢。以上任何部位出现病变,均可导致耳鸣、耳聋。中医认为此病是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主要与肾、肝、脾关系密切。

主讲人:吴敏曼,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临床上擅长于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耳聋耳鸣,眩晕,慢性咽喉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健康教育办公室

-

三伏养生

时间:7月12日(周三)下午2:30

地点:医院(滇池院区)行政办公区(职工停车场内)4栋1楼室

内容: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主讲人:张琨,中医内科学博士,云南医院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治未病健康管理部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运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脾胃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调治。

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

-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白颠疯是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gysjxel/3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