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爱耳日,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说到耳聋,大家都认为跟外伤、遗传、药物毒性有关,实际上一些疾病,也会引起耳聋,例如糖尿病。医院门诊专家组组长刘国信教授,就从糖尿病方面来谈谈,由其引发的耳聋,来引起糖友们重视。
刘国信称,提起糖尿病许多人就会立马联想到血糖高,而对于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却知之甚少。60岁的顾大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近突然出现的头晕目眩难以站立,右耳失聪,诊断为神经病变,竟然与糖尿病有关。刘教授表示,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占到六成以上,随着病情的延长持续升高,而且可对全身系统造成损害,要引起充分重视。
顾大爷是位“资深”糖友,罹患糖尿病已有13年。一个月前,顾大爷突感右耳听力下降,伴有间歇性耳鸣,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眩晕。起初家人以为老人中风了,医院就诊。谁知,经过一番检查,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医生考虑其为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家人找到了医院刘国信教授。
通过一系列的系统治疗,顾大爷头晕症状消失,可坐起读报,正常下地活动,日常起居已能自理;慢慢的耳鸣消失,听力明显提高,最后未再复发。
据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统计显示,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超过60%,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明显相关,病程在20年者发病率甚至高达90%以上。
“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分,伤及全身”,刘国信教授师介绍说,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其原因尚不明确。如果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四肢麻木,痛觉过敏或痛觉丧失,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恶心呕吐,排尿或排便困难,心悸或心动过缓等症状,就要警惕神经病变的发生。
要预防此病,需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与糖尿病管理,定期检查听力,在还处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期时,及时干预。一旦发现听力有下降,及早采取措施,早期接受正规治疗后,尚可部分保留听力。
刘国信表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重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修复损伤的神经、改善代谢紊乱、抗氧化剂、补充神经营养及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等,如果缓解各类症状效果不明显,可以寻求中医辨证治疗,不妨联合中西医,这样对改善头晕、视力障碍等症状,能起到更加全面的效果。
刘国信
闫东
Theend
本文若干图片取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撤掉,谢谢!
医院
哈市南岗区先锋路号
-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lishouhou.net/zysjxel/6705.html