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耳聋 >> 中医神经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避免ldquo一针致聋rdquo

来源:神经耳聋 时间:2021-12-6

常规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对局限,无法检测携带聋病易感基因,像携带“一针致聋”和“一巴掌打聋”基因的宝宝,刚出生时听力都是正常的,等到发现听力下降或是听不见时,往往悔之晚矣。

为了让聋病高危新生儿得到早期干预,保护孩子们的听力,6月22日,受市卫健局委托,我院举办了“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新进展培训班”,全市从事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医务人员和负责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采血工作的护士长等余人参加了学习。

本次培训班旨在规范开展全市新生儿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工作,提高我市听力筛查和早期干预工作质量,特别邀请了北京医院袁永一教授、医院虞幼军主任及我院专家前来授课。

我院年在市内率先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以期早诊断、早干预,至今筛查新生儿近百万,深受市民欢迎。近几年,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工作在我院成功开展,是较早开展聋病易感基医院之一。主要对象为新生儿、有遗传性耳聋家族史的易感人群、不明原因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散发病人,通过该检测可以综合评定新生儿的听力水平及预知药物性耳聋致病基因携带的危险性,可以预知该家系耳聋是否与这些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相关,能够帮助医生尽早实施干预,防止耳聋致残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根据《佛山市新生儿听力及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管理办法》,我市要在本地区各级助产机构建立听力筛查技术实施与管理网络,并在我院眼耳鼻喉科设立佛山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和听力障碍诊治中心,由此我院成立了听力专科门诊,负责各项工作,以及指导各级助产机构并接收来自基层的转诊患儿。

此次培训班课程以筛查技术为主,辅之筛查管理,内容丰富详实,涉及聋病基因检测在新生儿听力障碍中的意义、耳聋基因筛查血片规范化采集、听力与聋病基因联合筛查的管理等内容。同时,培训老师还针对听力障碍的诊断与干预、听力筛查的技术流程及操作要领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讨论。

新生儿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在广泛开展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基础上融入聋病易感基因分子水平筛查的理念,可以将耳聋的确诊时间提早到出生后7到14天,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干预治疗就可以让孩子能基本正常能与世界沟通交流。因此,开展本项工作将极大造福携带聋病易感基因的新生儿。

来源:保健部罗伟东

编辑:宣教科新媒体编辑部

点一下,让我知道你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8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