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辞职时起意写这篇文章,没想到开始码字的时候已经是我在麦府的最后一天了。窗外依然是央视大裤衩,在国贸实习和工作的“那些年”,无论在哪个公司向外望,都是它。只是五年前北京的蓝天还没这么少,我还挤着地铁往返于北大东门与国贸,为踏入咨询努力着。在今天这个离开的节点,我终于可以微笑着说一声,我真的真的几乎把全部青春献给了你,谢谢,再见。
本文标题来自90后都熟悉的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可以称得上当年人手一本的高考宝典了。我从11年10月开始在咨询实习,14年7月开始全职工作,16年12月离职,大抵也算三年门里门外徘徊,五年始终在路上,特以此文记。
你会看到五年里我都想明白了哪些道理,又是怎样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实习和找工作的三年里,我是如何又纠结又痛苦又执着,终于从围城外,来到了围城里。
献给一路上引我入门的师兄师姐,并肩奋战的社团好友,反复练习的mock伙伴,甘苦与共的同事,嬉笑吐槽的同行,看我流泪给我抱的老友,以及我自己。
五年关于咨询的十个问题
咨询是什么?为什么做咨询?如何进咨询?是没进咨询的时候大家经常提问,经常聊起,也经常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信你可以在另一部分——三年模拟中找到部分答案。
五年咨询这一部分解决的是,咨询师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如何活下来,如何不纠结,如何过得好一点。
到底怎么才能work-lifebalance?
如果让我说的话,那我的答案是不能,否则我也不会离开了。
实际上我全职工作的两年多里,下班时间是不断提前的,在最后一年大致可以做到平均10点到11点下班,周末基本不加班了,我深知这个节奏在咨询已经属于不能要求更多了,对比我大学时期的生活也已经好很多了,但对我个人来说还是不理想。我希望每天都有时间看书,每周都有时间写文章,可以学习新的语言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陪爸爸妈妈聊天旅行,能陪朋友们度过他们最开心最难过的时刻。这些在咨询肯定是做不到的。
虽然我把所有在路上的时间用来陪亲人朋友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