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红烛颂把口碑立在讲台上记炮兵防空兵学院模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2-5-28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TEACHERDAY

九月教师节

致最美教师

向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教师们致敬!

把口碑立在讲台上

——记炮兵防空兵学院模范教员王代智教授

学院模范教员——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王代智,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某系教授,专业技术大校军衔,作战指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学院教学督导专家,安徽省教学名师。从事炮兵射击学、指挥信息系统、电工学教学37年,获军队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0余项,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指导培养研究生20余名,曾被原四总部表彰为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多次被学院表彰为优秀教员、优秀干部、教员标兵、模范教员,获得军队一类优秀人才津贴,荣立三等功一次。

实属巧合!年9月10日是国家确立的第一个全国教师节,这一年王代智登上军校三尺讲台。

37年后的今天,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举行第37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从教37年的王代智被表彰为“模范教员”。

37个春夏秋冬,37年教坛耕耘,王代智从普通教员成长为专业技术4级、大校军衔、知名教授,桃李誉满大江南北,科研著述成果等身,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踏实和充实。

秉承师德,信念如磐

王代智出生于安徽无为的一个农村教师世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入伍后,母亲给我上的第一课。”年暑假,王代智穿着崭新的军装回老家休假。

▲年轻时的王教授(左数第二位)

刚刚坐下,天色突变,暴雨将至。“小四仔,马上要下雨了,你赶快带上扫帚去帮邻里抢收稻谷!”王代智家在村边的学校里,他家没有地,所以也没有晾晒稻谷。

村口就是打谷场,人们正赶在风雨来临前抢收晒着的稻谷。王代智立即帮助最近的一家邻居抢收起来,收完一家又帮收另一家。就这样,一个假期里王代智不知抢收了多少邻居家的稻谷,汗水和雨水不知湿透了多少次衣服,但他也收获了邻里乡亲的赞扬:“王老师家那个当兵的儿子,真是好样的!”

此时,王代智才豁然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当兵人就是不一样,要心中装着人民,要有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王代智走上军校讲台后,始终铭记着母亲给他上的入伍“第一课”,他也暗下决心把每名学生都倾心教育好,当作抢收的“稻谷”颗粒归仓。

秉承师德不忘初心,信念如磐立德树人。年7月,王代智分配到南京炮兵学院机电教研室工作,一入职就成为“全军优秀教师”江彼得教授的助教。“江教授对我要求甚严,经常晚上把我叫到宿舍耳提面命、传授教学真经。至今,我还保存着江教授上课时记的课堂笔记。”王代智记忆犹新,“是江教授给我上了‘当好军校教员’的第一课”。回忆往事,江彼得教授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的形象跃然眼前。

年7月,王代智调到合肥炮兵学院射击教研室。在“全军优秀教师”张宏贵、王尚廉教授带领下,形成了严谨求实的教风。张宏贵教授师德高尚、甘当人梯,在退休前两年将研究生学位课程《军队指挥学》交给了31岁的王代智。教研室主任王尚廉指导王代智上《炮兵射击学》一丝不苟、严谨细致。正是他们的严格要求,才给王代智以后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他经常告诫青年教员:“立德树人,教师自身立德是基础,一定要像爱惜羽毛一样,珍爱军校教师的名誉。”

教战研战,为战育人

年8月,西部战区某炮兵旅首次在格尔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激光末制导炮弹实弹射击,4发炮弹无一命中,全旅上下十分苦恼。该指挥连长在“知网”上搜索到王代智在此领域有多篇理论研究文章,便打听王代智的联系方式,将实弹射击情况电话作了汇报。

王代智让他将此次实弹射击的具体参数打包加密发他办公电脑。当天晚上,王代智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高原高寒地区制导炮弹射击方法和弹道方案的建议。四天后,该部按照王代智指导的方法,指挥实弹射击取得6发4中好成绩。这样的成绩让部队官兵找回了自信,并总结出高原高寒地区发射制导炮弹的新方法。

打得准,缘于研得透;教的好,来自底数清。

习主席曾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代智对学生的爱,真挚、清纯而不求回报。

年初,王代智承担无人机士官学员队《电工学》课程教学任务,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大难题。一是自己从教37年,已经33年没教过电工学,《电工学》已经改版到第七版,能否重新拾起来他也曾顾虑重重。二是士官队学员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电工学》是大学工科基础课程,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微分方程,前一届学员该课程考试挂科较多。能否教好这些学生,王代智心里真没底儿。

“既然是教研室赋予了我这个任务,再大的困难都要克服!”王代智拿出小学生念书的劲头,重新学习了一遍电工学知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游戏不看电视剧的他,硬是将厚厚的《电工学》中所有的题几乎做了一遍。

“不怕学生吃不饱,就怕老师不会教。”针对不少学员学电工如“听天书”的现状,王代智从基本电路图和欧姆定律开始讲起,不落一人、不厌其烦、不知疲倦。

“课堂就是战场。现在,进入战斗状态!”每当学员们进入学习瓶颈期、困顿瞌睡期,王代智便在课堂上一声令下:“进入战斗状态!”全体学员便精神振作起来,集中精力像打仗那样“猫着腰、端着枪搜索前进,发现目标立即开火!”——拿起笔,盯着黑板、幻灯,发现重点、难点立即记下来!从此,他的课堂没有人打瞌睡了。

为了提高学员学习信心和兴趣,他先将“学堂在线”上某教授的课程视频翻录下来,发给学员课余参学,然后将清华大学的电工学考题不打招呼“搬进”课堂,让学员们自行破解。当他们做完这些试题后,王代智才将题源告诉大家,学员们惊呼:“我也能做清华的考题了!”那一刻,学员们的学习自信心瞬间爆棚,挑战电工学难题成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尽甘来春风至。在年7月的电工学期终考试中,他所教的学员队与其他队相比,平均分高出了12分;学院教员综合能力考评,王代智得分91.5分,位居全系第一名。王代智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对三尺讲台的热爱、对青年学子的挚情。

有专家听了王代智的课后这样感慨地评价:“理直气壮将思政元素向专业课渗透,使专业课不仅有精度、亮度,还有温度和情怀,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其实是王代智自觉将“育人必先育心、育智必先育魂”运用于实践罢了。

学员张渊深有感触地对王代智教授说:“说真的,刚刚上您课的时候,觉得您怎么这么严啊,还要补课,一听就烦。到后来,您把我们当孩子一样看待,让我们喜欢上了这门课,每堂课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去听、去学、去做,让我品尝到了苦尽甘来的感觉。”

从严执教,爱洒桃李

西部战区某旅中校科长聂岳不会忘记读研期间,他必须在每周五上午8点准时到王代智办公室里汇报一周来的政治学习、业务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进展情况;他不会忘记,撰写的论文被王代智改得“面目全非”,他站在那里被“剋”了一个多小时;他还不会忘记,两人争论一个学术问题忘记了吃饭,一起大笑着啃了两包方便面……

严师出高徒,缜密方为赢。王代智指导的届研究生周林森,硕士毕业论文“激光末制导炮弹弹道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课题,获当年学院军事学术成果一等奖。他深知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含战量有多高,更深知这位导师有多严、有多爱。

时光回溯到年的7月3日,作战指挥学硕士论文答辩在即。周林森将写好的硕士毕业论文定稿和报告幻灯PPT,交给导师王代智审阅。第二天晚上7时左右,在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王代智很严肃地指出:实验过程不够详实,研究方法阐述不够清晰……看着论文上红笔批改得花红一片,听着导师细致严厉的训导,周林森汗流浃背、战战兢兢无地自容。

“如今,我也走上了教授岗位,撰写论文、指导研究生、本科生作业,我始终保持求实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方法,不敢有一点儿懈怠和马虎……”周林森私下说,导师对他的影响深入骨髓,导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至今仍然有指导作用。

有时一句话、一件事即可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航向。王代智的睿智,就是将对党、对军队的无限忠诚,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贯彻在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上,成为标定学员成长进步的“人生导航仪”。

“导师,您就是我最好的榜样,您用自己三十几年的军旅生涯证明了一个真理:成功没有捷径,成功需要执着的坚持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学生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不再焦虑也不再彷徨,您说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这句话我永远记在心间,不管未来如何,我都会积极的面对。”前不久,王代智收到自己当年的研究生学员、新疆军区某部副连长柳明的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8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