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位于螺旋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对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听力下降即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中毛细胞病变引起者称感音性聋(耳蜗性聋或终器性聋)常有重振现象,病变位于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者称神经性聋(蜗后性聋或之后性聋),其特点为语言辨别率明显下降。病变发生于大脑皮层听中枢者称中枢性聋,常伴有其经神经系统症状。
感音神经性耳聋症状如下:
首先,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这样的听力图标志着患者难以听清高频辅音如c、s、x、q等。对话中经常打岔闹笑话。重者言语理解力变差,患者往往觉得别人说话含糊不清。
其次,这类患者多数伴有重振现象。他们可能听不见中等强度的声音,但是当声音的强度增加时他们又觉得难以忍受。这类患者往往会表示讲话的声音越大他们越听不清楚,倒不如用正常音量慢一点说话。他们对于大声的感受是耳内的强烈振动,而不是言语信号被强化,所以声音大对于他们没有任何帮助,反倒造成不适。在选择助听器时特别要注意不要单方面寻求放大量,而是要能够有效控制响度,控制声音被过度放大,至于清晰度可以通过助听器自身的言语强化和降噪功能上得到改善。
最后一个症状是耳鸣。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常有耳鸣,而且多先于耳聋出现。耳鸣为高频声,常为单侧,有时虽然双侧都有,但只注意到较重的一侧。随着听力损失的发展,耳鸣会越发明显,有些患者会发现在安静的室内耳鸣较明显,一旦来到嘈杂的大街上,耳鸣就变弱甚至消失了。这类患者可以使用助听器,在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掩盖耳鸣,就像从室内来到室外,耳朵听到的声音大到足够将耳鸣遮盖住,从原来只能听到耳鸣的声音,到听到正常的丰富的声音,转移了对耳鸣的注意。耳鸣小了,心情也好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